美新政府上台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但国际局势却被美国这位新上任的总统闹腾出很多事。
不说俄乌冲突,就说加关税的事,不仅给中国加,还给盟友加,就差给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加征关税了。
其他国家不说,以中国为例,从2018年开始,美国根据301条款进行首轮加征关税以来,前后针对中国的主要关税调整就有五次之多。
而2025年过去了三个月而已,上台的美新政府就对中国加征了两次关税,就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
美国着急了,而且是非常的着急。
当然除了加征关税的事情,就是巴拿马两个港口的事情。
而在上周末的时候,围绕这两个港口就发生了三件大事。
那么今天就围绕着这件事来说一说。
三件大事
其一、在三月二十九号的时候,港澳办再次转发了《大公报》的文章。
这已经是大公报三天内三次转载《大公报》的文章了。
文章内容直指李嘉诚对巴拿马运河两港口的交易。
首次转发是在三月十三号,《大公报》评论《莫天真 勿糊涂》。
在这次评论中,明确指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并对李嘉诚和美国交易的本质进行了定性,这是一次包装成商业行为的强权政治,而这次交易很可能会成为美国此类交易的典型例子。

那么随后美国就会依托这个例子,进行扩展,通过政治施压控制全球的关键港口。
那么到时候中国的船舶就有可能处于无处停靠的地步。
所以要三思而后行。
第二次是在三月十五号,文章题目是《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
在文章中明确说明了,伟大的企业家可不是追逐利益的冷血者,而是以国家利益为先的爱国者。
总结一句话,就是商之大者,为国为民。
中国历史上的爱国企业家有很多,远的不说,就说近的,而且是近在咫尺,就是中国香港的企业家——霍英东。

很多人对他的事迹耳熟能详。
就在现在,目前,当今之下任正非、比亚迪、宁德时代等等,都在为守护国家产业,国家支柱而努力,奋斗,抵抗一切挑衅中国的企图。
可以明确的一点,这些人,这些企业,必将成为中国历史上可以书写的浓墨一笔。
第三次,三月二十九号转发《大公报》发布的《“在商言商”只是借口 港口交易尽快回头》。
在这篇文章中,更是直接,明确指出不能揣着明白装糊涂,不要想着蒙混过关,要求停止交易,否则后果严重。

当然这不是原话,而是总结出来的。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说法已经非常的直白了。
劝告不听,那就要听听中国的《反外国制裁法》、《不可靠实体清单》的话了。
其二、美国开始了无理搅三分。
巴拿马运河两个港口的交易被阻拦,美国就跳了出来,将这次阻拦,说成了不意外。
似乎它早就洞察了一切一样,因为中国的不满意,不高兴,进行的阻拦。
怎么?威胁到了中国的国家安全,还必须高兴吗?还必须满意吗?是不是还应该笑一个?
这是什么理由?什么道理?什么逻辑?
依稀还是能看到美国的高高在上。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美国没有想到的是,中国的反应没有按照他们预想的哪样进行,而是反应会如此的巨大。
不仅如此,美国还在鼓动贝莱德财团,甚至给它助威。
因为在三月二十九号港澳办转发《大公报》文章之后,美国发言人就做了回应。
在回应中,美国发言人就这么直截了当的表示:“非常愿意见到美国投资者拿到巴拿马港口公司的控制权,拿下克里斯托巴尔港和巴尔博亚港。”
这已经不仅是支持贝莱德财团,更是试图给这场交易做上一个合法性的背书。
这无异于是火上浇油。
其三、李嘉诚的二儿子进行了切割。

李嘉诚开始做应对了,二儿子李泽楷要和李氏集团进行切割了。
三月二十八号,盈科拓展集团发布了这么一个声明。
大概意思是李嘉诚的二儿子李泽楷自从2000年开始,他所管控的所有业务已经从长和集团独立出来了,而且到现在没有股权关联,以及决策参与。
这只能说是小花招、小手段、小伎俩而已。
就简单的问一声,为什么这个表态出现在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宣布,对长和集团出售港口交易启动审查的同一天。
巧合还是故意,也就只有他们自己可以说的清楚了。
但可以清楚的知道一点,李嘉诚的布局还真是长远,2000年就已经开始了。
那么他到底想要做什么?

从表面上至少能看到这么几点,李泽楷和他的哥哥,和长和集团长没有关系,甚至和贝莱德这场交易与他的盈科拓展集团同样没有关系。
这是为后续长和集团受到惩罚的时候,避免自身受到影响做的割裂。
至少从法律的层面上,盈科拓展集团想要避开惩罚。
就问一声股权可以切割,那么血脉也可以切割吗?
李泽楷的现在,脱开长和集团,脱开李家人这个标签,他能有现在的成就吗?
骗不了明眼人的,所以这只能是法律框架下切割。
请记住,法律仅仅是最低的道德底线,不要把它当成上线,这就意味着没有底线。
与没有底线的人打交道,要注意什么?
李嘉诚的反应
李嘉诚的反应就两个字——沉默。
也许这就是他认为最合理的处理方式。
来看看长和集团的发展,或许能看出点什么?
1950年长江塑胶厂成立,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至此垫底了长和集团的资本基础。
1979年收购英资和记黄埔,李嘉诚成为了首个控股英资商行的华人,而这也就确立了长和集团的雏形。
但真正让李嘉诚的资本获得巨大扩展的是长和集团对中国的投资。
而且他的这种投资仅仅是囤积居奇、低买高卖而已。
比如2004年用二十一亿三千五百万购入城都南城都汇,2024年以七十一亿零两百万出售。
1999年拿下北京逸翠园,在2023年开发完成,囤地二十二年,价格从两千四百九十七元一平米,涨到了七万一平米。

上海御翠豪庭,2002年拿地2009年出售,收益率超过了二十八倍。
捂地推高房价也就成为了李嘉诚常用的手段。
从2013年以来,李嘉诚开始抛售在中国的资产。
其一、是对中国经济的不信任;其二、更加看好海外市场。
结果呢?
抛售中国资产之后,进入到英国,大肆购入英国天然气、电力等等的基础行业,一度挤占英国市场的30%到40%。
然后赔了,进行了逐步撤资。
购入的欧洲电讯塔,也在2020年进行了抛售。
走到现在,李嘉诚在中国明确指出港口交易的问题下,而以前的套路和手段不好使了,于是沉默了。

沉默的原因有很多,因为他无法解释这些原因。
首先港口交易是二百二十八亿美元,看起来不错,至少利润能保持在一百九十多亿美元。
但问题的关键是,贝莱德不仅购买到了巴拿马运河的两个港口,而且还得到其他四十一个港口,分布在二十三个国家里,涵盖了一百九十九个码头。
如此众多的资产,在三月份的时候有国际专业机构评估过,想要交易这些资产,至少应该以总资产的二十倍进行。
但贝莱德出价只有十三倍。

所以这场交易,对于李嘉诚来说应该是贱卖。
当然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这笔交易有60%是非现金交易。
也就是说,这不仅仅是贱卖了。
就问一声,李嘉诚为什么这么折腾自己?
回头看看,李嘉诚的二儿子为什么会紧急做出与长和集团的割裂。
说不清,道不明。
今天四月一号,明天就是四月二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