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关税加麻了,中国一个不予理会,直接成了独角戏,变成了美一个人的游戏。
中国反手就是一个稀土禁令,可谓精准打击。
结果事情还没尘埃落定呢?
日本先着急了。
典型的老大和老二发生矛盾,血亏的却是老三。
那么事情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就围绕这件事来说一说。
稀土禁令。
中国针对美国的贸易战,关税战,实施精准打击,将稀土作为了反制的手段。
比如2024年六月二十九号公布,十月一号颁布实施的《稀土管理条例》。
这是中国首部对稀土资源进行管理和保护的综合性法规。
不仅建立了追溯制度,还加大了处罚力度,高额罚款将是违法所得的五倍到十倍,情节严重的是要吊销资格的。
这让中国对稀土资源的管理有了法律依据。
不仅如此,在2024年全国中重稀土的开采总额近两万吨,全部分配给了中国稀土集团使用。
进入到2025年的四月,中国又对钐、钆、铽、镝等7类中重稀土,以及其合金实施出口许可制度。
其实这些措施都是直指美国的,当然了中国也不是无的放矢,是面对美国的挑衅,做出的反制措施。

那么美国面对中国的稀土禁令,也走入了困局。
毕竟中国控制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精炼产能,而美国的稀土有70%是从中国进口的。
中国的稀土反制,让美国无稀土可用。
再加上出口管制,运输都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现在传出消息,美国的库存可不多了,只有能维持三个月到六个月的时间。
所以怎么做,就看美国自己怎么选择了。
说到这里会产生一个问题,美国这么大一个国家,怎么自己不做稀土呢?

在这里解释一下,其实美国的稀土储量也不低,大约有一千三百万吨,在全球排行第七。
如果论开采的话,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稀土开采国,比如在2023年的时候,产量就达到了四万多吨。
甚至为了提高产量,美国还提出过五千米深海开采计划,只不过关键性难题没有解决,比如耐压设备,还有环保问题,因为海底开采的破坏强度是地表的二十五倍。
当然了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深海开采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所以这项计划才搁浅。
其实美国的稀土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比如在2024年将大批的稀土原矿出口给中国,单价低的让人吃惊,一斤九块钱。
听着是不是很有意思,又是稀土储量大国,又是产量大国,结果出口原矿给中国,价格还特别的低。

主要原因,就是中国掌握着大量的稀土关键专利,美国就绕不开。
说道提炼技术,其实美国也不差,能够提纯到七个九的程度,但问题是这个技术是实验室的数据,想要量产的话还有一大段距离。
当然了美国也在想办法建立稀土产业链,但过去了七年,可以说是毫无进展。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技术绕不过中国专利是关键,但其他问题也很多。
首先是环保成本,一吨稀土的矿渣就需要两万三千美元的处理费用,这让美国的企业不敢涉足。
比如美国打算在德州建立的精炼厂,就因为废水许可证搁浅的。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也做到了局部突破,比如美国的国磁材料公司在德州的工厂,就提升了磁铁产量。
不过可惜的是,这家工厂的磁铁产量虽然提升了,但年产量也仅仅和中国的日产量媲美。
美国全国的磁铁的生产仅仅是中国的六十分之一。
其次是资金不足。

美国对相关的本土产业进行投资,但面对庞大的产业链来说,还是不够,比如对还是这家美国国磁材料公司,美国给注资了十五亿美元的情况下,已然连年亏损,在去年的时候,还亏了一亿两千八百万美元。
所以美国想要在2027年实现稀土自给自足,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当然也有专家推算过,美国想要自给自足至少还需要五年的时间。
美国面对中国的稀土反制很麻烦,日本发现他们更麻烦。
日本的麻烦
要知道在1974年的时候日本首次超过了德国,成为了世界首屈一指的汽车出口大国。
虽然进入到现在这个时间段,销量差了一点,但在2023年仍然以四百多万辆位居世界第二。
那么位居世界首位的是谁呢?是中国,已经连续两年超过日本了。
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条值得说一说。
日本的车以燃油车为主,中国推动新能源车可以说是竭尽所能,仅新能源车就位居全球首位。
在全球电动车大潮之下,还在坚持传统汽车,就是一条死路。
就算传统汽车能撑下去,终将成为一个小众领域。
所以日本也在改变着汽车的结构。
但改变不是说说就可以的,日本生产一辆电动车就需要两到三公斤的稀土材料。
2024年的时候,中国出口稀土减少,直接导致日本的电动车产量下降了37%。

当然了日本主推的并不是电动车,而是氢能汽车,但问题的是这种汽车需要大量的铂金属作为催化剂,以及电池核心材料。
可俄罗斯提供了全球的85%的铂金,而在俄乌冲突后,日本从俄罗斯得到铂金就受到了限制,成本在不断的上升。
所以两种新能源车,日本都受到了打击。
那么以电动车为例,就没有办法代替稀土吗?
日本也想过,比如日本开发出了碳基磁铁,听着挺好听,但这种磁铁的磁力只有钕磁铁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而且还特别容易氧化。
商用就别想了。
日本还想着降低镝的用量,期待可以减少对稀土的依赖,成功是成功了,但成本却上去了四分之一,关键性能还下降了不少。
对于稀土的需求,日本也不是没有想过办法。

比如在法国投资了两亿多欧元建厂,想要从旧的磁铁或者矿物中提取稀土,结果成本是中国回收稀土成本的三倍。
成本提升了不可怕,只要能持续生产也行,但问题是成本提升了,就没人购买,所以投产就面临着关门的麻烦。
面对稀土问题,面对美国加高的关税,往日里和美国走的很近的日本,也硬气了一把,对美国开始说不了。
比如拒绝驻日美军经费涨价的问题。
当然了这种硬气能撑多久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