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批2纳米光刻机,阿斯麦:给美6台,中国?只配使用最低端的

以山爱科学 2025-04-20 03:50:32
导读:

如今的社会,就离不开芯片。

刷网络的手机,凉爽的空调,甚至是遥控器等等,芯片几乎无处不在。

不仅如此,芯片使用的广度和深度都在扩大,比如传统的汽车,一辆就需要五百到六百颗芯片,新能源汽车则更多,一辆需要一千到两千颗芯片。

预计在2035年仅汽车一项,就需要消耗掉一千二百八十五亿颗。

这还不算其他领域使用的芯片数量,有资料显示,目前全球芯片的需求量是万亿级别。

当然这还不算什么,随着科技的进步,更多更好更先进的设备需要的芯片性能越来越高。

而2025年将是两纳米芯片量产的开端。

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光刻机生产商阿斯麦,就有意将首批六台2纳米光刻机,优先出售给美国。

当然这条消息还没有得到官方渠道的认证,仅仅是一些小道消息。

但世界总没有空穴来风,美国和阿斯麦的关系世人就没有不知道。

至于中国只配使用最低端的言论,这也算是阿斯麦的老话题。

在2024年的八月,阿斯麦的CEO接受德国媒体采访的时候,就表述过类似的话。

在这次采访中,他明确表示中国的EUV光刻机和世界顶尖技术有着很大的差距,有多大呢?

十年起步,所以中国更适合去做二十八纳米,以及二十八纳米以上制程的芯片。

而到了九月份,这位阿斯麦的CEO又在一次技术研讨会上重申了类似的话。

表示中国在短期内是无法突破EUV光刻机的,建议中国集中资源发展传统芯片,也就是二十八纳米及其以上制程的芯片。

其实中国发展了这么多年,就已经总结出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而且这顿打不仅实实在在,还刻骨铭心,毕竟卡脖子的教训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所以阿斯麦CEO的建议,听听就好,千万别当真。

当然从侧面也能看出阿斯麦对中国发展光刻机速度的焦急,不然不可能这么好心的提醒中国。

不然早干嘛去了。

好了今天就围绕这件事来说一说。

阿斯麦是地球村的希望?

阿斯麦背靠美国这棵大树,坐在家里就有各种客户登门“送钱”。

俨然阿斯麦的光刻机已经成为了一台台的印钞机,如今一台二纳米的光刻机,造价就要三亿五千万美元,换算一下这就是二十五亿还多。

二十五亿仅仅是个数字,如果放在眼前,可以塞满三十立方米的空间,十厘米厚度为一叠(十万块),可以铺满三百平方米,想想看一个篮球场也就四百二十平方米。

二十五亿听起来贵,具象化之后会感觉更贵。

所以凭什么卖这么贵?

有说是高科技,其实更多的是因为垄断地位。

说到垄断不免想到一个问题,这些年中国打破垄断的设备还少吗?

比如盾构机,早之前七亿一台,中国突破了之后两千五百万一台;

心脏支架过去两万一个,中国突破了七百一个;核磁共振三千万一台,中国突破之后不到三百万。

而光刻机说到底本质就是投影仪加照相机,用光做一把刀将电路图刻画在硅片之上。

当年芯片制程还在微米时代的时候,能做光刻机的少说也有几十家。

在这个时代最为风光的是日本的半导体,他们用了四年的时间,拿下全球三成的销售,比现在的阿斯麦还排场,每天都有客户排着队堵在尼康的大门口,等着新的光刻机。

只是让所有人没有先到,阿斯麦以三十多人起家,闯入这个领域,用了二十年的时间,一跃成为全球之最。

而尼康也就成为了落日中的余辉,成了泡影。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表面上看双方在一百九十三纳米光源上出现了分歧。

看起来是技术之争,其实是美国政府的干预之争。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1997年一个叫做极紫外光刻联盟的组织横空出世,这是一个由美国政府牵头,联合半导体企业的公私合营研发组织。

他们将尼康排斥出这个组织。

要知道在这个组织中的企业,早在八十年代都是尼康的手下败将,被打到了烂泥扶不上墙的程度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阿斯麦入局,加入到这这个组织。

阿斯麦之所以可以入局,是因为阿斯麦同意在美国建设工厂和研发中心,最关键的是保证55%的零部件从美国供应商手里购买。

所以当时日本的尼康是作为美国的敌人来打的,而阿斯麦就成为了美国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能够禁止阿斯麦的光刻机出口到中国的原因之一。

所以阿斯麦的成功与其说是一家企业的成功,倒不如说是美国式的成功。

想想看以一个国家作为技术依靠,而且这个国家还是当时最为先进的国家,去打一个企业,岂有难度?

而且尼康在光刻机上一路走来,一直是单打独斗的,阿斯麦有美国做靠山,只要将全球制造业的精华拉过来装一下就可以出售了。

此后阿斯麦和全球各大半导体企业结合在一起,比如2012年英特尔、三星等三家企业,投资五十二亿两千九百万欧元入股阿斯麦,获得优先供货权。

即是客户又是股东的模式在阿斯麦生长起来。

2015年首台EUV光刻机正式发布,重量为一百八十吨,价格高达一亿两千万美元。

而这台光刻机90%以上的零部件来自外部厂商,最主要的就是美国和欧洲企业。

还是上文提到的话,阿斯麦的成功不是一家企业的成功,而是美国式的成功。

当初美国不论选了什么样的企业,最后都会出现阿斯麦这样的企业。

在这种背景下,阿斯麦还说过豪言壮语:“如果我们不交出EUV,那么摩尔定律将至此停止。”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盛产风车和郁金香国家的企业说出的话。

中国光刻机背靠中国

我能!我行!我可以!

这是中国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相信的一句话。

很多人为这句话努力,奉献。

1949年中国不说飞机了,连汽车和拖拉机都造不出来,不说技术,就说最基本的原料钢铁,一年才不到十六万吨,仅为美国的5%。

这还是大件的,就连日用品,火柴、肥皂这些东西都要进口。

这也就算了,基础设施也不行,1949年铁路也就两万公里出头,而且几乎都集中在东北地区,发电量也就四十三亿千万时。

现在呢?

2023年中国粗钢产量为十亿一千九百万吨,占全世界粗钢产量的53.97%,已经连续二十八年保持世界首位。

截止到2024年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为十六万公里,位居世界首位。

再有就是电,社会用电2023年逼近十万亿千瓦时。

说到这里,估计会纳闷,说光刻机说这些干什么?

一说到光刻机很多人都在说,光刻机高精尖,集合全球高科技等等。

再高科技也是集合,将这些集合拆开,就像是阿斯麦将他们组装之前一样,一个个的去攻破,相信中国做的会比任何国家都好。

这是从新中国建立之后,被证明出来的。

不要坚信什么高科技,它终有被中国突破的时候。

比如F22五代机,1997年就起飞了,这个时间点中国还以二代机为主,三代机2003年首飞。

有差距吗?何止是差距,简直就是鸿沟。

2024年底中国六代机飞天了,而且一飞还是两款。

中国六代机飞天的时候,全球六代机什么动静?

美国六代机项目停工,其他国家的都在实验室里等待进一步研究。

所以不就是两纳米光刻机吗?

等着白菜价的时候吧!

18 阅读:8812

评论列表

lee

lee

14
2025-04-21 18:02

盾构机也罢心脏支架也罢,没有一个是原创的,把价格整那么低是对原创的不尊重

叉路口

叉路口

8
2025-04-21 18:07

牛头不对马嘴,东拼西凑。

用户98xxx30

用户98xxx30

6
2025-04-23 16:08

除了手机电脑 好像也没啥能用到这中精度的芯片 至于手机 华为完全够用了

在一起

在一起

3
2025-04-22 23:51

刷存在感

用户18xxx72

用户18xxx72

2
2025-04-23 12:52

该文东拼西凑,先鼓吹国外牛逼,再奉承国产,看起来是一分为二,实为讨好两头蹭流量,本质还是媚西方。

用户15xxx92

用户15xxx92

2
2025-04-23 08:45

不卖就取消他们的专利!不行就打一仗,全世界没有专利。

以山爱科学

以山爱科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