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件事合起来说有看点。
首先是德国两届政府在三月二十五号交接,然后是在三月二十三号前政府将德国一座电厂给炸毁了。
炸毁一座电厂其实也没什么,关键这座电厂运行才六年,耗资三十亿欧元建成,还曾经是德国能源现代化的一个象征。
所以两件事合在一起,难免会出现一个疑问,德国前政府为什么在下台之际,做这件事呢?
最关键的一点是,欧洲现在的能源危机还没有解除,德国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能源危机。
今天就围绕这件事来说一说。
先说说电厂的事。
这家电厂叫摩尔堡电厂,是德国在2015年启用的最大现代化燃煤电厂,设计的装机容量为一千六百五十四兆瓦,而且还是全球燃煤电厂的效率标杆。
在2017年到2018年之间,中国电力公司还派出人员到这家电厂学习过先进技术。
所以这家电厂是非常优秀的。
如果电厂全部运行起来的话,就可以为德国四百万家庭供电。
那么德国有多少个家庭呢?

根据2020年的统计,德国一共有四千一百五十万个家庭。
四百万个家庭看起来并不多,但不管怎么说至少四百万个家庭可以用上充足的电,而且想要依靠一个电厂提供德国所有家庭用电,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当然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德国家庭对电的需求是很大的,有多大呢?
比如根据统计,德国有超过90%的家庭有电视机,有20%的家庭配备咖啡机,而洗衣机、冰箱之类的大型家电,年销量都超过了千万台。
所以一家发电厂就可以为四百万家庭提供充足的电量,已经很厉害了。
而且德国的煤炭资源是非常丰厚的,根据1990年的数据,德国可开采的煤炭储量就有六百七十三亿吨。

如此厉害的一家电厂,命运却多舛,在2021年的时候,就被当时执政的德国政府要求关闭。
而且这家电厂还被纳入到了德国的《煤炭退出法》中。
什么是《煤炭退出法》?
德国规定在2038年全面淘汰煤电,但德国当时的执政党将时间提前到了2030年。
所以德国前政府早就想关闭这家电厂了。
那么为什么德国前政府这么想关闭这家电厂呢?
德国前政府推行的是绿色价值观,认为燃煤发电对于环保是有危害的。
也是因为这个理由,这家电厂开始发电以来无法接入到德国电网中,每年只有16%的电量被使用。
说到这里,有一个问题,难道这家电厂的环保指标没有达标?
达到了。
不管怎么说,这家电厂自从运行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那么到了2022年俄乌冲突开始了,不仅是德国,欧洲也开始陷入能源危机。
当时德国就有打算重启一部分燃煤电厂,用来应对这场能源危机,但这家电厂并没有被纳入其中。
其实对于这家电厂被炸毁,并不是很突然,是有一套流程的。
在2021年的时候,电厂就正式关闭了,开始进入到拆除准备阶段。
2023年德国前政府就开始重启拆除计划;2024年烟气的脱硫装置烟囱就已经被炸毁,这个装置拆除要在2025年完成。
而到了2025年的三月二十三号,启动了另一项拆除工作,炸毁两座一百米高的电站锅炉,不过工作并没有得到预期结果,仅一座被炸毁。
这就是关于这家电厂的一些介绍。
拆除完了就完了吗?
当然不是,德国前政府的计划是,拆除旧的燃煤电厂,然后在这个旧址上建立一座汉堡绿色氢能中心。
预计要在2027年投产一百兆瓦电解装置,利用风光发电制备氢能,而在这座氢能中心的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德国要承担一半。
这也算是为德国能源转型布局做铺垫吧。
不过对于这件事,也有反对者,认为将一座现代化电厂拆除,然后建设一座由德国政府补贴才能运行的项目,会加重德国的财政负担。
也就是说从经济角度上来看,这种行为有些过了。
当然了,德国为了减轻负担,还通过推广氢能技术,想要吸引全球的投资。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毕竟氢能虽然是一种新能源,但因为本身有缺陷,还是需要更多的技术突破才行。
德国的能源危机
俄乌冲突以后,欧洲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就下降了很多,这就导致欧洲每年天然气决口巨大。
有多大呢?高达一百四十亿立方米。
这么大的窟窿,肯定要填上,所以欧洲就开始购买起了美国的天然气。
不过相比较俄罗斯的天然气,美国的天然气价格非常的高。
在欧洲天然气价格已经突破原来十倍的价格。
但就是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天然气依然占到了欧盟进口天然气的41%。
结果就不用说了,推高了欧洲的电价。
以德国为例,在2024年的时候,电价一度突破每兆时一千欧元的记录,为十八年来之最。

在2024年的时候,普通的德国家庭为能源支出就高达五千四百零七欧元,比俄乌冲突之前的2021年上涨了31%。
那么能源价格上涨,还会带动食品价格上涨,如今德国食品价格翻倍。
这是普通民众需要面对的问题,那么企业如何了呢?
根据统计,因为能源问题导致成本问题,德国有37%的企业考虑减少在德国的生产,想要将产能转移到海外。
比如德国的化工巨头巴斯夫,因为能源问题让成本飙升了二十二亿欧元,最终关闭了在德国的工厂,裁员两千六百人。
其实巴斯夫不仅仅将德国的工厂关闭了,还将欧洲的产能进行了转移,关闭了十一家工厂。
还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舍佛勒,也因为能源问题超过了收益,计划在欧洲裁员四千七百人,而德国就占了两千八百人。

所以能源问题引起的电价问题,对于德国甚至是欧洲都有致命的影响。
其实当企业对产能进行转移的时候,不仅仅有裁员出现的失业问题。
更加深层次的问题,会随着时间拉长出现,比如技术工人的缺失。
以德国煤矿工人为例,因为德国早期大量的关闭煤矿,导致煤矿行业萎缩,以至于因为能源问题想要重新开始挖矿,发现已经没有了合格的技术工人来做这件事了。
而想要培养一个合格的技术工人,并不是三五个月的短期培训就可以完成的,这将是一个耗时大花费多的事情。
那么面对这个问题,德国就没有做出调整吗?
当然做了,比如提出七十亿欧元的企业税收减免、五百八十亿欧元的气候基金等等。
不过关于工业电价的补贴方案,并没有得到企业界的认可。
总结:
了解了以上的内容,再回头看看,德国前政府下台之际再次推动电厂拆除工作就很有意思了。
德国前政府对于清洁能源是非常执着的,而德国的新政府对于重启燃煤发电的态度是开放的,也就是说有可能重启燃煤发电。
于是在前政府下台之际,就炸毁了该电厂的设施,而新政府并没有进行阻止。
那么对于这件事选择党的魏德尔却很生气,认为这是在破坏德国的能源基础设施。

一件事,在德国有三个态度。
这件事荒谬不荒谬,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其实按照一般人的逻辑,一家环保已然达到要求的电厂,是没有必要拆除的,尤其是在能源短缺的情况下出现这样的事,实在是很难理解。
不管如何,德国只要一天没有解决能源问题,那么去工业化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要知道德国是欧洲为数不多的还具有工业基础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