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到西装革履的现代文明,胡须的角色一直在变,并且似乎人种不一样,胡须的密度也会不一样。
比方说白种人的胡须似乎就比黄种人茂盛很多,这不是错觉,背后有一套完整的生物逻辑。
在各个不同的时代,胡须的功能都是什么,人种之间的差异又从何而来?
一、远古胡须的实用价值在刀耕火种的远古时代,生活不像现在这么安逸,我们的老祖宗每天都要为了生存而奔波,猛兽的袭击、部落之间的冲突,都是家常便饭。
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别说盔甲了,能找到块遮羞的兽皮都算不错了,那么赤手空拳的人类如何保护自己,答案之一就是胡须。
犹他大学曾经做了一个实验,用羊毛绒假装胡子,硅胶假装人脸,然后进行冲击测试,结果发现浓密的胡须竟然可以吸收,差不多一层的冲击力。
在那个缺少防护的年代,这就好比一层天然的缓冲垫,在搏斗中能有效保护下巴和脸部,关键时刻说不定就能救人一命,所以在远古时期,胡须茂盛的男性,往往拥有更高的生存率。
他们的基因也更容易被传承下来。
除了防御功能,浓密的胡须还能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在寒冷的史前时期,这无疑也是一个巨大的生存优势。
而且浓密的胡须还能让脸看起来更大,在面对野兽或敌对部落时,可以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
二、雄激素和胡须生长有何关系了解了胡须的文化和时尚,也要知道胡须背后的生物秘密,其实胡须的生长和雄性激素密切相关,这一点应该不难理解。
青春期过后,男性的雄性激素水平会显著升高,随之而来的就是胡须的快速生长,一般来说,雄性激素水平越高,胡须就越浓密。
那么为什么白种人的胡须普遍比黄种人浓密,难道是因为他们分泌的雄性激素更多吗?
其实并不是,不同肤色人群的雄性激素分泌量并没有显著差异,关键在于皮肤对雄性激素的敏感性不同。
白种人的皮肤对雄性激素更加敏感,同样的雄性激素水平,在他们脸上就能长出更浓密的胡须。
此外白种人祖先生活的地区气候寒冷,浓密的胡须可以保暖,这也在自然选择中更有优势,所以他们的基因里就更容易遗传浓密的胡须。
虽然胡须可以让人看起来更有型,但它也有可能带来一些健康隐患。
尤其是鼻子和嘴巴周围的区域,被称为“面部危险三角区”,这个区域的血管非常丰富,而且和颅内静脉相通。
如果在这个区域胡乱拔胡须,很容易损伤毛囊,引发感染,轻则可能导致毛囊炎、疖肿等皮肤问题,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细菌通过血管进入颅内,引发颅内感染,危及生命。
所以千万不要随便拔胡须,尤其是“危险三角区”的胡须,正确的刮胡子方法也很重要,要选择锋利的剃须刀,避免刀片过于钝而反复刮伤皮肤。
其刮胡子前最好用温水洗脸,软化胡须,减少刺激,刮胡子时,要顺着胡须生长的方向刮,避免逆向刮伤皮肤,刮完胡子后,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涂抹一些须后水或润肤霜,舒缓皮肤。
三、胡须是权力地位的象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农业文明逐渐取代了狩猎采集,虽然不用天天跟野兽搏斗了,但人类之间的竞争却更加激烈,土地、资源、配偶,都成了争夺的对象。
在没有法律和道德约束的时代,拳头就是硬道理,而浓密的胡须,依然是力量和威慑的象征。
久而久之,胡须就成了男性地位的象征,胡子越浓密,代表着越强壮、越有战斗力,也越容易获得资源和配偶。
这种观念在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中都得到了印证,比如古埃及的法老,他们会佩戴精心制作的假胡须,以彰显自己的权力和威严,即使是女性法老,也会遵循这个传统。
古希腊的智者和武将也大多留着长长的胡须,以此来象征自己的智慧和勇气。
在中国古代,胡须更是和“大丈夫气概”紧密相连,关羽的美髯是他英雄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有甚者有些统治者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威,还会对胡须进行立法,比如彼得大帝就曾经征收“蓄须税”,以此来强制推行西式剃须的习惯。
而中国古代的“耐”刑,则是通过剃去犯人的胡须来对其进行羞辱和惩罚,可见胡须在当时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四、胡须审美变迁在中国魏晋时期曾经盛行一股阴柔之风,男人们开始追求“肤如凝脂”的纤细美,浓密的胡须不再受欢迎。
这可能是受到了当时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毕竟在汉人眼中,那些“胡人”都是满脸络腮胡的彪形大汉,为了跟这些“蛮夷”区分开来,汉族士大夫们开始崇尚不留胡须的阴柔之美。
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四大皆空”的思想也对传统的蓄须观念产生了冲击。
越来越多的僧人剃光头发和胡须,以示自己远离尘世,四大皆空,这种做法逐渐影响到世俗社会,剃须也开始在民间流行起来。
到了清朝,统治者强制推行“剃发易服”政策,汉人男子必须剃掉头发,只留一条辫子。
胡须也受到了影响,尤其在清朝中晚期,年轻人很少留胡子,甚至认为晚辈留胡子拜见长辈是一种失礼的行为。
至此延续了数千年的蓄须传统在中国逐渐走向衰落,而到了工业革命时期,外国人对胡须的看法也开始发生改变,轰隆隆的机器声不仅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让效率成了最重要的追求,而曾经象征着男性魅力的胡须,却成了“累赘”,更重要的是,随着医学的进步,人们对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显微镜下的世界让人们意识到,原来浓密的胡须里藏匿着数不清的细菌,为了健康,赶紧剃掉,于是剃须不再是少数人的选择,而成了社会主流。
这个时候,各种剃须工具也应运而生,从最初的磨砺石片、青铜刀片,到后来更加安全便捷的手动剃须刀,再到如今科技感十足的电动剃须刀,剃须的效率越来越高,也越来越舒适。
五、胡须的时尚魅力进入21世纪的胡须以一种时尚符号的姿态走入人们视野,如今胡须不再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成了展现个性和品位的利器,看看好莱坞明星小李子,他年轻时凭借俊俏的小生形象迷倒万千少女。
除了明星之外,社交媒体上的时尚博主和网络红人们也纷纷加入了“蓄须大军”,他们精心修剪、打理自己的胡须,并通过照片和视频分享各种胡须造型和护理经验,引领着新的时尚潮流。
一时间各种胡须造型层出不穷,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胡须对男性的心理和社交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些研究发现,拥有胡子的男性在社交场合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更容易被认为是自信、成熟和有魅力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或许是因为胡须能够改变一个人的面部轮廓,使其看起来更加阳刚和有型,也或许是因为胡须在历史上长期以来都与男性气质和社会地位联系在一起。
即使在现代社会,这种潜意识的影响依然存在,更重要的是,胡须可以成为男性展现个性和挑战传统性别角色的方式。
在追求个性和多元化的今天,胡须成了男性表达自我、彰显独特魅力的利器。
当然胡须的现代复兴也离不开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时尚博主和网络红人们的“种草”和带货,更是让胡须护理产品成了热销商品,可以在社交媒体上找到各种关于胡须的教程。
从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胡须风格,到如何修剪、清洗和护理胡须,应有尽有,这不仅降低了人们尝试不同胡须造型的门槛,也让胡须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同。
在社交媒体的助力下,胡须文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和演变。在社交媒体的助力下,胡须文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和演变。
从远古时代的生存利器,到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再到现代时尚的宠儿,胡须也算是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变迁,也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和价值观。
不过还是要提醒一下各位,不管喜欢蓄须还是剃须,都要注意卫生和健康,千万别为了追求时尚,把自己搞得满脸痘痘或者感染,那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