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良心企业!莲花味精破产边缘挣扎,仅余一栋办公楼!口罩危机时,手下问捐不捐?他沉默

良心企业!莲花味精破产边缘挣扎,仅余一栋办公楼!口罩危机时,手下问捐不捐?他沉默,随后豪掷2000万助国难。曾被谣言击垮,外资吃里爬外,他却节俭至极,毛巾一用十年。     (本文信源来自于:新京报食物链《从行业第一到濒临破产,这些年莲花味精发生了什么?》)   在中国的调味品市场上,有这么一个品牌,它的故事就像是一道跌宕起伏的美食,有甜有苦,有辛有辣。这个品牌就是莲花味精。   上世纪80年代时候,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遍中国大地,一群有志之士在河南省项城市看中了一个日本人投资建立的味精基地。   他们想,既然日本人能做,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能?于是,在1983年,莲花味精正式诞生了。它不仅是中国第一家生产味精的企业,更是中国人在调味品领域追求“自主创新”的一次勇敢尝试。   创业初期,莲花味精就像一颗刚刚发芽的种子,默默无闻地生长着。谁能想到,这颗小小的种子日后会长成参天大树,在调味品市场上独占鳌头呢?   莲花味精逐渐成长为行业巨头。到了90年代末,它已经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味精之王”。市场份额高达43.4%,这个数字意味着,在中国每卖出100包味精,就有43包是莲花的。这样的成绩,足以让任何一个企业感到骄傲。   可是,成功的滋味似乎让莲花味精有些飘飘然。它开始琢磨,是不是该做点别的?于是,莲花味精开始了多元化的尝试。它投资了足球俱乐部,涉足了热电企业。   这就好比一个厨师,不满足于只做一道拿手菜,非要去尝试完全不同的菜系。结果可想而知,这些尝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莲花味精的管理层也在不断摸索。公司董事长李怀清的管理风格成为了一段佳话。他用同一条毛巾整整十年,这种节俭作风在当时的企业界可谓少见。   有人说,这是小气;也有人说,这是务实。不管怎么说,李怀清的这种作风,多少反映了莲花味精的企业文化,节约资源,专注主业。   2019年冬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国。在这个艰难的时刻,莲花味精展现出了一个企业应有的担当。它毅然决然地捐出了2000万元,用于支持抗疫工作。   这笔捐款,对于当时已经面临经营困境的莲花味精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可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驱使它做出了这个决定。   然而好事不能抵消困境。2020年1月,莲花味精迎来了一个重大转折。公司被法院裁定重整,由河南省国企牵头组建的投资者联合体接手重组。这就像是一道菜被重新烹饪,希望能够重新焕发生机。   面对困境,莲花味精并没有坐以待毙。它开始积极寻求产品转型与创新。低钠味精、天然调味料等新产品相继推出,希望能够重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这就像是一个老厨师,开始学习新的烹饪技巧,希望能够重新赢得食客的欢心。   莲花味精的故事在网上引发了热议。有人说:“这就是典型的国企病,好好的一个品牌,硬是被折腾成这样。”也有人表示:“莲花味精的困境,反映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阵痛。”   一个企业,究竟该如何在市场的风浪中稳步前行?也许答案就藏在莲花味精的故事里。它告诉我们,创新很重要,但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多元化发展很诱人,但要量力而行;企业要赚钱,但也不能忘记社会责任;面对困境,要勇于改变,但不能丢掉初心。   莲花味精的故事还在继续。它能否重新绽放光彩?我们拭目以待。不管结果如何,莲花味精的经历都将成为中国企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生动案例,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评论列表

懒人咖啡
懒人咖啡 24
2024-07-11 03:50
好好味精,硬被谣言给坑死!
牛牛
牛牛 5
2024-07-11 04:03
人少了吃的就少,没啥奇怪的
用户12xxx96
用户12xxx96 4
2024-07-11 03:58
我感觉鸡精的味道闻起来和农药一样,现在用味精挺好[滑稽笑]
黄尚
黄尚 2
2024-07-11 20:53
国货当自强,支持良心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