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张明敏唱完《我的中国心》后被港娱拒之门外。就在他打算回电子厂继续当工人时,却接到了大陆春晚导演的电话:“你愿意来央视春晚演唱吗?” (本文信源来自于:文汇 2020-01-24 《一曲《我的中国心》铸就春晚经典时刻,张明敏竟然是在巴士上被导演发现的》) 在香港的一个普通家庭里,有一个叫张明敏的男孩,从小就被父母灌输了浓厚的爱国情怀。他的父母是东南亚华侨,深知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他们常常给张明敏讲述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在家中挂满了中国地图和书籍。这些点滴的教育,在张明敏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爱国的种子。 生活并不富裕,张明敏初中毕业后就不得不进入社会工作。他来到九龙的一家电子厂,成为了一名小时工。每天重复的工作让他感到枯燥乏味,可他并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工作之余,张明敏开始接触音乐。他发现自己对唱歌有着浓厚的兴趣,便利用业余时间刻苦练习唱功。 张明敏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开始参加各种歌唱比赛,凭借出色的表现接连获奖。在工人中,他逐渐成为了小有名气的歌手。这些成绩给了张明敏继续追求音乐梦想的动力。 1982年,一个改变张明敏命运的机会来了。当时,一首名为《我的中国心》的爱国歌曲横空出世。这首歌词意境深远,旋律动人,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没有人敢于演唱。张明敏听到这首歌时,内心被深深触动。他毫不犹豫地接下了演唱这首歌的任务。 张明敏用他独特的嗓音,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融入歌声中。《我的中国心》一经推出,立刻在香港引起轰动。街头巷尾,人们都在传唱这首歌。可是,好景不长。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开始利用这首歌,张明敏也因此遭到了香港娱乐圈的排挤。 面对事业的低谷,张明敏并没有放弃。他选择回到电子厂继续工作,默默等待机会的到来。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1983年,一个意外的电话改变了张明敏的人生轨迹。 原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导演黄一鹤在深圳乘坐出租车时,偶然听到了《我的中国心》。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深深打动了他。黄一鹤立即决定邀请张明敏参加春晚。 1984年除夕夜,张明敏站在了春晚的舞台上。当《我的中国心》的旋律响起,全国观众都被他真挚的情感所感染。这次演出让张明敏一夜成名,也让更多人记住了这首充满爱国情怀的歌曲。 成名后的张明敏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1986年,中国成功申办第十一届亚运会。得知国家为筹办亚运会面临资金压力,张明敏毅然决定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卖掉了自己的房子,四处奔波举办演唱会,将所有收入全部捐献给国家用于支持亚运会的举办。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怀抱。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的庆祝晚会上,张明敏再次唱响了《我的中国心》。这一刻,他见证了历史,也用歌声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张明敏又一次用行动展现了他的爱国情怀。他作为火炬手之一,参与了香港段的火炬传递活动。当他手持火炬奔跑在香港的街头时,内心充满了自豪和激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明敏开始尝试新的事业。他成立了一家生物公司,凭借敏锐的商业头脑和不懈的努力,公司蒸蒸日上,他的身价也突破了亿元。可是,对音乐和祖国的热爱从未改变。 2014年,张明敏再次登上春晚舞台,演唱了新歌《我的中国梦》。这首歌延续了他一贯的爱国主题,唱出了新时代中国人的梦想和追求。 张明敏的故事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讨论。有网友评论说:“张明敏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他不是空喊口号,而是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还有人说:“从《我的中国心》到《我的中国梦》,张明敏的歌声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也见证了祖国的发展。” 回顾张明敏的人生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普通人如何将爱国情怀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用歌声传递正能量,用行动支持国家发展,用坚持诠释了对音乐和祖国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