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二炮军官请假未归,上级打电话询问缘由,3岁女儿拿起电话:爸爸救人淹死了…… (本文信源来自于:新华社 2020-04-06 《沈星:纵身一跃耀星空》) 在山东青州的一个普通的春日,阳光温暖地洒在南阳河畔。这条河流静静地流淌,见证了无数平凡人的日常生活。没人能想到,就在这个看似平常的日子里,一位年轻的军人即将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一曲感人至深的英雄赞歌。 这位年轻人名叫沈星,是第二炮兵士官学校的一名学员。那天,他正在为即将完成的硕士毕业论文忙碌。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人,沈星一直以来都表现出色。 他曾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士官”等荣誉称号,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学员”。这些荣誉背后,是他对军人职责的忠诚履行,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 2012年5月13日,沈星回到家乡青州收集论文资料。他带着3岁的女儿在南阳河边散步,享受难得的亲子时光。春日的河畔,游人如织,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突然,一阵急促的呼救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沈星循声望去,只见河中央有一个孩子正在挣扎。危急时刻,沈星毫不犹豫地跳入冰冷的河水中。他奋力向落水的孩子游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救活这个孩子。 岸上的人们屏住呼吸,紧张地注视着水中的情况。沈星终于游到了孩子身边,他用尽全力将孩子托起,试图把他送到岸边。可是,河岸湿滑,孩子一次次滑落回水中。沈星不放弃,一次又一次地将孩子托起。 就在这时,当地二炮某学校的副处长牛萌也加入了救援。他跳入水中,和其他热心群众一起,终于将孩子救上了岸。可是,当他们回头寻找沈星时,却发现他已经沉入了水中。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搜寻,牛萌终于找到了沈星。可惜,当时的沈星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尽管医护人员进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的抢救,最终还是没能挽回这位年轻军人的生命。 沈星牺牲的消息很快传开。第二天,当他所在的学校打电话询问他的去向时,接电话的是他3岁的女儿。小女孩用稚嫩的声音说:“爸爸救人淹死了。”这句话像一把利刃,刺痛了每个听到的人的心。 沈星的妻子蔡相珍是青州二中的美术老师。丈夫的离去让她一夜之间成为了家庭的顶梁柱。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她强忍悲痛,独自承担起抚养女儿和照顾老人的重担。 沈星的英勇事迹很快传遍了整个青州。他的牺牲深深地触动了当地百姓的心。在送别烈士的那天,数十万青州市民自发走上街头,为这位英雄送行。人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沈星的敬意和哀思。 为了永远纪念这位英雄,青州市民们自发提议将南阳河上的一座无名桥命名为“沈星桥”。这个提议得到了广泛支持,很快就有4000多人在请愿书上签名。 最终,当地政府正式将这座桥命名为“沈星桥”。不仅如此,在南阳河畔还树立起了一座沈星烈士的塑像,这是青州首次为子弟兵塑像。 沈星的牺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他被追授为烈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青州市委、市政府追授他“青州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他还被追授“热爱人民好军官”称号,成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 在网络上,关于沈星的讨论持续升温。有人说:“沈星烈士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军人精神。”也有人感叹:“在和平年代,还有这样舍己为人的英雄,让人感动。”更多的人则表示:“我们要学习沈星烈士的精神,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沈星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军人的非凡品格。他的牺牲,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悲剧,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在危急时刻,沈星选择了无私奉献,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军人精神和人民子弟兵的责任担当。 英雄并不遥远,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沈星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建设更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沈星的牺牲,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可贵和人性的光辉。他的故事提醒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像沈星一样默默奉献的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主义。我们应该铭记这些英雄,传承他们的精神,让这种大爱和勇气在我们的社会中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