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礼有三不随,饭有三不吃

理事实录 2024-05-25 18:52:32

生活在礼仪之邦,礼尚往来是日常的交往方式。

在过去由于工作的缘故,时间总是排得满满当当,因此错过了许多热闹的场合。

然而当人们步入六七十岁的年纪,生活步调自然会慢下来,日子也变得更加悠闲,对于亲朋好友的邀请,无论是吃饭还是聚会,抽空参加总归是可行的。

但是要知道,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都会面临各自的难题,不应过分强调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如果你无法提供价值,那么在许多场合中,你的存在可能会显得多余。

保持清晰的思维,学会有选择地进行社交,这是每位年长的人应该掌握的生活智慧。

礼有三不随,惜钱

随礼是一种社交礼仪,但也是真金白银的开销。

退休后或许觉得花点小钱无所谓,但如果频繁参加活动,这些小额累积起来就成为一笔大支出。

尤其对那些可能永远不会退休,一直工作到老的人来说,每一分钱都至关重要。

节俭是必要的,人们辛勤工作一年的收入不容易,特别是当你年老体弱时,很可能需要靠年轻时攒下的钱来养老。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我们随礼,以下这三种我们可以不随:

1.那些多年未见,突然联系你的旧日相识

他们很可能只是为了让你参加某些活动或婚礼而重新联络,如果你拒绝参加,他们可能也不会再联系你。

时间的流逝会让人们失去联系,即使你参加了他们的活动,他们也不一定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

2.那些曾经的同学或老同事

随着时间的流逝,关系逐渐淡化,甚至不再联系。

即使你们在同一个城市,也很少有机会再次相见。对于这些人,没有必要重新建立联系,因为他们不再是你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3.那些经常举办各种庆祝活动的人

他们的目的可能是为了赚钱,如果你参加这些活动,你可能会花费大量的金钱,而这些钱对于你来说可能是生活费。

对于那些并不真正关心你的人,没有必要去迎合他们的要求。

合理支配财务,不利用他人,也不被人利用。真的遇到困难外人也不会帮你,只有家人可能伸出援手。

饭有三不吃,惜命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吃什么,怎么吃,和谁吃也是人生的一大问题。

“吃药不忌嘴,跑断大夫腿。”不良的饮食习惯不仅损害健康,还可能给家人带来麻烦。因此,在以下情况下应避免外出用餐:

1. 身体不适时,不宜参加饭局

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六十多岁高龄从海南返回京城的途中。

尽管极度疲惫,依然坚持与老友米芾共进餐、饮酒,并一同游船欣赏太湖风光。

不久后他就一病不起了。

可见饮食须谨慎,尤其在身体虚弱时过度吃喝会对身体造成负担。

即使亲友有喜宴,也可以只送红包不参加。

对于非必须参加的聚餐,应果断拒绝。

2.看不起你的人请吃饭时,不用去

没人喜欢被利用,尤其是当对方不尊重你时。

没人喜欢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如果那些不把你当回事的人邀请你,直接拒绝就行。

有时候他们可能只是需要一个多余的人,或者他们看你以前的工作关系可能还有用,想通过你来得到一些好处。

即使他们表面上对你很客气,实际上并不真心。

你不需要去迎合这些人,也不需要在意他们的虚伪。

3.医生叮嘱不能吃的,不要吃

老话说:“遵医嘱,保健康。”

医生说什么不能吃就听医生的,不要因为固执或想证明自己而吃那些可能对你健康有害的食物。

在饭局上,如果有些食物你不该吃,那就别动它。可以礼貌地请求换成对你身体无害的菜肴,比如蔬菜。

年纪越大,越得小心照顾自己,做事要谨慎,吃东西也要特别注意。

写在最后

年纪大了,真正重要的是家人的关心,而不是外界的人情往来。

礼貌是必要的,但不必对每个人都一样,有时候保持距离也是好事。

吃饭要根据自己的健康来选择食物,不要跟风。

随着年龄的增长,要学会按自己的方式生活,而不是总是讨好别人。

对老年人来说,身体健康、自我照顾好才是最重要的。

0 阅读:72
理事实录

理事实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