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养老”挺好:既不用去养老院,也不拖累子女,让人羡慕

理事实录 2024-06-04 19:56:32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我国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老龄化挑战。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已接近3亿,这一数字占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显著揭示了我国人口结构的重大转变。

同时,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也超过了2亿,其占比超过全国人口的15%,这些数据清晰地勾勒出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速,突出了解决老龄化问题的紧迫性。

与此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我国养老模式数据显示,我国当前养老遵循的是一种名为“9073”的模式。

所谓“9073”模式,即约90%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依赖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而仅有3%的老年人会选择入住养老机构。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养老主要选择的是居家养老,这一点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十分吻合。

尽管居家养老是我国当前最主要的养老形式,但它存在一个严重的弊端,即老年人需要与子女同住。

随着时间的推移,通常子女或婆媳之间、丈母娘与女婿之间等会因为生活习惯或生活方式的不同而产生矛盾或发生口角。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十分常见,也暴露出我国养老体系和方式的不合理之处。

如果条件稍好的话,父母与子女可以分开居住,这样会减少接触,矛盾相对也就少了。然而,这种方式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1.当年龄过大后,为了照顾方便,仍需要居住在一起。

2.与子女分开居住,虽然看似减少了矛盾,但孤独感却更强了。每天无人交谈聊天,心中的孤寂也是难以忍受的。

3.当步入老年时,子女多半已建立自己的家庭,并在工作与生活间忙碌不堪,身上的担子与责任很重。即使他们抽出时间来陪伴或提供经济支持,也不足以填补老人的生活空虚。

“新型养老”备受关注

父母将子女养育成人,年老时子女照顾父母,本是天伦之乐。

然而,现实情况是,即使不考虑子女不孝、故意不赡养老人的情况,孩子充满孝心,也常常是有心无力。

此外,父母们也非常理解和心疼子女。他们深知现在孩子的压力已经很大了,更不愿意因为自己而给孩子增加负担。

那去养老院吧,住简单普通的简直是花钱买罪受,老了还要被各种规章制度约束着。那住高档一点的吧,老人们又舍不得。

正因如此,在社会强烈的需求和痛点挤压下,一种新的养老形式应运而生。

那就是“同居式养老”,也称为“抱团式养老”。

所谓“同居式养老”,指的是几位志趣相投、理念相近的朋友,共同选择一个环境宜人的农家小院,携手共度晚年。老了还要被各种规章制度约束着。那住高档一点的吧,老人们又舍不得。

居住在一起,不仅可以相互扶持、畅谈心事,彼此之间还能提供心灵的慰藉,缓解心中的孤独与寂寞。

这种养老方式,让老年朋友能够保持与家人和社会的联系,不再感到孤立。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让身心更加健康,享受幸福的晚年。

或许在这个时候,老年朋友们才意识到,能陪伴自己度过晚年的最佳伴侣并非子女,而是朋友。

与传统的养老院模式相比,这种新型养老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老年群体中非常受欢迎。

因为它既不会给子女增加负担,也不会让老人感到晚年生活凄凉,这实在是两全其美的选择。

这种新型养老方式的出现,不仅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望未来,当70后、80后步入老年,面对子女数量减少,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子女的现实,依赖子女养老将变得不再可行,这样的养老方式或许会更加流行和普及。

老有所依,并非将自己完全托付给他人,而是提醒自己:

无论选择何种生活方式,都应提前做好准备,不要临时抱佛脚,让他人决定自己的人生。

待到晚年,顺应内心的呼唤,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优雅从容地度过晚年才是理想的选择。

最后,祝愿每一位老年朋友都能安享晚年,过上幸福并符合自己期望的生活方式。

0 阅读:0
理事实录

理事实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