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是指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和表达自己以及他人情感的能力。
日常与人交往的每个动作和话语都在传达我们的个人信息,我们的情商水平影响着别人对我们的看法。
高情商的人通常能让人感到舒适和愉快,而低情商的人则常会令人感到尴尬。他们往往有四种典型的行为,尤其是最后一种,很容易让人产生强烈的反感。

作家李小墨说:“总是试图在对话中占上风其实是低情商的表现。”
辩论赢了别人可能心里爽一下,但人家并不会因此尊敬你。
小陈是个摄影爱好者,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外出拍摄风景照片。
一次他在朋友圈分享了一组在山区拍摄的壮丽山景照片,收获了不少点赞和好评。
老刘在底下留言:“现在的照片都是靠后期处理,真实场景根本没那么美。”
小陈解释这全是原片,没有经过太多的后期处理。
老刘却说:“就算你拍的是原片,任何有一定摄影技巧的人去那里都能拍出这样的照片,这有什么难的。”
这让小陈感到无语,他觉得老刘总有理由反对别人,还觉得自己见多识广。
富兰克林说过:“即使你辩论赢了,那胜利也是暂时的,你不会赢得别人的喜欢。”
总是反驳别人不仅不会让人觉得你厉害,反而会让人讨厌。
无意义的反对显示出低情商,还会浪费自己的精力。 真正情商高的人会控制自己想反驳的冲动,尊重他人的观点,知道怎么和人好好相处。

吉普林说:“言语是人类所使用的最有效果的药方。”
会说话的人不但能看懂别人的心思,而且情商高,会照顾到别人。
有位网友分享了一个他的故事,说他单位里有个同事因为总说让人难堪的话而不受欢迎。
有一次他和同事们在午休时间一起吃饭,那位同事突然走过来,指着他的肚子说:“你的肚子越来越大了,是不是应该减肥了?”
现场的气氛一下尴尬起来,大家立马聊起新闻转移话题。
但是那位同事突然又对另一位同事说:“你这件衣服是真好看,但是不适合你,你的身板完全撑不起来这件衣服。”
这话一出大家都愣住了。
作家萧萧依凡说:“高情商不仅仅是会说话,更重要的是知道何时保持沉默,保护他人的面子。”.
每个人都有长处短处,低情商的人以关心他人为名,说出让人难堪的话,实际上是不尊重人的行为,也会招致别人的反感。
而高情商的人在交流时,总是知道如何礼貌对待他人,懂得分辨场合和分寸,能够考虑他人的感受,避免使他人陷入尴尬的境地,同时知道如何维护他人的尊严。

知乎上有人问:“什么样的行为显得情商低?”
一个高赞答案是:“那些总爱对别人生活指指点点的人,真的很缺情商。”
现实中,总有人以过来人自居,对别人的生活品头论足。
明明头发染了深灰,她的邻居阿姨看不顺眼,就去跟她妈告状,担心她学坏。
晚上晚点回家如果被阿姨看到也会被说几句,提醒女孩要早点回。
未婚时,阿姨问:“有对象了吗?啥时候带回来啊,别拖太晚了。”
结婚后,阿姨又问:“得赶紧生孩子,年轻恢复快,现在条件好多生几个。”
无论是她家还是其他邻居的事,阿姨总想插手,给意见;正因为这样,大家都不太待见她,有的甚至不愿搭理。
《了不起的盖茨比》里说:“每次想评论别人时,记住,不是每个人都有你那样的好条件。”
每个人的成长背景不同,选择和决定也会不同。
随便评判别人的生活,不仅是情商低,还容易引起反感。
真正情商高的人,会站在对方角度考虑,体谅他人感受,尊重不同,不会急于去指导别人的生活。

《左传》说:“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生活中有些人不太关心他人看法,只想自己尽可能多地捞好处。这种占便宜的行为成了习惯,他们的路会越走越窄。
小张工作了5年,技术能力很强,但一直未能晋升为项目经理。
起初,老板对小张的评价很高,但后来发现他经常在工作中偷懒,就开始对他有所保留。
小张在完成项目时,总是尽量把任务推给别人,自己只做最简单的部分; 有时还会在下班前匆忙完成任务,导致质量不高。
这样的行为多次发生后,虽然没被抓到具体的证据,老板还是对他失去了信任,其他人得到了晋升机会,他却始终停留在原位。
一次小李和小张一起出去吃饭,小张说自己忘记带钱包,让小李先垫付。
但过了一个月,小张也没还钱给小李。虽然金额不大,但小李以后再也不愿意和小张一起外出用餐了。
有句话说得好:“不占人便宜,不贪小利,这是基本的教养,也是情商的体现。”
那些爱占小便宜的人,往往目光短浅,被眼前小利迷了眼。
而情商高的人懂得诚实待人,不拿不该拿的东西,知道只有不断努力,生活才会更好。

在《红楼梦》中,有这样一句话:“通晓世事皆学问,懂得人情即文章。”
一个具有高情商的人往往能洞察真相,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他们知道,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舒适感是最为关键的。
与任何人交往时,应少说让人尴尬的话,避免频繁反驳他人,不占别人的小便宜,更不要无谓地干预别人的生活。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必过分小心翼翼,但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并尽量避免上述这四点行为。
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都能成为情商高的人,不仅照亮自己的人生道路,也能给他人带去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