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教室门口“特殊办公”,是无奈之举还是教育新招?

祥冬看趣 2025-04-02 10:15:05

不知道这种将办公室搬到教室门口的做法,真正值得学习的地方究竟在哪里?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一些人眼中,这位班主任之所以出此举措,或许是因为其班级的班纪班风已然亮起了红灯。

其实,老早就有学校要求班主任在班级后面办公,有些学校的教室设计成教室后面有个小房间,平时班主任办公,晚修时科任老师办公,方便辅导学生。

而想这种班主任守在教室外,几乎寸步不离,看似能起到一定作用,但这更像是一种无奈的被动之举。仿佛只要班主任一旦离开,教室里便会瞬间失去约束。

个人觉得,一个真正善于管理班级的班主任,应当具备更为高超的管理艺术。他们懂得如何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敬重与喜爱,做到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这样的班级里,学生们有着严格的自我约束能力,心中涌动着“我要学”的强烈渴望,无论老师在与不在,都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班级秩序。毕竟,一流的学生往往靠的是高度的自律。

当然,这位班主任的做法其实也有其独特价值。临近高三,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此时,老师在教室门口办公,就如同给学生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一行为传递出“与学生共奋斗”的强烈信号,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有力支持与鼓励。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或是情绪出现波动时,一抬头就能看到老师,能及时与老师交流沟通,缓解焦虑情绪,增强备考的信心。

我们学校之前也提倡高三的老师晚修时在走廊处办公,方便辅导学生。但也是冬天寒风嗖嗖,夏天蚊子嗡嗡,不见得有多大效果。

从班级管理的角度看,班主任在教室门口,便于随时观察班级动态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一旦发现有学生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能及时进行提醒纠正,有效维持课堂纪律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那些自制力稍弱的学生而言,这种近距离的监督,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们更加专注于学习。

同时,这种办公方式也极大地促进了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它缩短了师生之间的空间距离,让学生有问题或想法时能更便捷地与老师交流。交流频率的增加,有利于老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困惑及需求,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和建议。在频繁的交流互动中,师生感情也能得到进一步增进,构建起更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而且,老师认真工作、陪伴学生的状态,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这种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了勤奋、专注的榜样,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激励他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这种将办公室搬到教室门口的做法,并非完美无缺。老师可能会面临个人工作空间受限的问题,在处理一些需要安静环境的工作时会受到干扰,精力也容易被分散。

所以,在实施这一举措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探索优化,兼顾师生双方的需求,让这种陪伴式管理发挥出更大的正向作用。​

0 阅读:0
祥冬看趣

祥冬看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