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从湖北省国家级农业经理人培训班满载而归的曾向朋,没有丝毫停歇,一头扎进了与饲料厂、药品厂、农科院的合作洽谈中。一场关乎农场产品线升级的宏大蓝图,正悄然在他心中铺展开来。

这位85后的新农人,来自武汉市新洲区旧街街石堤河村,经营着一家集水产与黑山羊养殖于一体的家庭农场。从“门外汉”到“土专家”,曾向朋创新技术,带动身边农户共同致富。曾向朋家庭农场被评选为省级家庭农场,他本人也荣获湖北省最年轻的副教授“土专家”职称,成为农业领域一颗耀眼的新星。
十五万字笔记心得,门外汉出师
走进曾向朋家庭农场的办公室,一张略显陈旧的机票悄然安卧在办公桌抽屉的一隅。这张被细心保存了14年的机票,承载着从武汉飞往乌鲁木齐的印记,标记着一段跨越3200多公里、满载“求学”梦想的旅程,这是曾向朋农业创业征途上的深刻缩影。
2004年,从部队退伍的曾向朋辗转多地打拼,先后做过保安,摆过地摊,开过大排档。结婚后,携妻回乡的曾向朋,看到了家乡的荒田荒地,便萌生了在家乡创业的想法。曾向朋先后尝试养鱼和养羊,然而由于没有掌握实际的养殖技术,他承包的鱼塘全部“翻塘”,养的170多头羊因病害最后只剩下了20多只。
养殖的失败接踵而至,这让曾向朋意识到必须学习专业技术,不能盲目地发展养殖,“当时我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把养殖技术学会,证明给所有人看,证明给我自己看。”

2010年的冬天,曾向朋只身来到新疆乌鲁木齐学习养羊技术。在培训基地的那段时间,每天早上天一亮,他便来到羊舍,整个清扫一遍,备好所有的饲料,等着技术员过来操作。技术员走后,曾向朋马上赶回寝室,在笔记本上记下心得。从观察不同种类羊的健康状态学起,再到喂养方法和病害防治,曾向朋记下了近15万字的工作笔记。一年的风吹日晒,“褪了三层皮”的曾向朋踌躇满志回到了家乡,再度投身农业创业。
回乡后的曾向朋积极改造农场,育羊技术不断成熟,并在鱼塘引入智能化养殖,农场发展得越来越好。2017年,“曾向朋家庭农场”被评为省级家庭农场。
现在,“曾向朋家庭农场”在新洲区内拥有7个鱼塘共计66亩,养殖黄颡鱼、大白刁、鲈鱼等多个品种的特种淡水鱼,建有1个羊舍、1个鸵鸟舍,同时饲养土猪、土鸡、土鸭等家畜。此外,曾向朋还积极拓展农文旅融合模式,开辟了垂钓、农家菜和蒙古包租赁业务。
科学养殖技术创新,“土专家”诞生
谈及走向科学养殖的初衷,曾向朋回忆起一次在外省的学习经历。2015年在江西、浙江学习时,曾向朋看到了移动互联网下的淡水鱼智能养殖模式,于是决定用科学手段进行鱼类养殖。

曾向朋指向池塘内的一个蓝色圆球,这是他新近购入的智能养鱼设备,它与手机上的智慧渔业程序相互连通。无论身处何方,曾向朋只需拿起手机,就可以实时掌握鱼塘的酸碱度、含氧量等重要数据,还能远程调控为鱼塘增氧。
在家庭农场池塘的水面上,架设着一个与众不同的浮桥。记者尝试着踏上去,平衡很难把握。曾向朋走在上面如履平地,他打开机器,娴熟地往池塘内投放饲料。
曾向朋介绍,传统的养殖方法,都是在池塘旁边搭饲料台。一起风,饲料全部会被刮到岸边上。根据鱼的习性,曾向朋设计了延伸到池塘内的浮桥,并在浮桥的末端设置饲料台和增氧机,提高饲养效率减少浪费。“运用了科学手段来养殖的鱼塘平均亩产就从过去2500斤增加到3500斤。”曾向朋说。
在科学养鱼上尝到了甜头,曾向朋也积极引入科学手段来为养羊提质。曾向朋改造羊圈,使羊群与地面土壤的距离在一米以上,减少细菌对羊健康的影响。同时引进生长周期短,病害少,环境适应力强的努比亚羊、大马士革羊与本地黑山羊育种。

现在,经过曾向朋改良后的黑山羊,抗病能力显著提升,原本10个月的成熟速度加快近3个月,同时保持了黑山羊良好的肉质。曾向朋科学养羊成果显著,不仅让他成为本地养殖户的学习对象,还吸引了如湖北名羊这样的农业企业与其合作。
2023年,曾向朋荣获湖北省最年轻的副教授“土专家”职称。2024年,曾向朋的家庭农场在市场环境不断变化下,仍然能保持健康运转,养鱼盈利20万元,养羊盈利近10万元。
技术分享扶农助农,他持续发力
获评“土专家”后,慕名前来找曾向朋咨询的人、寻求帮助的人越来越多,这让曾向朋感到自己身上多了一份责任,“我就是通过不断学习实践,获得了现在的成绩,所以也想帮助其他农户少走弯路,一同致富。”
旧街街的养殖户老杨,养殖黄颡鱼5年,因技术问题连年亏损。经过曾向朋指导后,仅一年,养殖收益就达到了37万元。邾城街的贫困户小姜,拖着病重的身体养育儿子及母亲。曾向朋得知情况后送其10头母羊,并免费提供技术支持,经努力每年增收5万元。

曾向朋还开设抖音号、视频号等进行新媒体平台的推广与引流,推动农户发展绿色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家庭农场不仅解决了一大批脱贫户和低保户就业问题,还带动农场周边50余户农民纷纷加入养殖行业,实现增收致富。
每到年关,稍有空闲的曾向朋就会积极地参加各类课程培训。学习农业产业链发展、特色农产品打造等知识。“农业技术学习它没有个终点,有机会我就想再去钻研一下我的技术,也好分享给周边的农户。”
未来,曾向朋准备将单纯的养殖业务向粗加工发展,建设粗加工厂,新建冷库用于储藏等。通过丰富多样的农产品,进一步扩大向朋农业品牌影响力。
来源: 湖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