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香藕汤煨出了乡愁弥漫着年味

嘉祥说农业 2025-01-25 13:27:54

武汉人的年饭餐桌上最少不了的一道菜就是排骨藕汤。22日晚6时,长江日报记者走进位于蔡甸城关的蔡甸宴餐厅,十多个包厢座无虚席,排骨藕汤更是每张餐桌上必选。

王女士是其中一间包厢的食客,设宴迎接在外地读大学寒假回家的儿子,“提前三天预订包房。孩子点了排骨藕汤、新农牛骨头、侏儒三蒸、大集绿豆包子,都是蔡甸味道”。王女士说。

餐馆主厨杨翔说,排骨藕汤作为湖北十大名菜之一,其主料蔡甸莲藕自宋代便被列为“贡品”。

一碗藕汤温暖武汉人冬天的胃

一天卖出300份 三十载只为守住“家乡味”

“我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小时候过年才能喝上一碗排骨藕汤,那种记忆深处的家乡味道一直萦绕心头。”杨翔师从楚菜大师卢永良,把家乡味做好做精,从业30年来他矢志不渝。

“想煨好一铫排骨藕汤,选材是第一步,尤其是莲藕,要选用藕须较多、藕节较长、质地结实的老藕。蔡甸的莲藕又粉又糯,就是适合煲汤的好藕。”

杨翔拿起一根半米长的蔡甸“毛三节”藕用力掰开,“你看,藕节溢出来的浆水越多,说明藕越粉糯”。

杨翔洗净泥土、刮去外皮,切开的莲藕横截面呈现出九孔特征。杨翔告诉记者,民间一直有蔡甸莲藕比其他地方的莲藕多几孔的说法,或圆或扁,“7+2”个藕孔正是蔡甸莲藕的特色。

排骨是莲藕的“煨汤搭子”,可在经验老到的厨师手上,汤色浓白显然还有其他秘诀。除了选择肥一点的排骨,杨翔还会搭配筒子骨和带皮的猪弯骨。

他说,筒子骨和猪弯骨的油脂能让汤品更纯白浓香,油脂层可以封住汤面防止莲藕氧化,这是莲藕保持粉色不变黑的诀窍。

煨汤的“铫子”更是传承下来的老手艺。将焯水后的排骨煸香后放入水烧开的铫子中,大火煮开后撇去浮沫,再加入莲藕和泡发一夜的干莲子,文火慢炖四五个小时。

杨翔笑着说:“早上煮汤下午喝,或者晚上煮汤早上喝,经过一夜沉淀,排骨的浓香和莲藕的清香才能温吞转化。出锅前撒上一点胡椒和葱花,这碗色香味俱佳的排骨藕汤便完成了。”

排骨藕汤是蔡甸宴的特色菜。老板刘金侠介绍,春节临近,每天中午晚上几乎都是满客,几乎桌桌必点排骨藕汤,每天现场食用加外带一共能卖超300份。

礼盒日销6000公斤 暖了外地武汉伢的“家乡胃”

好莲藕源自好山水。蔡甸莲藕不仅深受本地人喜爱,还走俏网络,走向全国。

“我们蔡甸的九孔莲藕,生吃甜脆,煮熟粉糯,是年货必备,大家赶紧抢购哦!”在蔡甸街道藕先生莲藕基地,主播李正旺正举着一根新鲜莲藕在直播。

自2006年创办基地以来,李正旺不仅巩固了“毛三节”老品种的种植,还与农科院合作引进了升级品种“香粉”系列,使莲藕更粉糯、更高产。“线上销售的新年礼盒每天有2000多单,总量超过6000公斤,订单已排到腊月二十七。”

下午5时,两辆中型快递物流车已在排队等候,农户们将新鲜莲藕一一打包封箱,贴上标签,寄往重庆、广州、上海等地,甚至远至新疆、西藏。李正旺说,前两天有位在西藏的武汉伢在直播中留言:一到过年就想念家乡的排骨藕汤,今年不能回去,只能网购解解馋。最终,这位网友购买了5公斤莲藕。

蔡甸莲藕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入选“江城百臻”区域公用品牌目录产品和精品武汉礼物,承载着乡愁和文化的力量。为做强“蔡甸莲藕”品牌,李正旺流转了五个村的土地,开发莲蓬采摘园、藕带种植基地、老品种保护基地等项目,还计划将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建设综合性的莲藕生态园。

几节九孔莲藕,一铫排骨藕汤,在岁月中积淀了浓浓乡愁,也让家的味道传递得更远、更深。

来源: 长江日报

0 阅读:0
嘉祥说农业

嘉祥说农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