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桂花 素材提供/郑明
(本文已开通全网维权,所写的是身边人的生活故事)
1965年,我出生在一个小村庄里,这个村庄不大,大概也就400来口人,周边的人都靠打鱼和耕田为生。
我们这个村农民的田地不多,按照人口分的话,每人只有8分田地。而真正水田的只有6分,还搭配分了两分旱地。为了解决口粮问题,农闲时都要打鱼,打的鱼卖出去再买回口粮。
我6岁那年,我们这里发了大旱,庄稼比平时少收成1/3,粮食本来就少了,等分口粮的时候,各家各户分得的粮食就更少了。
庄稼人最怕就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吃完了,新播种的粮食还没有收成,那段日子是大家最难熬的阶段。
每逢大旱天,十有八九都闹饥荒的。那时候不像现在,旱得太厉害了,可以人工降雨,就可以解决干旱的问题了。那时候是没有这个条件的,农民只能靠天吃饭。
这一年,我们家5月份不到就断粮了,我父亲为了不让我们挨饿,每天晚上都去河里打鱼,运气好的时候能打到10斤20斤,(不过这样的机会并不多)运气不好的时候,可能两手空空而归。
一天晚上,吃完饭后,父亲在整理着他的捕鱼工具,刚想出门时,母亲就拦住他了:“阿成呀,今晚上你还是别去捕鱼了,我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不捕鱼我们几张嘴吃啥呀,再说你也需要补充营养,过几个月你就要生产了,我趁现在能多干点,多挣点钱,你以后坐月子了才能吃好一点,咱们的孩子才有奶水喝。”父亲说。
“我总觉得我的上眼皮跳得厉害,小时候听我奶奶说,眼皮跳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你还是不要去了吧”母亲担忧的对父亲说。
父亲接过母亲的话:“能有啥事发生呢,放心吧,我从小就在这片河里长大,哪片水深、哪片水浅,甚至有几个漩涡,我都摸得一清二楚了,我又不是旱鸭子,7岁我就学会游泳了,游了20多年,还能把我淹死了不成。”
“我奶奶小时候倒是对我说过, 上眼皮跳,有鱼吃,下眼皮跳,有肉吃,中间眼皮跳,就预示着要挨打,你这上眼皮跳,说不定我今晚又能钓到大鱼了呢。”父亲半开玩笑地对母亲说着,化解了母亲的担忧之情。
母亲又抬头看了看天空,忧忧的说:“那你去吧,一定要小心哦”。在母亲的担忧中,父亲拿着渔具出门捕鱼去了。
父亲平时去捕鱼,一般不会超过公鸡打鸣就回来的,那晚母亲听到公鸡打鸣了起床方便,看父亲还没回来,她的心头就掠过了一丝不祥的预感。
不过母亲想起父亲昨晚出门前说的话,她又觉得父亲水性那么好,应该不会出问题的,说不定他捕捉得了好多鱼,一个人要多扛几次才回来呢,母亲又从心里安慰自己道。
可直到第2天早上,还不见父亲回来,母亲这才慌了神。母亲慌慌张张的,把这个不好的消息告诉了大伯父,大伯父又告诉了几位叔伯。
父亲一夜未归,叔伯们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大家分头到河里去找,但是找了半天,也没有发现父亲的踪迹。后来周围的人听说后,都主动加入寻找的行列。
到了晚上,依然没有找到父亲。没有父亲的消息,母亲急得大哭,连做饭的心情都没有了,伯母煮了一点饭,给我们家送来了。母亲担心父亲的安危,那一天晚上她没有吃饭。
亲属们聚集在一起商量着,就算不幸被淹死了,也要把尸体找回来。大家在讨论的过程中,时不时看向门外,希望父亲能突然出现在众人的面前,希望有奇迹发生。
才6岁的我看到父亲两天一夜都没有消息,看到母亲哭肿了双眼,我怕母亲哭死了,我和3岁的弟弟就成了没有爹娘疼爱的孩子了。我也跟着母亲嚎啕大哭起来,小姑哄我,哄了半天我才止住了眼泪。
第3天早上,随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最后希望父亲生还的希望破灭了。接到消息的母亲哭得更凶了:“出门时,你和我说你水性很好,让我不用担心,我叫你不要去的,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呢。”
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声,在屋门前回荡着。四叔婆拉起哭得早已软瘫在地上的母亲说:“阿成媳妇,你的心情我理解,这事搁在谁身上发生,谁都不好过,你再这样哭,你要想想你肚子里未出生的孩啊!起来吧,我扶你到床上去躺一下,你想吃啥?我弄点给你吃”。
母亲在四叔婆的搀扶下,踉踉跄跄的回房里躺下了,不过眼泪没有停止过。爷爷在前几年就去世了,奶奶这时白发人送黑发人,几次哭晕过去。
父亲这么年轻就走了,又是以这样的方式走的,根据姓族的规定,不超过40岁去世的,不能在祠堂里待两天。
在叔伯们齐心协力的帮助下,父亲的丧事简办,仅在祠堂里停留了一天,就把他拉到公墓地里埋葬了。
父亲去世后,母亲整日以泪洗脸,曾经多次因为伤心过度晕倒了。伤心伤身,7个月后,还没到生产期母亲就生下弟弟,因为是早产,在那个贫穷的年代,早产儿的存活率是比较低的。弟弟出生几天就因为肺功能差而夭折了。
双重打击下,才20多岁的母亲,好像一下子就老了10年,几个月过去,母亲才从悲痛中慢慢走出来。好在这段悲痛的日子,有亲戚朋友们帮扶,母亲才熬了过来。
但自己的日子总是要自己走的,别人不可能帮你一辈子。母亲试着振作起来,可生活的艰辛,并没有因为母亲振作而让母亲好过一些。
家里没有了男人,做任何事情都要亲力亲为,以前父亲在世的时候,重活她总是依赖父亲去干,现在没有了父亲,有一些重体力活母亲根本就干不了。
一个年轻丧夫女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孩子生活,要争工分,又要养活孩子,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在地里刨食,有时却连糊口都不够。
屋漏偏逢连夜雨,麻绳专挑细处断,家庭本来就困难了,奶奶又在洗衣服的路上,不小心把骨头摔坏了。没人帮照顾弟弟,母亲只好把4岁的弟弟托付给外婆照顾。
母亲年纪轻轻就守寡, 一辈子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外婆心疼母亲,每次她回娘家,外婆都劝母亲改嫁。
外婆对母亲说:“二闺女呀,按理说我不该劝你改嫁的,但是两个孩子实在是太小了,光靠你一个女人把他们拉扯大,你要吃不少苦啊!”
“你一个人带两个孩子生活,病了没人照顾,渴了没人递一杯热水,你是我的女儿,你受苦了,为娘的我也心痛呀。”
每次劝说母亲改嫁,母亲都哭得稀里哗啦的,外婆看了,也会跟着老泪纵横。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过得好。
外婆劝了母亲几次改嫁,母亲都没有松口答应。直到有一件事情发生,母亲才有了改嫁的念头。
弟弟5岁半那年,有一天晚上睡前他还好好的,睡到半夜母亲一摸他的身很烫很烫,并且不断的说胡话,把母亲吓坏了。可是外面又下着小雨,怎么办呢?
要是父亲还在世的话,就不用母亲那么操心了,等到天亮去看吧,母亲又怕弟弟有个三长两短。
都说为母则刚,那晚母亲硬着头皮,拿了一些松脂油做照明,背上背着弟弟,冒着小雨,踏着泥泞的小路,深一脚浅一脚,向镇卫生院走去。
到了乡镇医院,医生说幸亏母亲及时送弟弟来看病,要不然弟弟惊厥过头了,会口吐白沫 ,会手脚抽搐,有什么意外发生都说不定呢。
母亲听了医生的话,后怕了好久。在镇上医院治疗两天,弟弟的病情好一点了,母亲就带着弟弟回家了。
待弟弟的身体完全康复了,母亲背着弟弟去了一趟外婆家。每次 回娘家,外婆都劝母亲改嫁,这一次外婆又照例劝母亲。这次母亲松口了,答应有始适合条件的可以考虑。
母亲说最好找接受孩子一起生活的人,可能接受带着两个儿子改嫁的人,孩子又那么幼小,这样的人是不好找的。
母亲松口后,外婆又看到了希望,外婆发动身边的人为母亲说媒。刚开始,打听到几个,倒是愿意接受了,可是一听到母亲要带两个拖油瓶来一起生活,又不乐意了。
后来,母亲娘家的堂嫂有一位表哥,他妻子难产去世了,他有一个女儿,不过年纪要比母亲大10岁,开始母亲认为不合适。
外婆就说:“二闺女呀,你不去看看,怎么就认为不合适呢?大10岁也正常呀!男人比女人年纪大,这种男人会疼女人呢,去看看吧,没准他就是你的依靠呢!”
母亲想外婆的话也有理,去相一下也没有什么的,看上了就处,看不上就拉倒。自己已不是年轻姑娘了,已经是两个儿子的母亲了。母亲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去相,结果让母亲意想不到。
双方见了面后,彼此对对方都有心动的感觉,母亲长相不赖,男方虽然比她年长10岁,但看起来也没有那么老。国字脸,浓眉大眼,一看就是过日子的人。
在媒人的撮合下, 母亲就答应让先处着,大家了解了解,认为能答应条件的话就嫁过去。母亲和他处了三个月,同意母亲带我和弟弟一起过去。
可是,轮到奶奶这边不肯了,奶奶说,她的儿子不在了,我和弟弟是父亲留下的骨肉,她不想再失去这两个亲孙子。母亲改嫁可以,但不能把我和弟弟带走。
奶奶要小姑和伯父养我和弟弟,最后决定我跟伯父养,弟弟跟小姑养。商量好后她就对母亲说:“这下你放心去了吧,你的孩子我也帮你安排好了,你要回来看他们也可以。”
母亲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嫁或不嫁,她内心斗争了好久都无法决定。最后外婆给母亲建议说:“二闺女呀,先考虑现在的情况吧,听妈的,先结婚,以后你们俩有能力了,再把孩子接回身边生活。”
母亲思前想后,觉得外婆这个提议也可行,目前也只能按照外婆的做法去做了。不久母亲就跟那个对象结婚了,这人后来就成了我的继父。
母亲改嫁的村子离我们老家并不远,只有8公里。母亲没过多久就来看看我和弟弟,每次和母亲分离,弟弟都哭得肝肠寸断。可不是为了生活,谁愿意自己骨肉分离呢?
说来也奇怪,母亲自从那次早产生了弟弟后,她和继父在一起,就再也没有怀过孕。继父也想有自己的儿子,他和母亲去看了好多个中医, 吃了好些中药,但是始终没有再怀上。
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过去,我10岁那年,大舅告诉我去母亲家拿腊肉。听说有腊肉吃,我那天很早就去了,也顾不上当时正下着小雪花,有肉吃的诱惑对我来说太大了。
我冒着严寒穿着一双冒着脚趾头的布鞋,到达妈妈家时布鞋早已湿透了,我的手脚被冻得通红,母亲给我弄了热粥喝了,又给了我一双新布鞋穿上。
然后把家里仅有的6块腊肉拿了两块给我,叮嘱我回家后拿一块给小姑,小姑家离我们家只有一里地。当我又冒着小雪,回到家没多久时,继父竟出现在我的面前。
继父对我说:“小明呀,你愿不愿跟你妈一起过年,你要是愿意的话,现在就收拾衣服跟伯父走吧,你妈这段时间经常在我的面前念叨你们”。
因为继父比父亲大了10年,所以母亲叫我们喊他伯父。
我和继父总共才见了几次面, 但是他给我的印象是这个人不坏。我征求了奶奶和伯父的意见,他们说你愿意去就去吧,和你妈几年没有在一起过年了。
奶奶和伯父都同意后,我收拾了自己的衣服,接了弟弟就一起到妈妈家过年了。这个年让我和弟弟永生难忘。
当我和弟弟出现在母亲的面前时,母亲先是一愣,反应过来后,她把我和弟弟搂在怀里,放声痛哭起来。
哭过后,母亲动情地对继父说:“老刘,谢谢你呀”。继父说:“你带孩子们坐着吧,今天的晚餐我来做。”
那晚,继父和着土豆,炒了好大一盘腊肉给我们吃,好久没吃腊肉的我,觉得那腊肉是无比的美味,以至于多年以后,每每想起那餐饭来,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流出口水来。
和我们在一起后,母亲的脸上常洋溢着笑容,把以前的所有不愉快,暂时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短暂的相聚,让这个家有了久违的欢笑声。
相聚的日子总是短暂的,我恨不得时间慢一些走。可离别的日子还是不期而至。正月初八,母亲提出要送我们回去。
弟弟却说他不想回小姑那里了,他要跟着母亲生活。我们又多住了一个晚上。多住了这一个晚上,却改变了我和弟弟的命运。
这个决定,也许是继父在年初这段时间想了很久,才做出的决定吧。
那天早上,我收拾好自己的衣服,准备跟着母亲回伯父家的时候,继父悄悄的走进来,他站在我的身后说:“小明啊,经过这段时间相处,我知道你很想留下来跟你母亲一起生活。”
“和你弟弟留下来吧,我们一起生活,只要伯父有一口吃的,就不会饿着你们。你亲伯父和你奶奶那边,我会和他们沟通好的。”
我以为自己听错了,用手掐了掐自己的耳朵,继父把我手中的衣服放回原处,我知道,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后来在继父的承诺和母亲的周旋下,奶奶和伯父终于答应让我和弟弟跟母亲生活了。从此继父和母亲用他们的爱,把我和弟弟养大,(供我们读书,让我们走上了工作岗位)
在继父家,我终于读上了书,虚岁11岁那年,我才读上了一年级小,我读二年级的时候,继父家的姐姐因为成绩不怎么好,她读完小学毕业,就不读了,在家帮干农活。
也许她没有亲弟弟的缘故吧,这个继姐姐对我们很好,有好吃的好喝的,她总会让我和弟弟先吃,她说我们读书要用脑,吃饱了才聪明。
从读二年级开始,我的成绩就突飞猛进,每个学期我都能拿奖状回来。教我的老师和继父是同学,他遇见继父时,总夸我是个聪明的孩子。
一天晚上,我正在低头吃着粗粮饭,继父夹了菜盘中不多的一块肉给我说:“小明啊,你现在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这块肉吧,我和你母亲吃少一点没关系的”。
“听你老师说,你学习成绩不错,认真学习的话,将来有希望考上大学呢,老师让我好好培养你。我和你妈文化不高,有不懂的你要多问老师,你读书有出息,我和你妈再苦再累都会供你读的。”
听了继父的话,我的心头暖融融的,他虽然不是我的亲生父亲,但他用自己的言行,激励着我在求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小学毕业,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我们镇上的联中,弟弟在我的影响下,他也不甘落后,小学时他也努力学习,成绩每年都是名列前茅。
初中三年,我也努力学习,深知自己在这个特殊家庭中背着的责任。初中毕业后,我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重点高中。
在求学的道路上,我从来不敢松懈下来,高中阶段,继父为了让我安心学习,经常搭村里六叔的手扶拖拉机进城给我送吃的。
记得高三最后那一年,天寒地冻的,有一天放午学,班主任就告诉我说,叫我到学校大门口去,有人找我,当我走到大门口时,看到继父缩着脖子,向里面张望着。
看到我出来时,他连忙把布袋装着的十多个鸡蛋递给我说:“你妈弄了10多个鸡蛋,让我送给你,你学习辛苦,增加点营养。才有精力学习。”
“我是跟你六叔的车进城来的,等一下我也要回去了,你还没有吃饭吧?那你快去吃饭吧。”继父说完又从口袋里掏出了5块钱给我。
我忍着眼泪不让它流出来,继父没有什么文化,可谓为了让我读书,他再苦再累,也没向我说过一句不让我读书的话。
继父跟我说过最多的一句话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小时候我不懂是啥意思,读了初中之后我才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快去吃饭吧,我走了。”继父说完,转身就向外走去,我忍着眼泪看着他有些佝偻的背影。我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走出农门,报答继父对我的期望。
很快高考的日子就到来了,我有些紧张,但想起了家人的期望,我的心又淡定下来,不过几天考下来,我觉得自己发挥得还不错。
高考结束后,在家等待成绩的日子里,我既怕自己考不上,又希望时间过得快一点。
继父看我每天心神不宁的样子,他就开导我说:“小明啊,高考只是人生的一段路,人的一生要经过无数道沟坎。不管考好考坏,我和你母亲都不会责怪你,因为我们知道你也尽力了”。
继父的话让我的心又放松了不少,我不再焦虑了。一天,我和母亲在田里干着农活,继父在不远处大声喊我:“小明,和你母亲赶快回来吧,刚才有大队的人送通知书来了,你考上大学了。”
听继父说我考上大学了,我扛起锄头,连脚上的泥巴都没来得及清洗,三步并作两步往家跑。跑回到家,继父把录取通知书递到我手上。十几年的付出,终于换来了这张通知书。
我考上大学的消息,在村里一下子就传开了,很多村人都羡慕继父有我这个出息的继儿子。以前有人偷偷叫继父绝户,现在我考上大学了,再也没有人敢这样叫他了。
为庆祝我考上大学,继父在我上大学前几天摆了三桌,请了我老家的伯父和舅舅他们来喝了酒。酒桌上,我伯父说了好多感谢继父的话。
为了凑够钱给我上大学,继父向他大姐借了一部分钱,他大姐也是好心人,虽然我不是她的亲侄子,但她也尽了她的一分微薄之力支持我。
我是幸运的,在众亲人的帮助下,我的学费和生活费有了着落,去学校那天是继父送我去的。他叮嘱我在学校一定要好好学习,家里有他照顾着。
这时弟弟也上高中了,弟弟的学费是舅舅暂时帮出的,不过过了不久,继父就打工把钱还回去了。后来弟弟也顺利考上了中专,因为他的分数不够大专。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了县城中医院做一名普通的外科医生,报考医学专业,当时也是继父叫我报考的,他说你母亲身体不好,我就毫不犹豫的选了这个专业。
毕业出来的第4年,我和一位老师结婚了,婚礼主席台中间,按照我们这边的习俗,只有男方的父母才有资格坐在这个位置上。我让继父和母亲坐在那个位置上。
敬茶环节,继父坐在主席台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给继父敬茶时,我情不自禁地叫了继父一声:“爸爸”。结婚之前我就跟我媳妇说过我和继父之间的故事。
媳妇听见我喊继父爸爸,她也跟着叫了爸爸。继父先是愣了一下,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接过我和我媳妇手中的茶,一饮而尽。
继父把手中的两个红包递给我们,说了祝福我和媳妇的话语。母亲看着这温馨的一幕,眼里流出了幸福的泪花。
我们有了孩子后,弟弟也毕业了,为了我和老婆安心上班,我把母亲和继父接到家中,跟我们一起住,这一住就是二十几年。继父说,他这辈子的付出值了,晚年我们仨都孝敬他 。
现在这几年,继父和母亲喜欢在我家住就在我家住,喜欢在弟弟家住,就在弟弟家住。弟媳也十分开明,她说没有继父,就没有我们俩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