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与老公唐高宗合葬的乾陵墓道真实照片,一排排整整齐齐的墓道石条清晰可见。 乾陵是唐代十八大陵墓之一,其选址的传奇色彩和历史价值,构成了一段耐人寻味的历史叙事。 在唐代盛世之时,乾陵的选择过程中涉及到了两位历史上著名的占星家,袁天罡与李淳风。两人的任务是为已故的唐高宗李治寻找合适的安葬地点。袁天罡率先动身,他的脚步从长安出发,经过沿黄河两岸的长时间探寻,未能找到理想地点。一天夜晚,当袁天罡在关中平原上仔细观测星相时,远处的梁山顶部紫气东来,与北斗星对齐,这一天文现象指引他选定了此处。 李淳风的旅程则是沿着渭水向东,同样未果。直到他到达秦川大地时,一个形似妙龄女子的山脉吸引了他的注意。李淳风采用自身影子与周围石块配合,进行了精确的地理和天文测量,最终同样选择了梁山作为安葬地。 武则天在听闻两位方士独立而惊人一致的选择后,命人重新确认这一地点。当大臣们到达现场时,他们惊讶地发现,李淳风留下的发针竟然精准地穿过了袁天罡标记的铜钱中心,这种几乎不可能的巧合,最终确认了乾陵的位置。 乾陵的建筑设计由阎立德和阎立本兄弟负责,他们借鉴了当时长安城的城市规划进行设计。整个陵园分为皇城、宫城和郭城三部分,中轴线长度达到4.9公里,园区内的建筑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到230万平方米。 然而,唐朝从盛转衰,乾陵也历经了数次劫难。乾符五年,黄巢起义爆发,起义军在缺乏资金的困境下,企图通过挖掘乾陵来解决经济问题。尽管动用了庞大的军力,但最终因未能找到真正的墓道口而未能得手。 进入民国时期,军阀割据和盗墓活动频繁,乾陵一度面临严重的破坏。但是,这些挖掘活动同样未能触及到主墓道,反而让后来的保护性挖掘揭示了乾陵的坚固和独特结构。挖掘结果显示,乾陵的玄阙之门使用石块封闭,缝隙中铸有铁条以增强防护,与《旧唐书》中的记载高度一致。 陵墓不仅是帝王的安息之地,也是后人探索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窗口。陕西乾陵出现的一项神秘现象——“乾陵麦田怪圈”,引人深究。 首先,陕西的乾陵是唐代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李治在位期间因病频繁,实权大多掌握在武则天手中。武则天的执政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少见的女性独裁统治时期,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另一座位于辽宁北宁的乾陵,则是辽景宗耶律贤的陵墓。耶律贤同样因病鲜少处理政务,政权大部分由其皇后萧燕燕掌控。萧燕燕以其政治智慧和坚定手腕,成功稳定了契丹的政局,并使国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她的治理方式与武则天有诸多相似之处。 对于陕西乾陵的考古研究,近年来出现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现象——“乾陵麦田怪圈”。这一现象最初是由陕西省文物局文物修复中心科研室主任秦建明发现的。他在研究航拍照片时,注意到陵区附近的麦田中存在一些规则的圆形图案,这些图案的直径大约110米,宽约3米,形状各异,有的像蝎子、蜜蜂或鲜花。 秦建明及其团队通过对比历史航拍照片和现场勘查,发现这些圆圈无人为痕迹,且图案复杂,从而排除了人为制造的可能。他们推测,这些怪圈可能是由某种未知的自然力量或地质活动引起的,但具体成因至今仍是谜。 尽管专家们对这些怪圈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多种假设,但都未能得出确切的结论。 1960年,陕西省的乾县,一次意外的炸药爆炸使得乾陵的墓道口被意外发现。乾陵是唐代显赫皇陵之一,由于此次事件,陕西省政府迅速组建了乾陵发掘委员会,并于同年4月启动了对墓道的挖掘工作。 乾陵的墓道结构复杂且坚固,主要由深达17米的堑壕和石洞组成。这些堑壕由长1.2米、宽0.6米的石条堆砌而成,石条之间通过铁棍连接,并用锡铁汁固定,使整个结构稳固如一。 在乾陵的神道两侧,分布着一组雕刻精细的石像,被称为“六十一蕃臣像”。这些石像服饰各异,体态恭敬,双手拱胸,身后的石座上留有残缺的文字,这些文字可能是石像所代表人物的简介或其母国的描述。 关于这些石像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这些石像是武则天为纪念其丈夫李治的功绩而命人刻造的。另一种较为广泛接受的说法则是,这些石像是表现唐朝与多国友好关系的象征,这些石像代表的是那些曾尊李世民为“天可汗”的各民族领袖。在李世民与武则天逝世后,这些领袖曾削发示哀,并希望以自己的肖像守护这对皇帝。 对于这些石像为何无头,历史上有多种传说和解释。最初,这组石像应有64座,但到了北宋已减至61座。头颅的丢失发生在20世纪初,其中有传说称,一个吐火罗国王的子以假僧人身份潜入长安,企图将其父亲的石像带回,结果只能将头部带走。另一种说法则是,这些石像的头部可能在明末的关中大地震中被震落。 这些石像头颅的丢失之谜,在1971年又有了新发现。当年,乾县瓜婆岭村的农民在耕作中意外发现了一颗断裂的石刻头像。经过专家鉴定,这颗头颅是由自然力量而非人为破坏。此外,专家推测这些头颅的大部分损毁可能与1556年发生的嘉靖大地震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