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让孩子背负自己的命运

洞知 2024-10-17 21:45:17

01

前些天和儿子读到“画荻教子”的故事,感触颇深。

欧阳修4岁时丧父,家中重担全落在母亲郑氏一个人身上,二人生活十分窘迫。

郑氏只读过几天书,勉强认得一些字,但对孩子的教育却格外重视。

哪怕每天奔波忙碌,她也不忘抽出一些时间给欧阳修讲故事。

她希望能用故事中人物的榜样力量去感染孩子,让他尽早懂得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后来,欧阳修到了读书的年纪,可家里却没钱请先生,就连笔墨纸砚也买不起。

有一次,郑氏到田地里干活,看到池塘边长了很多荻草,心里一下子有了主意。

她在地上铺了一层沙,再用荻草当笔,用此方法教欧阳修认字练字。

欧阳修每天都跟着母亲,蹲在地上一笔一画地反复练习,直到写正确写工整为止。

很快,欧阳修认识的字越来越多,积累的知识也越来越多,慢慢养成了过目成诵的本领。

郑氏发现了孩子的过人之处,便开始重点挖掘和培养。

家里穷买不起书,她便常带着孩子去附近藏书多的人家借书看,有时还会让其把好书抄录下来反复阅读。

在母亲日复一日的悉心教导下,欧阳修最终成为北宋名震文坛的大家。

郑氏虽不曾饱读诗书,亦没有万贯家财,却教子有方,用自己的远见卓识和教育智慧,打破了阶层的壁垒,培养出一代文豪。

可现如今的许多父母,却总限于自己的认知,执着于阻碍和控制孩子,让孩子重复自己的老路,背负自己的命运。

02

央视纪录片《出路》里曾跟拍过两个孩子:

第一个孩子叫马百娟,来自甘肃大山深处。

为了上学,她每天要走10公里的崎岖土路,饿了就只能喝凉水、啃硬馍。每天放学后,她还要帮着家里干活,打水、喂猪、做饭、收糜谷。

她期待着能靠读书走出大山,改变眼前的困境,因此格外用心地听课、完成作业。

可父亲却认为,上学要打工,不上学也要打工,那为什么要上学?

再说,女孩子迟早是别人家的人,书读一点儿够用就行了。以后生了娃拖累也大,即使有工作,干也干不成。

最后,马百娟在父亲的安排下,早早地嫁人生子,每天囿于家务和孩子,依靠他人生存。

另一个孩子叫徐佳,他的父母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因为吃过没文化的苦,父母节衣缩食也要供他读书。

不幸的是,徐佳经历了两次高考也未能考上理想的大学,父亲又意外离世了。

可生活再难,母亲也没有急着让儿子放弃读书出去打工补贴家用,而是毫不犹豫地支持儿子再复读一年。

她的想法就是,既然已经这样了,不如再努力一年,即使是出来打工,人家肯定也是要文凭高的。

就这样,徐佳最后考上了武汉工业大学,毕业后就在大城市里安了家。

这两个孩子同样是农村出身,命运走向却截然不同:

一个延续了上一代的贫穷,一辈子困在大山里,再无其他出路。

另一个却摆脱了底层,从贫穷和自卑中挣脱出来,改写了自己甚至是下一代的命运。

就如《穷人缺什么》一书中所说的:

“穷人思维的可怕程度,不亚于原子反应,会给孩子造成观念上的偏差,影响一辈子的运气和生活。”

家庭教育最可悲的,就是父母没什么文化底蕴,也没多少眼界见识,却用自己落后的观念强行指导孩子。

最后让孩子复制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变成了另一个自己,一辈子难以翻身。

03

博主@Vv在努力有个厉害的发小,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高考时她未发挥好,接受调剂去了上海一所211大学。

大一时,她凭着全系第一的成绩,换回了自己喜欢的金融专业,后来还被保研到一所985大学。

秋招时,她早早就收到了上海某商业银行总行的offer,起薪一万多,发展空间很大。

让人意外的是,不久之后她竟然考取了老家的公务员,月薪只有几千。

博主很不理解,一个毕业就进入总行的高材生,怎么会甘心回老家考公呢?况且发小之所以那么拼,不就是为了走出那个小城市吗?

可发小却说,父母强硬地要求她必须回去,理由就是不想让她走太远,而公务员离家近还稳定。

博主不由得感慨,普通家庭孩子的命运,真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

很多时候父母认为错的那条路,可能往往才是孩子可以改命的路。

想起一位教师朋友,曾和我提到她带过的两个学生。

两人成绩都很普通,但酷爱唱歌,且颇有天分。中考之前,她们也都很纠结,不知道接下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第一位女孩小A的妈妈认为,学艺术费时费力费钱,将来不一定能找到什么挣钱的好工作。她希望女儿老老实实上完高中,毕业之后就去托关系给她找一份简单的文职工作。

另一位女孩小B的妈妈则不同,虽然家里条件不算富裕,但她还是选择了尊重女儿。

因为她知道,女儿喜欢音乐,只有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她才会全力以赴。

最后,小B进了一所普高的音乐特长班。

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她高考如愿考进了一所知名的音乐学院。

她在读大学时,小A已经出来工作,就在镇上的小厂里当文员。

而小B毕业之后一直孤身闯荡,她从培训机构的音乐老师做起,慢慢积累到了资金和人脉,开了一家自己的公司,当起了老板。

对比之下,草草读完高中的小A,人生已经可以一眼望穿了。

但小B的脸上,却永远是斗志昂扬充满期待,她的未来还会更精彩。

董宇辉曾说过一句很扎心的话,少给孩子提建议了,别耽搁孩子。

很多时候你给孩子的经验和忠告,只会提前把孩子的路堵死。

不要让自己的认知,会成为困住孩子的牢笼。

04

还记得“北大考古女孩”钟芳蓉吗?

4年前,她以676分位列湖南省高考第四。

所有人都以为,家境普通的她定会选择一些“能捡钱”的热门专业。可她偏偏不走寻常路,毅然决然报考了北大“考古”。

4年后,她作为北大考古毕业生优秀代表发言,接着又以面试第一的成绩进入甘肃省文物局直属事业单位。

在她的成长路上,父母从未用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去禁锢孩子的未知。而是知道自己懂得不多,于是默默支持,做好后盾。

就像她的母亲在采访中说的:

“我们没什么文化,孩子喜欢什么我们就支持什么。

我最大的心愿,是她以后再也不会像我这样,让她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他们一家人能开开心心在一起,我们没有。”

孩子命运的起点,就在父母身上。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努力,也不是他们没天赋,而是有些父母强势地规定了一条并不正确的路。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访谈节目中提到母亲对自己的影响。

那时候高考刚刚恢复,她有很多不错的工作机会可以选择,于是就想放弃高考直接工作。可是母亲却坚定地支持她去考大学。

李玫瑾充满了犹豫和纠结:“妈,工作的机会错过就不会再有了,而且万一我考不上大学怎么办?”

母亲却说:“考不上大不了我养你一辈子。”

也正是母亲的魄力,让她有了动力和底气,也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李玫瑾说,我的人生是母亲给奠定的。而她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同样也充满了智慧和格局。

与李玫瑾在学习方面的天赋和智商相比,女儿简直是个“学渣”。

尤其是数学成绩一直很差,中学时150分的卷子只能考15分。

但李玫瑾没有一味地指责打骂女儿,死盯着女儿的短板,而是努力发掘女儿的兴趣所在。

她发现女儿很喜欢音乐,便抓住了这个特质,倾尽所能将她往这方面培养。

如今,女儿成为一名音乐教师,做着喜欢的工作,过得快乐自在。

一个孩子的命运如何,很大程度上看家庭的塑造和父母的指引。

心理学家贺岭峰在《生命·成长》中警示过我们这代父母:

孩子将来面对的世界,跟你面对的世界不一样。我们今天做父母,谁都不知道孩子将来要面对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所以用我们的价值观判断未来是什么样的,是特别可怕的一件事情。

在习得新东西方面,你原有的知识经验不是优势,反倒是阻碍。

下一代的未来,不再是标准答案。

你根本无法用此前30年甚至40年的人生经验,再去指导孩子20年后的生活。

若你是平凡父母,不控制不打压,不吸食孩子能量,充分地尊重孩子,让孩子以自己的方式绽放,那便是好的教育。

若你有一定的文化和见识,更要目光长远,拓宽认知,不遗余力地支持孩子,让她飞向更高的层次,走出更宽广的人生。

点个赞吧 ,与所有父母共勉。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