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女孩吞药自杀,进重症监护室抢救!妈妈却送她这个礼物…

写字的石霖 2024-02-01 11:28:02

这是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第2季中的一个故事。一个非常优秀的14岁女孩江江(化名),患了抑郁症,在家吞了大量抗抑郁的药物药试图自杀!

在转院到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之前,爸妈已带她在其他医院洗过胃。但她依然处于昏迷状态,意识不清,情绪激动,还伴随有剧烈的不受控制的狂躁行为。

1

妈妈讲述事发经过

在转院的路上,妈妈给医生讲了事情经过:

当天,江江正在客厅看电视,看着看着突然哭了,哭着哭着跑到房间,然后任凭谁叫都不开门。

后来,奶奶给妈妈打电话,妈妈从上班的地方赶回去。打开门后,江江抱着妈妈说:“妈妈对不起,妈妈对不起……”

妈妈看到女儿吃了大量的药,而那些药原本是用来抗抑郁的。

医生敏感地抓住了重点:“孩子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吗?”

妈妈承认了,她有点不好意思,说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件事。

她说女儿小时候自信、阳光、懂事,是她的贴心小棉袄。遇到节日,还会替老爸给妈妈送礼物送花。

她强调女儿从小就优秀,还是重点班,什么都学得很好。就是最近2年,没那么爱说话。她以为是青春期,觉得是害羞。

她断断续续说了女儿患抑郁症的可能原因:

女儿的课外班比较多,语数英在补,另外也上舞蹈课。补课太多了,刚上完一课就要去赶另一课。有时会迟到,舞蹈课老师就骂她,说分三六九等之类的。

女儿不喜欢那个舞蹈老师,就不想去上课。但妈妈不同意,认为她不上课是为了玩手机,就逼她继续去学。

医生大概理解了,是家长的误解压迫,加上老师的批评,让孩子无法承受,才患上抑郁症。

看着躺在救护车上的女儿,妈妈忍不住落了泪:女儿不是留守儿童,我们也没有动辄打骂,看到孩子这样,心里真的很难受……

2

重症医疗室里的礼物

江江入院后,迅速进入重症监护室。精神类药物中毒,没有特效解毒剂,只能检测生命特征,另外帮她将代谢的毒物尽快排出来。

入院第二天,江江醒了。但心病还需心药医。

医生找之前给江江看诊的神经心理科医生了解情况,之后又找妈妈谈话。妈妈说想不通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她认为家人都对孩子很好,女儿要什么他们给什么,女儿成绩很好,老师评价也很好。

医生又问她与女儿的交流方式。她稍微顿了下,然后说自己觉得沟通很好。她说自己平常是对女儿有要求,但都是为她好啊。

“都是为她好啊”,这也是很多父母说过的话。医生懂这句话的含义,向妈妈强调:“你觉得是对她好,但对她来说是无形的压力。”

妈妈问医生是否能去看女儿,医生说可以,于是妈妈走进了重症监护室。

这里发生的事,足以让我们相信,妈妈和女儿的沟通是存在问题的。

妈妈先问:“妞,好些没?”江江扭头不答。

妈妈试图缓和气氛:“你的身体最重要,在这里就好好养病,好不?”女儿依然沉默。

妈妈继续说:“跟妈妈说句话。”女儿还是沉默。

妈妈看女儿不说话,就继续说:“你这几天可能很无聊,妈妈给你带了一本书……不要想那么多,你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女儿沉默地接过书,全程没有回应妈妈。

那是重症监护室啊,女儿刚刚脱离生命危险,妈妈就送上了一本书。

江江一直没和妈妈沟通,是因为她性情冷漠、不爱说话吗?从纪录片中看出并不是这样的。

医生们看着她好转都很高兴,并私下商议当面不要和孩子说什么,尽量往高兴的事情上引导,鼓励她走出负面情绪

所以,医生见到江江时都是笑呵呵的:“心情舒服了?待在这里感觉怎么样?不要那么大压力,抬头看看世界,窗户外面,多明亮的天,绿树葱葱的,一切都很美好……”

有个经常照顾江江的医生,给江江送了一朵向日葵:“你看旁边那个小朋友,他从出生基本没在妈妈怀里抱过,他现在已经4个月大了。你看那么多小朋友,都在非常努力地生长,所以我们要像向日葵一样,每天向阳而生,天天开开心心的。”

江江和她比较熟了,说话也放松了很多:“我要开学了,我作业还没写完。”

医生说:“没关系,都是浮云。”

女孩儿也同意:“顶多挨老师一顿骂……不对,挨骂的是我呀”

医生就说自己也经常挨主任的骂。两人话越说越多,江江经常哈哈大笑出声。孩子的快乐,其实一直都很简单。

江江入院7天后,转到普通病房,又经过几天的调理后出院。但出院并不是故事的结束。

3

出院后再去心理科就诊

江江出院一周后,江江和妈妈又到精神心理科就诊。从她们的对话来看,这对母女的关系存在很多问题。

妈妈告诉医生:“那时候上网课,江江爱玩……”

江江打断了妈妈:“没有玩,我有认真上课。就是她经常说看到我玩手机,不写作业什么的,然后我很烦……她每天都这样说。”

妈妈对她的解释不以为然:“就是有时作业错误很多,我觉得肯定是因为她玩手机,写作业就不认真。”

女儿继续争辩:“没有,没有!我明明是写完作业才玩的,你又非要说我什么。偶尔我和同学聊会天,你也要说我玩手机。”

妈妈没有意识到自己做错了,而是转向医生解释:“跟那些人聊天,我是害怕。我们是女孩儿,我们就管得比较严…”

女儿很无奈:“有时候跟她说了也没用,她又不信!”

妈妈还是不以为然,笑着说:“她说我不信任她。”

觉得江江生气时,妈妈想要触碰她的头发,女儿躲开了。

很明显,江江和妈妈之间还存在一些隔阂。

节目播出后,很多网友与江江有了共鸣,因为有些话听起来很耳熟:

“我们做父母的都是为了孩子好”、

“我们管得严还不是为了你的安全”、

“我对她是严了些,还不是为了她”……

妈妈说了很多,却自始至终没有一句“对不起,我当时没有理解你”、“很抱歉我不懂得你的想法”、“你一定受了天大的委屈”。

有网友认为妈妈更应该看心理医生,给重症监护室里抑郁的孩子送了一本书,名义上是怕孩子无聊,实际上的心思谁又能不知道呢?

当然,这还是“为了孩子好”。

这样的矛盾很无解,除非妈妈能够真正明白自己的问题,或者等到女儿足够强大,能够彻底脱离母亲的掌控,否则争执、误解与压抑会一直存在。

其实也不单是妈妈的问题,纪录片中爸爸也出现了,但全程没有说过一句话。这算是“丧偶式养娃”吗?

医生只能治愈孩子一时,要顺利走过迷茫的青春,更多时候需要的是家长长期的包容、陪伴、理解和倾听。

参考资料: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第2季

3 阅读:1606

写字的石霖

简介:文字客,绘本控,执着写字,简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