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徐子涵
伍山石窟,地处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长街镇。好像一颗璀璨耀目的明珠,嵌入浙东黄金旅游线,熠熠生辉,历久弥新。
据资料记载,石窟的采石历史始于隋唐,在宋元臻至鼎盛,明清之际亦有发展,在鸦片战争以后没落衰败。直至2004年,才涅槃重生于当地政府的保护性开发。
伍山石窟以其壮观的采石遗址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远近闻名,展现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它从遥远的历史深处,踱步而来,水石相依、光影交叠。偕同着千年的风雨,永葆鲜活流淌的禅境画意。
潺潺流云瀑,石泄龙吟而下。一汪碧于青天的醴泉,小鸟依人,紧偎山石怀抱,散逸白月光似的高洁质感,莹润澄亮,连潭底的游鱼数目,都清晰可辨。
秀水潭里的游鱼,摇头晃脑,摆动翩跹如裙袂的尾部,袅娜生命的舞步。一线纤细的天光,穿凿过朦胧幽邃的空气,让凝固了时间的水面,浮光掠影,变幻生姿。碧池空山的岩壁上,投射出年轮状的光晕,潋滟斑圈,好似佳人眼底的柔波荡漾,发散流转,如梦似幻。另有一块聪明石,形如人脑,故得名,并且拥有吉祥的祝福:寓意见此石者,能聪明伶俐,才思敏捷。
在这片海湾洞天内,历经唐宋元明清八百余年的人工采石到废弃,洞口荒草、荆棘丛生,洞中扑朔迷离。
迄今已发现大约30余个洞窟群,八百多个形态各异的洞窟。有的形如巨钟,顶如覆锅,四壁如桶;有的形如古代军旅幕帐,长崖峭壁,雄伟惊险。洞窟的组合形式,既有孤洞,也有双洞,更有多洞相通的群洞。上下相叠,左右相通,洞洞相连,洞洞生奇,曲折回环,幽深莫测。
穿岩透空如天窗,削壁横切似长廊,高下层叠成楼阁。有的洞窟积水成潭,深不可测,一泓碧水,晶莹如玉;有的洞壁渗水织彩,天然壁画,色彩斑斓,奇妙无比。而窟内的半壁台,不老泉,青云梯,狐宅……每一个景点,都蕴藏了一段风起云涌的过往传奇。
半壁台柱上赫然在目的对联“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就是抗清英雄张苍水的诗句,表达了他誓死守卫明末半壁河山的决心、气魄。
至于“狐宅”,更是源自于一个动人心魄的凄美爱情故事。相传,古代有位书生寒窗十年,在进京赶考时从猎户手中救下一白尾小狐。书生一考落榜,欲跳河轻生,有妙龄女子将其救下,并带到自己的城郊小宅中。此后数年,女子不仅对书生饮食起居悉心照料,也常对各类书籍文章注释指点一二。当书生再考,竟一举高中,而后衣锦还乡。来年走马上任之前,欲往城郊小宅迎娶女子,却发现人去楼空,墙上只余下几幅女子怀抱白狐之像,书生始知女子来历,知缘尽,跪地大哭,后花重金修葺此宅,名曰“狐宅”。
诚然,无论硝烟四起的动乱之际,七尺男儿热血江湖、保家卫国,抑或太平盛世的风花雪月,痴情儿女辗转离合、缘尽红尘,历史的车轮只会毫不犹疑地滚滚向前,并不因任何人的意志而更改。
今天的我,抬眸追寻天光的足迹,意外发现:无论多么耸立陡峭的洞口边缘,都是植被繁衍生息的乐园。它们就这样等闲悠然,碧绿葱茏,不慌不忙,隽挺向阳。仿佛无论世事如何变幻,于它们而言,都不过情有独钟的人间天堂。
如若你我,都能像这些草木般坚韧顽强地生活,珍爱生命里倥偬流逝的每分每秒,苦乐皆作笑看,即使心灵的天空无法一如既往的风轻云淡,最终,定可欣然释怀……
到达顶峰的聪明亭后,用性灵参悟“聪明不可绝顶”的人生真谛。心存敬畏超拔,生命愈显辽阔。当我再次俯瞰山下的世界,平时熟悉的景象变了一副模样:苍黛若屏,平浪无波;良田万顷,渔舟远影;车行蝼蚁,蛇道蜿蜒……
流光如逝水,一去永不回!2023年5月19日,伍山石窟被列入“重走霞客路,活力迎亚运”精品线主要节点和沿途旅游景区。伍山石窟绽放出了,独属于它的魅力无边。而今,时间的指针拨缓缓转至2024,古今千年一瞬,一切恍如隔世。只有灵石,青春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