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巨人的漫长告别

虎嗅APP 2024-08-28 22:00:21

IBM在8月26日宣布关闭其中国开发实验室、中国系统实验室两大研发部门,两大研发部门共有超过1600多人面临裁员。

作为历史级的科技巨头,IBM拥有一百多年辉煌历史,但其在中国的发展故事仍然值得书写一笔。改革开放后,它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国科技巨头之一,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信息化服务的主要供应商,还在企业界产生巨大的商业文明影响,它的经营理念、管理制度影响了不少中国企业家,成为包括华为在内的很多中国企业的教科书。

除此之外,IBM在中国还有一大开创之举,它是最早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的跨国科技巨头。1995年,IBM成立中国研究院,此后,1999年成立中国开发实验室,2004年成立中国系统实验室。在其巅峰时期,IBM在中国拥有中国研究院、中国开发实验室、中国系统实验室三大研发部门,据说高峰期曾有近万人的科研人员规模。然而,在进军中国37年后,这位蓝色巨人开始逐步关闭其研发机构,2021年,IBM关闭中国研究院,直至此番同时关闭中国开发实验室、中国系统实验室,IBM关闭了其在中国的所有研发任务。

此时,距离其进入中国市场的1984年正好40年,以1995年开始创办中国研究院起始,以中国开发实验室和中国系统实验室关闭而终,其在中国设置研发机构、投入研发资金的时间差不多29年。

这29年,见证了外资研发机构进入中国到逐步退出中国的过程。IBM中国研究院开创了外企研究院进入中国并在中国培养研发人才的先河。1998年,微软在中国成立中国研究院,后改名为亚洲研究院,这就是此后深远影响了中国IT行业的MSRA。2002年,甲骨文在深圳成立中国第一家研发中心,此后在北京、上海、苏州相继成立研发中心。2004年,亚马逊在北京成立中国研发中心。2005年,谷歌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2006年,Adobe成立中国研发中心。2009年,雅虎在中国成立北京研发中心。

可以说,从1995年到2010年,这15年,是外资研发机构在中国的黄金时代。此后便开始了漫长的告别。2010年,谷歌离开中国。2014年,Adobe关闭其中国研发中心。2015年,雅虎关闭其北京研发中心。2017年,CA关闭其中国研发中心。2019年,甲骨文裁撤其中国研发中心。IBM研发部门全部撤离中国后,国内仍然保留研发力量的只有亚马逊和微软。然后,亚马逊早在2019年就已裁撤其全部在华电商业务,目前国内保存的主要是云计算业务,这部分业务也逐步以服务中国企业在海外的业务为主,在国内的份额被逐步蚕食。微软亚洲研究院则几次传出裁撤传言。2023年,微软已经某种程度上在做研究院的转移,部分中国研究人员调往加拿大温哥华,此外,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中国研究人员在一些前沿敏感技术领域被设置了安全护栏,微软称,公司对研究院在量子计算、面部识别、合成媒体等研究工作进行了限制,中国研究者也不允许加入可以使用GPT-4的研发团队。

在IBM告别的时候,虽然有人怀念,但在实际对国内信息产业的影响层面,已经丝毫不会激发起任何波澜。在一大批老牌海外IT巨头淡出中国的这十来年,是一个逐步完成国产替代的时代,同时也是IT格局发生变化,中国IT软硬件企业崛起的时代。这两大因素相互促进,双向奔赴。

2013年的棱镜门事件引发全球对网络信息安全的关注,中国不少行业开始强调网络系统安全可控,开启了著名的“去IOE”(IBM的小型机大型机、Oracle的数据库、EMC的存储)行动;2018年中兴华为被美国制裁事件,进一步加剧了科技脱钩风险,促使国产信创产业加快发展。2022年的俄乌冲突,包括甲骨文、微软、IBM、SAP在内的欧美软硬件厂商,陆续暂停了为俄罗斯客户提供服务,显示了地缘冲突引发的信息技术安全威胁。这让中国意识到核心代码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加速国产替代步伐。在国内,政府和国企被要求梳理IT系统的国产化率,并在实际招标和采购中,倾向于逐步转换至使用国产产品,很多地区和企业甚至给出了国产替代的时间表。

在国产替代大潮之中,中国本土IT产业链加速发展,在软硬件领域均取得不少突破。在国内IT办公设备和数据中心上,联想PC早就取代了早年的戴尔、IBM、东芝,只剩下惠普残存了部分产能,在数据中心,浪潮华为的服务器基本取代了IBM;

在整体企业级IT服务和集成方案上,云计算弯道超车,以阿里云为代表的云厂商借助移动互联网的东风迅速崛起,三大运营商和中国电子云也打着信创招牌在政务云领域大举扩张;

在芯片领域,英特尔、AMD虽然仍然占据较大份额市场,但CPU领域的海光、鲲鹏、飞腾、龙芯,GPU领域的壁仞、摩尔线程、天数智芯正在站稳脚跟,随着大模型技术的普及,英伟达去年在中国一芯难求,虽然国内大模型训练短期仍然离不开英伟达,但是国产替代在这个领域只是时间问题和决策意志的问题,而不是来不来的问题;

在操作系统和核心软件上,操作系统领域,国产操作系统与微软、Linux的差距还在,但在逐步缩小,WPS对Office的替代率逐步提升,在数据库领域,国产数据库已经占据接近60%的份额,要知道,2000年前后,Oracle、IBM等外国厂商在中国市场占据95%的市场份额,即使到2015年,虽然有所下滑,外国厂商在中国市场仍然占据接近90%的市场份额。

今天,中国已经有了一个接近万亿的信创产业,这个万亿市场将由上面所提及的或者没有提及的无数国内软硬件公司来瓜分。在一个采购查询网站上,我查了一下涉及信创的招投标文件,仅仅8月27日一天,全国就有84个信创招投标文件。与此相对的是,微软中国市场占其总营收的份额已经逐步下降至1.5%。IBM中国区营收也在持续下降,2023年,IBM中国业务收入同比下滑16%,而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亚太市场营收同比增长6.5%,在印度市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在这样的背景下,不难理解IBM的中国研发中心裁撤后部分研发人员将搬去班加罗尔。

整体看来,跨国IT巨头和互联网公司在中国市场不断收缩是外企研发机构撤离中国的核心原因,这个原因背后是长达十来年国产替代策略的生效以及中国本土IT企业的崛起。这是个动态过程,但毫无疑问,夹缝中的外企研发机构收到了一个推力和一个拉力,身处其中的机构和个人都不过是风中尘埃,无奈地眼睁睁看着它发生。无论如何,不可否认的是,这批机构进入中国的不到30年里,参与了中国信息化数字化以至今天的智能化过程,培养了大批中国初期的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不少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主导了后续中国本土IT产业的崛起,主导了国产化过程。更不用说,它本身带来的研发上的贡献,科学文化的传播。这些都是不能磨灭的。

0 阅读:29

虎嗅APP

简介:捕获精选|深度|犀利的商业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