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在头,热死老牛;春分在尾,六月穿棉”,今年春分在何时?

听双说情感故事 2025-03-13 21:27:06

导读:“春分在头,热死老牛;春分在尾,六月穿棉”,今年春分在何时?



“寒收蛰户雷初动,暖入花房春又分”。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春节节气将至。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春季第四个节气。此时气温逐渐回升,阳光明媚,天气温暖而湿润。而且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春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至10℃以上,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雨水也开始明显增多‌。

此外,春分,又称“日中”、“日夜分”,是季节平分和昼夜平分的时节。因为传统文化里,古人以立春到立夏之间为春季,而春分日正处于两个节气之中,正好平分了春季;而且在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即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基本相同‌,正好平分了昼夜。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说的就是,春分是昼夜平分、寒暑平衡的时节。

当然,对于春分而言,民间还有“春分在头,热死老牛;春分在尾,六月穿棉”的说法。那么这句话是何意?今年春分在何时?有何预兆?来看看吧。

春分在头,热死老牛;春分在尾,六月穿棉

首先,这里的“头和尾”分别指的是农历月份的上旬和下旬。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春分节气在农历月份的开始,预示着当年的天气会非常炎热,甚至热得连老牛都难以承受。如果春分节气在农历月份的末尾,预示着当年的夏季天气会相对凉爽,甚至到了六月还需要穿棉衣。虽然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它反映了春分节气在农历月份的早晚对夏季气温的影响。

这是因为春分节气的具体日期每年有所不同,通常在3月19日至22日之间。由于农历和公历的差异,春分的农历日期会有所变动,通常在农历二月的上旬、中旬或下旬。根据传统经验,春分在农历二月的上旬(即“春分在头”),预示着夏季会比较炎热;而春分在农历二月的下旬(即“春分在尾”),则预示着夏季气温较低,甚至需要穿厚衣服‌。

其次,对于这一说法而言,民间还有很多的农谚都能解释这一观点,具体如下:

春分在月头,摇扇不离手

这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春分节气出现在农历月份的上旬(即月初),那么当年的夏天可能会非常炎热,以至于需要整天摇扇子来降温‌。这是因为如果春分在月头,说明春天来得早,气温回升快,夏天也会提前到来,因此夏天会更加炎热‌。

早春分热辣辣,晚春分凉嗖嗖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春分节气如果来得早,夏季就会来得早且热得厉害;如果春分节气来得晚,夏季也会来得晚且相对凉爽。

具体来说,如果春分节气在农历二月上中旬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暖,夏季的节气也会相应提前。这种情况下,夏季不仅会热得早,而且会热得比较猛烈‌。而如果春分节气在农历二月中下旬到来,意味着春天会冷得时间较长,夏季的节气也会相应推迟。这种情况下,夏季不仅会来得晚,而且相对会比较凉爽‌。

那么今年的春分在何时?

根据民间历法显示,今年的春分出现在公历3月20日,星期四,农历的二月二十一,17时01分29秒‌‌。而结合农谚,就可以而看出,今年的春分是在农历二月下旬,具体时间在下午。

这样看来,今年的的春分就是“在尾”,也属于“晚春分”。这就预示着今年六月份很可能比较凉爽,不会比往年热,是个凉爽的夏季。

当然,这些谚语的形成是基于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经验总结,虽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完全依赖其预测未来的气候。而且气候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大气环流、海洋温度等复杂因素,因此这种谚语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

总之,春分节气马上到了,无论春分在何时,大家都要密切关注气象预报,以便尽可能的提前预知未来的气候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农事活动。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说的关于春分节气的农谚讲究了。话说,你们那边有这说法吗?你觉得今年夏天会很热吗?可以留言、评论,跟大家说说你对此的看法。

0 阅读:2
听双说情感故事

听双说情感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