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新疆,口语不行你可以手语啊——语言篇

hello故先生 2024-08-27 15:55:41

这是我《淡季游新疆+河西走廊》系列的第2篇,主要介绍新疆旅行期间需要了解的一些语言、文字方面的知识,对于增强旅游趣味、避免挨揍有极大价值。总的来说,新疆深度游会遇到一点点语言障碍,但问题不大,下边具体说:

视频版:冬游新疆,口语不行你可以手语啊——语言篇

身后的新疆小伙说他出破军了

你要说在新疆一点语言障碍没有那肯定是不现实的,但你说需要翻译软件、费劲儿巴拉学习一堆常用语那也远不至于。我就遇到过身后传来浓重鼻音的普通话,自来卷小伙子情绪稳定地说他出“破军”了(《王者荣耀》游戏中一件打人很痛的装备,不知道他是不是在用吕布)。

在新疆待了半个月,一半时间都在民族风情极其浓郁的南疆,算是有点发言权。这期间只在喀什有一点点语言障碍,毕竟周围高鼻深目的当地人聊起天来简直就是在说外语——这已经不是普通话够不够普通的问题,和汉语真的已经不是一个语系了。就像喀什有些饭店,老板们都不太会说汉语,这时候一般都会有一个熟悉汉语的年轻人过来沟通;没有年轻翻译出现的极端情况,比比划划加看图说话也完全没问题。

当你饿了的时候,表达欲与表现力自然就起来了。别说新疆,出国都饿不着。

乱用方言,小心挨揍

介绍新疆方言的文章,网上大把,我就不班门弄斧了,而且我觉得绝大多数游客基本不会和当地人沟通深入到那种程度,不大用得上。而且不了解当地文化的人,很可能用错,产生不必要的纷争。

同样一个词从我们嘴里说出来和从当地人嘴里说出来,含义可能不一样。比如“皮帽子”,原来是维族对德才兼备男子的代称,汉人这么叫人家的话,有点蔑称的意思在里边;再比如说我们都知道的“阿达西”,经常表达朋友、兄弟的意思,但在不同的语境、面对不同的对象,偶尔也有不太友善的含义,例如有些语境下称呼女同志,这个有其他文章介绍,我一个外地人也说不明白。

反正我更偏向于在新疆使用我们日常比较熟悉的语言、词汇去沟通。你好、谢谢、保持微笑……这些都是有效的沟通语言。

机翻腔调招牌,汉语还能这么用?

新疆的小店招牌、尤其在南疆,透着浓浓的机翻腔。比如很香化妆品、羡慕服装店、难得的凉皮……都显得很人工智能。耿直、热烈、霸道,李白的祖先回中原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也从这里路过,顺路汲取了汉语用法的无尽可能。

但有一点是统一的,民族地区经常出现的“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满新疆都是,大家见到不妨合个影。这里补个沈阳西塔的“石榴籽”。

再认两个字

堡(pù、bǎo、bǔ):

乌鲁木齐机场叫地窝堡机场(Urumqi Diwopu International Airport),读pù,就是瀑布的瀑的读音;这个北京的朋友肯定很熟,毕竟北京有不止一个十里堡,一样的读法。但我相信,在无数来自天南海北的外地游客的洗礼下,无论你管这个机场叫地窝瀑、地窝保还是地窝补,当地人都是听得明白的。

同样一个字,到另一个机场就不一样了,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Guiyang Longdongbao International Airport)就要读作“保”,看他的英文全称就知道了。

尕(gǎ):

这个字在新疆的店名中很常见,甚至在整个西北的语言系统中都很常见。大致查了下,在新疆表示“最小/老幺”以及“面子”的意思。唱民谣的张尕怂,名字就是这个字。

以上就是我《淡季游新疆+河西走廊》系列的第2篇,后续将继续跟大家介绍这趟28天的行程,敬请关注。

0 阅读:3

hello故先生

简介:前文旅地产从业者,专注探索古迹与自然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