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顶之战,在倚天中的意义,堪比赤壁之战对三国演义的意义。经此一战,倚天的江湖经过了一次重大梳理,各大派的关系被重新洗牌。同时,光明顶之战也是江湖上各大高手集体露面规模最大的一战,那些之前没有出过场的重量级人物,都出现了。比如华山二老,比如鲜于通。
但有一件事,稍微有点违和——这次出征,六大派的领头人,是空智。按理说,少林位列六大派之首,又是江湖第一大派,理应有一个人站出来领导围剿光明顶的整个集团。但问题是,这个人,为何不能是少林的掌门空闻?
对此,金庸以空闻镇守少林大本营为由,轻描淡写顺过去了。但少林的底蕴有多强啊,并且高手众多,如果少林还需要有人镇守老窝,那么峨眉,昆仑,崆峒更需要了。但你看峨眉,灭绝师太领衔,精英倾巢出动,大有不成功则成仁的决绝之心。昆仑何太冲班淑娴也一起出场,难道班淑娴是害怕丈夫在去光明顶的途中沾花惹草,所以实时实地监视他?

还有崆峒五老,崆峒派可是遭遇过被谢逊抢走拳谱的耻辱性事件,他们才最该找几个首脑人物留在大本营镇守,尽管五老没有一个成器的。但崆峒五老也集体出动。
只有少林,这么在乎自己的大本营。的确,少林藏经阁好东西不少,但少林难道连这点自信都没有吗?当年玄慈当带头大哥的时候,拦截萧远山也是亲自上场的啊。
其实空闻之所以不出场当六大派的领军者,就是在摆架子。那么,摆给谁看?或者,刻意和谁看齐?

当然是张三丰。
少林和武当的关系非常微妙。张三丰一方面和少林有渊源,毕竟他出自少林。另一方面,他又从少林叛逃,所以被少林历代僧人排斥。空闻等人表面上尊重张三丰,但那是因为张三丰已经在江湖上闯出名声和威望,旁人不得不敬。但空闻内心深处,还是把张三丰当叛徒的。你看张三丰带张无忌来少林借经的时候,空闻是怎么对待张三丰的?连少林寺的门都不让进。可以说,空闻好不容易得到了一次羞辱张三丰的机会。
少林叛徒,在江湖上创立了一个可以比肩少林的门派,这样的事实,如何令少林心服、心安?既然你武当派一把手不来参战,那么我少林一把手为何自降身份,参与这场大混战?这样不显得少林低你们武当一头吗?

注意,无论从辈分还是从年龄来说,空闻都比张三丰小两辈。但这件事上,辈分不重要,重要的是身份。张三丰是武当掌门,与之对应的,当然是少林掌门,也就是空闻。
别忘了,张三丰百岁寿辰的时候,空闻可是亲自到场的。毕竟直接面见张三丰,需要掌门亲自出场。而光明顶之战,张三丰首先就缺席,摆出一副不问世事的世外高人模样,那么空闻自然也要对应起来,把架子摆足了。这架子,表面上是摆给六大派看的,实际上,就是给张三丰和武当派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