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农村,一种观念根深蒂固:读书不如打工。
这种“读书无用论”的观念,让许多年轻人早早地放弃了学业,选择进入社会,开始挣钱养家。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认同这种观点。
郇郑华,一位来自山东的泥瓦匠,就是其中之一。
他坚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即使在51岁高龄,他依然决定参加高考。
经过不懈的努力,郇郑华最终被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录取。
这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他坚持信念的回报。
然而,大学生活并非一帆风顺。
对于年过五旬的郇郑华来说,学习新知识、适应新环境,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郇郑华克服了年龄带来的障碍,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
如今已经大学毕业的郇郑华,生活得怎么了?
出身贫困成绩优异1967年,郇郑华在山东莱芜一户贫瘠的农家中呱呱坠地。
作为家中的长子,他自小便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成熟与担当。
在那个子女众多、生活拮据的年代,郇郑华不仅协助父亲在田间劳作,更在母亲身旁细心照料着年幼的弟妹。
尽管家境贫寒,郇郑华却从未放弃对知识的渴望。
他坚信唯有读书,方能开启改变命运的大门。
面对同龄人早早辍学、投身农活或外出打工的现实。
郇郑华却坚持自己的学业,他的勤奋与执着,使他在学业上成绩斐然,名列前茅。
初中毕业后,郇郑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莱芜高中,成为村里为数不多的高中生。
在那个年代,许多农村孩子甚至未曾踏入学校的门槛。
郇郑华却能坚持读到高中,这份对学习的热爱与执着,令人钦佩。
升入高中的郇郑华,依旧保持着刻苦学习的姿态。
老师和家人都对他寄予厚望,期待他能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1987年,郇郑华带着全村人的希望,走进了高考考场。
然而,命运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
备考期间,由于用眼过度,高考当天他突发眼疾,视线模糊几乎看不清试卷。
这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严重影响了他的发挥,考试结束后他垂头丧气地走出了考场。
“十年寒窗苦读书,一朝金榜题名初。”
郇郑华一直渴望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却未曾想到,最终被命运捉弄。
一场突发的眼疾,不仅断送了他的求学之路。
更让他与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擦肩而过,成为了他一生的遗憾。
郇郑华并未因此放弃,尽管失去了进入大学的机会,但他依然可以在其他领域发光发热。
他开始尝试不同的工作,从基层做起,凭借着勤奋与智慧,逐渐在社会上站稳了脚跟。
高考失利外出打工郇郑华面对与梦寐以求的大学擦肩而过的现实,心中充满了无尽的遗憾和悲伤。
家庭的经济状况已不允许他复读,继续追求那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在同村的男孩子初中未毕业,便纷纷外出打工的背景下。
郇郑华能够坚持到高中毕业,已经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坚持。
他深知为了支持他的学业,父母已经付出了太多太多。
在内心深处的挣扎和斗争之后,郇郑华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放弃读书。
背起行囊与同村的伙伴一起外出打工,开始新的人生旅程。
来到繁华的大都市,郇郑华没有一技之长,只能依靠同伴的介绍,在一处工地上打工。
无论是搬砖的小工,还是脏累的瓦工,他都从不挑剔。
将学习中不怕吃苦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的勤奋和努力,赢得了工友和领导的认可和赞赏。
在工地上,一位老师傅看到了郇郑华的勤奋和学习能力强,主动收他为徒。
在老师傅的悉心指导下,郇郑华逐渐成长为一名技艺精湛的泥瓦匠。
1991年,郇郑华与妻子相识并结婚,次年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一个可爱的女儿。
1998年,他们又迎来了第二个孩子——一个活泼的小儿子。
尽管郇郑华每天的工作十分辛苦,但每当看到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容,他便觉得自己的生活充满了幸福和满足。
在郇郑华的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知识改变命运。
因此,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他从不忽视对孩子们的教育和培养。
每当夜幕降临,郇郑华结束一天的劳作。
他总会拿出曾经的书籍,与孩子们一起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每当读到自己喜欢的词句,他都会拿出笔记本,工整地抄写下来。
长此以往,郇郑华的“读书笔记”已经积累了厚厚的几大本。
在郇郑华的言传身教下,他的两个孩子学习都十分优秀。
2012年,女儿如愿考入了山东滨州医学院。
2017年,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被青岛理工大学录取。
看到孩子们相继步入大学的殿堂,郇郑华心中倍感欣慰。
当年因眼疾而高考失利,无缘大学校门的遗憾,如今在孩子们身上得到了弥补。
为完成心愿参加高考郇郑华为了培养一对儿女,他将多年来辛苦打工挣来的钱全部用在了孩子身上。
他的生活并非只有辛勤和付出,每天陪孩子学习完后,他总会出去“溜达”一圈。
从路边捡拾废纸箱、易拉罐,再拉到废品收购站变卖。
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却隐藏着郇郑华一个深藏心底的梦想——攒够上大学的“学费”。
郇郑华的儿女相继考入了大学,生活压力减轻,他开始在心里盘算:
“我是不是也该再考一次大学试试?”
这个想法他瞒着妻子,偷偷攒了30年。
他将孩子高中时的课本拿出来,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
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各科内容进行总复习,查漏补缺。
郇郑华的英语基础薄弱,每次遇到不会的英文,他都会向自己的儿女请教。
他每天除了正常的工作外,还要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
尽管年过五旬,体力、精力和记忆力都不如从前,但他坚信“勤能补拙”。
为了抽出更多的时间学习,他每天四点起床开始看书。
学习三个小时后,七点多出门去工作。
结束了一整天的工作后,郇郑华回到家中,吃过晚饭便又开始学习直至深夜。
即使在工地干活时,他也会利用一切时间背英语单词。
他的工友不理解他的行为,认为他这个年纪应该享受生活,而不是追求什么大学梦。
但郇郑华却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他在为了实现自己多年来的梦想而坚持。
2018年6月7日,郇郑华再次走进了高考的考场。
时隔31年后,他再次参加高考,心中百感交集。
当他自信满满地准备进入考场时,却被保安拦在了门外。
“你好,考生家长不能进入考场。”
郇郑华向保安出示了自己的准考证,保安这才半信半疑地让他进入了考场。
保安的拒之门外,同场考生们异样的眼神,都没有影响郇郑华参加高考的心情。
结束了三天的考试,他自信满满地走出考场,期待着自己的高考成绩。
如愿考入大学就读2018年8月15日,对于郇郑华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这一天,他收到了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实现了长久以来的大学梦想。
在此之前,郇郑华在家中备考了整整一年。
他的妻子一直以为他只是看书打发时间,并不知情他参加了当年的高考。
直到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妻子才恍然大悟。
郇郑华曾担心妻子会反对他去上大学,因为这意味着家中将失去经济来源。
因此他一直隐瞒着妻子,独自参加了高考。
当录取通知书送到他手中时,妻子却出乎意料地支持他去追求梦想。
妻子认为郇郑华为了孩子和家庭付出了太多,现在已经到了为自己活一次的时候。
于是在2018年9月,妻子变卖了自己的首饰,凑足了学费,陪伴郇郑华一起来到学校报到。
当郇郑华提着行李来到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时,他看到了许多陪同孩子报名的家长。
当他找到学院分配的宿舍时,同寝室的同学甚至误以为他是学生的家长。
面对同学们的疑问,郇郑华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的经历。
同学们并没有歧视他,反而对他的勇敢表示钦佩。
从此,郇郑华成为了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学生,同学们亲切地称呼他为“大爷同学”。
郇郑华选择了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希望大学毕业后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尽管这个专业的难度相对较大,但郇郑华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每天他都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晚上也是最后一个离开自习室。
尽管已经年过五旬,但通过不懈的努力,他经常在专业课上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2021年6月25日,郇郑华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
当他拿到毕业证书的那一刻,激动的泪水涌上眼眶,感慨万千。
经过三十多年的等待,郇郑华终于迎来了“用知识改变命运”的这一天。
然而,现实真的如他所想象的那样美好吗?
大学毕业求职碰壁重回工地三年的大学生活,不仅让郇郑华收获了知识,更让他坚定了改变命运的信念。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
郇郑华投出的简历如同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他的心情,从最初的满怀希望,到后来的失望沮丧,再到最后的无奈接受。
在这场求职的马拉松中,他仿佛成了一名孤独的跑者,无人问津。
终于,一家企业向他伸出了橄榄枝,邀请他参加面试。
郇郑华激动不已,他以为自己终于等来了机会。
当面试结束,企业却告诉他,他们只是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想要见他一面。
那一刻郇郑华的心中五味杂陈,他明白54岁的他,已经站在了职场的边缘。
郇郑华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
然而,现实总是不遂人愿。
54岁的他,已经接近退休年龄,没有企业愿意聘用他。
在职场的舞台上,他似乎已经失去了立足之地。
但郇郑华并未因此而气馁,对他来说能够上大学,已经是圆了自己多年的梦想。
就在郇郑华求职之路陷入困境之时,他的女儿结婚生子,为他带来了新的希望。
看着襁褓中的外孙,郇郑华意识到,他还有家庭的责任。
他不能只顾自己的梦想,而忽略了家人的需要。
最终,郇郑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放弃求职,回归工地。
他重新拿起泥瓦匠的工具,回到了曾经熟悉的工作岗位。
工友们时常拿他的学历开玩笑,称他为“大学生瓦工”。
但郇郑华从不放在心上,他知道这些只是善意的调侃。
因为在他心中,他已经为了梦想坚持了30多年。
虽然最终没有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但他相信命运已经掌握在自己手中。
他用自己的双手,为家人撑起了一片天。
郇郑华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在追梦路上的坚持与执着。
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无论年龄多大,只要有梦想就有希望。
即使现实残酷,我们也不能放弃追求,因为只有坚持,才能让梦想照进现实。
对于郇郑华的故事,你有什么看法?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他考上的学院以他为荣吗?或者说他考上的学院太差了,不能为他寻找更好的工作做后盾!
读书无用论真是害人不浅,多少人因此放弃了学业,真是可笑!
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