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火出圈|老街刮起“民国风”,来中山南路一秒穿越老衡阳

潇湘晨报 2024-09-06 16:54:07

一条中山南路,半部衡阳近代史。中山南路历来是衡阳城区中心街道,更是上世纪40年代衡阳作为“小上海”的重要见证。

来衡阳,中山南路是citywalk不可错过的一站。9月6日,“衡阳火出圈——粤港澳大湾区媒体总编辑衡阳行”活动一行走进中山南路,追寻衡阳传统商业那段最辉煌的时代记忆。

历史与现代交织

独特街道景观引人入胜

来到中山南路与先锋路附近,一片颇具民国特色的建筑呈现眼前,米色的墙体、仿民国风的店铺牌匾,让不少游客在此驻足拍照,打卡留念。

△颇具民国风的建筑吸引游客留影。图/潇湘晨报摄影记者吴琳红

中山南路,算得上衡阳历史最早、最成熟的商圈。清末,此路称南正街,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南端延伸至雁峰山下,始称今名。中山南路沿途街巷众多,历史文化遗址密集,偶尔拐进穿插起来的街巷,仿佛进入了另一番天地。

走入夫之巷,这条40米长、3米宽的小巷,以船山思想、船山文化为根基,巧妙连接了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王船山的出生地——王衙坪,呈现了王船山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

漫步市府路,这条衡阳城最古老的街巷之一,坐落着雍正年间的衡永郴桂道署旧址。经入口门楼、前院、正堂、展廊、展墙一番体验,仿佛穿越千年置身道衙公堂之上。

从衡永郴桂道署旧址走出,市府路美食文化街区渐入眼帘,这里是“吃货”的美食天堂,兼具“文化味”、“烟火气”、“时尚范”。目前,市府路已是旅游消费的热门打卡点,同时还是湖南省夜经济消防聚集示范区。

不仅有热闹的市井烟火,还有深厚的历史气息。历史和现代两种文化在此交织,中山南路形成了衡阳“社区+商区+景区”融合的独特街道景观。

采用“新商业+民国风”

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打卡地

如今的中山南路,已经成为一个展示衡阳文旅风采与城市风貌的舞台,更是衡阳旅游新名片、文创产业新引擎。这都得益于一项重要的决定:中山南路风貌改造项目。

据悉,中山南路风貌改造项目采用“新商业+民国风”的改造方案,以城市更新、文旅融合、风貌再现、业态培育等方式,对中山南路片区风貌进行整体提质。

具体来说,通过“四路、两巷、两址”建设,即中山南路、市府路、先锋路、金果路,夫之巷、福音巷,以及道台衙门旧址、衡阳保卫战指挥部旧址的改造,在文旅融合项目建设中做足业态文章,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打卡地。

先锋街道沿江社区党委书记龙斌介绍,此次提质改造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在保留历史原貌与历史记忆的同时,也新增了“老建筑+新消费”“原场景+新体验”等新业态、新场景。

好住、好吃、好玩、好看,还好逛!改造后的中山南北路既保留了古色古香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都市的繁华与活力,吸引多种消费业态集聚。

踏入中山南路,似乎一秒穿越到了老衡阳,目之所及是繁华的大街、热闹的店铺、琳琅满目的商品、川流不息的人群……老街新生,一街一巷、一门一户皆是风景。

潇湘晨报记者罗雅琪

0 阅读:69
潇湘晨报

潇湘晨报

创刊于2001年,现为湖南发行量最多、影响力最大的纸媒。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