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美术报 2024-09-07 05:45:05

扇面书画小议

■本报记者唐永明

“暑中团扇多勋业,一夜西风亦偶然。”突然想起这句诗,是因为这个夏天也在漫长的酷热煎熬中,逐渐消退,行将落幕,因此作为纳凉工具的扇子即将完成一年一度的使命,被收进箱柜,或束之高阁。

扇子在没有空调电扇和冰块的古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它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传统的扇子不仅蕴含了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还折射了自古至今的生活与历史变迁。小小一把扇子,承载的中华优秀文化信息却十分丰厚,可谓融实用和艺术于一体。

书画入扇始于宋初,流行于明清,其创作题材广泛,山水、人物、花鸟、走兽鱼虫、诗词歌赋皆可,还可加入书法点缀,咫尺之间,容得下天地万物,是文人表达思想、抒发情怀、往来交流的重要部分。

故此,折扇历来就是文人墨客附庸风雅、戏墨把玩、风流倜傥的随身佳品,“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而团扇则是闺中小姐解暑驱虫、花间扑蝶、遮脸避羞的雅物。一直到今天,扇子的轻盈和柔美,一如女性手中最精致的装饰品,绽放出唯美的姿态。

扇面书画至今仍是值得充分关注的中国书画创作的重要领域。扇面艺术既能展现中国人特有的精神气质和内涵,也反映了中国书画艺术家们的情怀与情趣。如今依然有不少好扇者,扇面是他(她)们重要的艺术创作形式,但是否成扇并不讲究,画家书家,更多是借其形而传其神达其意,其纳凉的实用功能早已退化,取而代之的更多是一种装饰意义和象征意义。

因此,好多书画家在创作时故意将宣纸裁切成扇面弧形,以在视觉上富有特色,可以让观众在“小而见天下”的扇面形制中阅读到丰富的内容,享受传统文化艺术带来的优雅与宁静。

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所所长李晓柱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虽然扇面的尺幅较小,但对于长期进行大尺幅创作的艺术家来说,这种扇面小品的创作反而能够激发其别样的创作灵感,在创作心态上也十分放松。这种在‘无心’状态下创作出来的作品,恰恰能够呈现艺术家本人创作时的良好状态,让人耳目一新,也为观众带来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扇面既能展现艺术家扎实的传统笔墨语言功底,也可传递极富创新的现代审美趣味,体现出当代中国画家在发展面貌上趋向个性化的特征和新气象。扇面独特的半环形和海棠形、梨形、蛋形等形状,比之方正的幅面更能创造出奇崛险异的构图,更能反映每位书画家的艺术创造力。而巧妙的构图,某种程度上更能彰显其不俗的品位。

扇子正反两面可赏的特点,使得另一面还可用来书法题字,字可大可小,既可题写拳头大的独字或二三字,也可书满蝇头小楷。内容通常用于对朋友、长辈、恩师等等的祝福或者慰问,是一种注重文化内涵的创作形式,使得扇子更加具有文学意义和文化雅趣,增添一份内涵。

历史上,许多名家都画过扇面并留存有不少精彩的作品,沈周、文徵明、唐寅、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等等都是画扇面的高手。

以赵之谦为例,他的写意画扇面笔墨纵横交错,收放有度,苍劲有力,具有独特的个性。无论是意境还是色彩都堪称绝妙,在中国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还有一点,书画家扇面的润格往往不以尺幅的大小计算,而是单独计价,其价格远高于同尺寸的册页。匠心独具,意趣盎然,富有魅力的扇面作品,往往大受追捧、喜爱,这也是中国书画家喜爱扇面艺术的原因之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