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致郁的深渊到治愈的光芒:探访黑色博物馆

潇湘晨报 2024-09-10 10:20:07

我去黑色博物馆的时候,是个工作日的上午,黄兴广场一带罕见的人少,采访完小七之后,我在家里熨完了四件衣服,打扫了一遍卫生,才敲下这篇文字。

现在已经不是黑色博物馆刷屏朋友圈的时候了,但它的影响力却还是潜隐在各个社交媒体平台。

小七是今年五一的时候去的那里,“长沙那会的人很多,黄兴路中间加了个栅栏,人流分两边单向前进。”小七回忆起看展路上的场景,这样对我说,“我不是很喜欢人群熙攘的人,只是觉得这个展览的气氛比较适合我。”

我的眼前浮现了一幅画面:周围人流是一片流动的浮影,小七平静地行走其中,走向一个和她气质契合的去处。

入场:最黑暗的地方,才接近光

在五一假的前两天,小七就做好了去看展的准备。“我在成长、学习、生活、工作中,也很多次觉得情绪很低落,但是又没有勇气去找专业人员诊断,知道这个展览的时候就很想去看看,一方面想了解ta们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另一方面也想着自己对抑郁方面了解多一些,在身边亲朋好友遇到问题的时候,或许能拉一把。”这是小七走进黑色博物馆的初衷。

尽管进去之前,小七就在网上看过相关图片,有了心理准备,但她还是在刚进去的时候就被触动了。“入口处有一小段路是极致的黑暗,虽然工作人员有提醒,但是进去还是被这扎实的黑暗给吓了一下,我想也许这就是患者们所感受到的黑暗吧。”小七说。

走过那段黑暗,面前会出现一盏灯和一面镜子,上面写着:最黑暗的地方,才最接近光。

于是从那段至暗中走过的人,会在灯下看见镜子里的自己。

我想,也许“看见自己”就是那束突破黑暗的光。

观展:意外的残影,像文字的回声

“主管快乐的那个键坏了,怎么都按不下去。”这是一个残缺的键盘展品前的标语。小七形容看到这个展品时的感受是:它具象了那种情感,让人好像一下就明白了那种感觉。

在一面贴满精神疾病治疗史资料的墙体前,小七看了很久。“那里知识点太多了,记不清楚。但是里面的配图还是很震撼,最初的治疗是在头骨上开孔,还有将病人像动物园动物一样关起来售票参观……我当时看到的感觉就是:恐怖、震惊、毛骨悚然。”

直到想到现在大家逐渐理解了精神疾病,慢慢有了药物治疗和心理医生,小七才从历史的沉痛中回过神,“希望之后大家不要把精神疾病当成怪胎看待吧。”

在小七提供的看展照片里面,有一张特别的影像。图片拍摄的是一句“抑郁症患者的独白”,不知道是镜头晃动还是其他原因,画面里的文字有了长长的残影,像是一个患者独白后的回音,鲜明得令人心疼。

据黑色博物馆讲解员谌丽珍介绍,馆内的许多展品都是患者的原作,少部分的展品也由从原作复制而来,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承载着真实的故事。

出口:20封遗书,他们曾为生活认真努力

靠近展厅出口的位置展了20封遗书。

“我已经很努力地在活着,可我对未来真的一点向往与期待也没有……”

“我也知道生活非常美好,我还知道快乐其实很简单,我更知道结束时最不负责又懦弱的行为,我都知道,可我真的坚持不下去了……”

“要用最短的时间从我死去的阴影中走出来,回归正常生活,记住,没有比生命、健康、快乐更重要的事了。”

他们在生命里与痛苦生死相搏,最后哪怕选择放弃生命,也仍然告诉家人朋友,生命的意义、快乐的好处、健康的可贵。

在亚洲黑色博物馆公众号发布的一条文字消息底下,一位网友留言写道:“今年5月千里迢迢从无锡去了长沙展(长沙黑色博物馆),当时年龄14岁半,长期待在家,看完后触动很大。在那之后我的情况有了飞速的好转,现在,我已经回到学校上课了。”公众号编辑回复他:“谢谢你,这是这个假日我们收到的最好礼物。”

对此,小七也颇有感慨,“我感觉这类型的展览,对患有疾病的人,可能是个很好的治愈环境。他们可以知道,他不是一个人,他并不那么奇怪,他只是生了一场病。”

在小七的社媒账号上,她还记录下了她看展的一个小细节:独自参观的全程,有一个差不多同时进馆的女孩,我们都是认真地看着每个内容,我们虽未交谈,却又好似彼此的陪伴。

潇湘晨报记者刘婷

0 阅读:8

潇湘晨报

简介:创刊于2001年,现为湖南发行量最多、影响力最大的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