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家二宝突然说了一句话“妈妈,我感觉爸爸永远都不爱我”。当这句话从一个五岁的小朋友口中说出来的时候,我极度地愤怒、心疼。事情是这样的,最近我们搬到了新房子。以前孩子在客厅蹦蹦跳跳,玩耍吵闹都是常态。可是今天中午两个孩子在客厅追逐,一人骑着扭扭车拿着气球,一个在后面推着转圈圈,玩得不亦乐乎!可是孩子爸爸看不下了,可能是因为那个扭扭车的车轮有点脏,弄脏了地板,毕竟是新房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4779aefb4e50636db2938cdc2174e61.jpg)
孩子爸爸就马上告诉孩子不准这样玩,当然两个孩子玩得正尽兴,完全没有理会爸爸。孩子爸爸突然就生气了,站起来强制拿走他们的扭扭车,并大声呵斥他们“你们是听不懂?不许再玩”。在卫生间的我,瞬间被这“巨大”的声音吓到,跑了出来,看到两个孩子也愣在原地,很明显被孩子爸爸的举动吓到了。大宝默默地走到一旁不敢说话,二宝先是委屈,随后就放声大哭。
那一刻我一肚子气,本来想和孩子爸“理论一波”,但是想想又算了。因为孩子爸爸是个急脾气的人,这时候如果我再站出来,我们之间可能少不了一番“唇枪舌战”,对孩子来说又是二次伤害。其实这段时间,这样的事已经发生了好几次,因为是新家,孩子充满了好奇,当然也免不了制造了一些麻烦,孩子爸爸的脾气也随之而来。可能对于老公来说他只是想要教孩子别给新家制造“麻烦”,而对于孩子来说看到的是爸爸情绪的变化,随之感受到的就是父母对自己的“不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c8b3c111a6d604e8ecd3acfddb1505f.jpg)
突然想到前不久《玫瑰的故事》方协文和黄亦玫争吵,方协文会当着孩子的面,不顾及孩子的感受,而黄亦玫则会特意避开孩子,再和方协文理论。电视中其中有一幕把中国式的父亲演绎得淋漓尽致,黄亦玫和方协文提出离婚后,第二天作为妈妈的黄亦玫会照样给孩子做早餐,陪孩子吃饭。而方协文听到小太初叫“爸爸”是选择不说话,直接去上班了。
小太初看到爸爸这样就问妈妈“爸爸是生我气了”?黄亦玫则告诉孩子“爸爸不是生你气,爸爸刚才恍惚了,没听见”。然后继续开心地陪孩子吃饭。在现实生活中,太多这样的爸爸,对于他们来说孩子小,不懂事,所以对于孩子他们习惯了用命令。只做一个生理上的父亲,就希望孩子爱你亲你尊敬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c18225b83698a0c186149dec2ef3e5a.jpg)
美国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持续了12年之久的研究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在学校里成绩更好,进入社会后也更容易接近成功”。父亲就是孩子引路人,决定了孩子以后能飞多高,但是如果只是“名义上的爸爸”,那么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也更大。如何做好一个合格的父亲?
做个“不缺席”的父亲都说现在是“男女平等”的时代,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得承认,关于孩子养育方面,妈妈还是主力军。每次不管是家长会、补习班亦或者是游乐场,我们看到大多数孩子都是由妈妈陪伴着。很多父亲都会说没办法工作太忙了,实在没有时间陪伴和教育孩子。
但是事实这就是一个借口,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总统的几个月时间里都没有缺席过孩子的家长会,你会比他更忙?所以不管爸爸再忙,只要愿意都是可以陪伴孩子的,每天抽出几分钟和孩子聊聊天、偶尔陪孩子看一次电影、打打球,让孩子明白即使你很忙碌但你依旧在关注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90ceede020056178cf72cae46b6cfa1.jpg)
曾经有人问过董宇辉对于自己爱看书影响最大的人是谁?董宇辉毫不犹豫地说是自己的爸爸,董宇辉家里小时候很穷,家里有三个孩子,父母的收入供不起三个孩子学习,姐姐也因此退学。但是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过年期间走亲戚时,他的父母不会要亲戚家物质上的东西,却会找亲戚要书本。这也是影响了董宇辉对于书本的热爱。
董宇辉爸爸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是他却很爱看书,董宇辉说爸爸把家里那本关于农业种植的书都翻烂了。就是这样的父亲,在无言中影响了董宇辉。
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爸爸自己刷着手机叫孩子不准玩游戏,自己玩着游戏叫孩子要好好学习。就如同白岩松曾说过“中国的教育,最值得吐槽的是家长。天天打麻将的家长,是很难教会孩子读书的”。
要知道身教言传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努力做个学习型的父亲,孩子自然会爱上学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1e7ccca36a88b44719a5082b8965f1c.jpg)
董宇辉曾说过“强大的精神内核是会遗传的,一个情绪稳定的家长才能够教出一个情绪稳定的孩子”。情绪不稳定的爸爸就如同一个定时炸弹,让孩子变得小心翼翼,不敢在家里表现自己,更不可能和父亲形成亲密的关系。
情绪化的爸爸,会让孩子无所适从,诚惶诚恐,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是父亲的“心肝宝贝”,什么时候又会被父亲训斥、指责,常常处于茫然、无助之中。特别没有安全感。长此以往孩子会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用来应对父母的情绪,哪还有心思好好的学习。
“父母的言行就是子女最好的教材,一流的父母造就一流的孩子。”父亲的嘴就是孩子的路,做个情绪稳定的爸爸,孩子的路也就少点蜿蜒曲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4fac82c9e9bb389b89596d4881291e4.jpg)
《海边的卡夫卡》中有这么一段话:“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家庭环境就是浇灌的水。如果水质过差,树苗不仅不会成为参天大树,还会枯死。”父母是孩子的领路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生活环境。
在养育孩子的路上,一遇到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都是孩子的原因,可是现实生活中孩子90%的问题都是家长的原因。很多时候需要报班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特别是爸爸。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