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千里共婵娟

钱江晚报 2024-09-13 19:03:08

潮新闻客户端金锡逊

今年的中秋节,是9月17日。

“中秋”,恰逢三秋之半,在三秋的“中间”,天凉气爽,真是一个人间的好节日呵。这无形的秋,借有形的月亮、月饼来显示。这时候天上月圆、手中饼圆、家人团圆,掌中一秋盈盈在握,真是个团圆节啊。

周代已经有祭月活动了。饼自然是这个节日的徽标,唐代已经吃月饼了,唐高宗李渊手里拿着吐蕃商人进献的月饼,指着天上的月亮高兴地对大臣们说:“应将圆饼邀蟾蜍。”皇上真是客气极了,哈哈,可是月宫里的神吃得到月饼吗?

历史的长河流到北宋太宗年间,才正式将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但事有意外,也有中秋节不一定在农历八月十五过的,这就是浙江宁波的中秋节了。

相传浙江宁波有个人在南宋时做了宰相,他的名字叫史浩。据说,他当时从南宋京城临安快马赶回明州(宁波)去过中秋节,和家人团聚。谁知路途中马蹄受伤,不得不延迟回来一天,这就演变成八月十六日过中秋节了。所以,宁波人口中喊着:“八月十六了!吃月饼了!”那也是正常不过的。

再扯到嫦娥的故事。

原来尧的时候,天帝帝俊和妻子羲和生了十个儿子,这就是十轮太阳,晒得大地荒芜、禾苗枯焦。帝俊就命令部下后羿带着妻子嫦娥,手持弓箭,下凡去吓吓他们。

谁知后羿非常积极,一连向天空射下了九轮太阳。尧一看这情形不妙啊,急忙过去从后羿的箭袋里抽掉了一支箭,这总算剩下了一轮宝贵的太阳。

天帝帝俊很不高兴,怒气冲冲地把后羿和嫦娥贬在人间了。后来后羿向昆仑山上的西王母求得了不死药,够两个人长生不老的,交给嫦娥放在床头柜里保管。谁知嫦娥趁丈夫外出,感到好奇,就拿出来偷尝了两份不死药,忽然感到身子轻飘飘的,竟飞了起来,向夜空里飞去,径直飞进了月宫里,这一来,她竟直接从人升格为神了。

谁知月宫里出奇的冷清,除了一只白兔、一只蟾蜍、一株桂树,什么也没有。后来才来了个“学仙有过”犯错误的吴刚,被罚每时每刻不停息地必须砍桂花树,吴刚没功夫搭理她。这时嫦娥十分懊悔,可是悔之已晚。她追求人间得不到的东西,但得到后却是令人失望至极!这真是悲剧喔。

月宫里的神仙吃不到月饼倒也罢了,这千年万年的孤单如何受得了啊?团圆的节日,对于没法团圆的人们来说,更是一种反衬。嫦娥甚至还比不上一年一度能七夕相会的牛郎织女呵,想来嫦娥应该是极不喜欢中秋节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视觉中国。

诗人们可就热闹极了。历代咏月诗词歌赋连篇累牍。汉枚乘有《月赋》,梁朝沈约有《咏月诗》、庾信有《舟中望月诗》。唐李峤、王建、刘禹锡、张祜;宋晏殊、苏轼、苏辙、范成大、朱淑真;清吴伟业、曹寅都有中秋咏月诗词。

晏殊说:“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朱淑真说:“风传漏报天将晓,惆怅婵娟又一年。”最著名的还是李商隐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都点穿了嫦娥一个“悔”字,看似满怀同情。

不过,这些诗人暗地里无非是借嫦娥的桂花酒来浇自己的块垒罢。朱淑真是慨叹此生嫁了个村夫俗子,虽相聚而如别离;作此诗之时她未必不以嫦娥自许。李商隐“偷”的恐怕是另一种“灵药”:仕途之道。叹功名不到手,虚把一生光阴蹉跎,只有对夜空皓月长叹了。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虽豪迈慷慨,却讲的是自家兄弟事,仕途坎坷,不关嫦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倒是为嫦娥可惜。

还是毛主席在《蝶恋花·答李淑一》中说得好,毛主席让寂寞嫦娥舒广袖,为革命烈士起舞迎接,让吴广捧桂花酒献上,为地面上劳动人民的解放热泪欢庆!

“正当人间团圆日,可怜天上孤栖时。”我则杜撰此联之后,还是将月饼咬一口,凡俗日子从从容容过。的确,太平、团圆就在唇舌之间,何必舍近而求远呢?

我幼年时,母亲早逝,叫三叔三婶为“三阿爸”“姆妈”。老父亲取到上海亲戚支援的微薄生活费,都交给三叔。到了中秋节,三叔买来的月饼给每人分一个。

月饼有个头稍小而皮薄酥甜的“本月”和个头稍大而皮稍厚而韧的“广月”。宁波人爱吃“本月”。

小时候,有一次,我跟老父亲去小店买月饼,老父亲只买了一个月饼,店里人递给他一个广月,老父亲弯腰低头的请求换本地人爱吃的皮酥的本月,店里人怒斥道:“吃的东西难道可以还的吗?”发怒后总算给换了一个本月,父亲自己只吃了小半个,还有半个就偷偷地塞给我吃了。这半个月饼就永远藏在我的心中了。

作者简介:金锡逊。浙江省作协会员、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著有散文集三种。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