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一个人能不能赚到钱,会不会做成事,其实早就注定了

旧姑娘 2023-02-18 15:37:17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当中流传下来的一句话,人活在世,金钱作为生存的筹码,如果想要生活得体面有质量,如果想要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物质财富就是我们在一定时期内孜孜以求想要拥有的资源。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只有在低一级的层次得到满足之后,我们才会有内心的驱动力去想要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这也就是为什么,但我们尚且挣扎在温饱线上,困囿于吃饱穿暖的低级生存需要的时候,会将金钱视作我们生活当中首要达成的指标。一个人能不能赚到钱,会不会做成事,其实早就注定了。

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拜金、唯利是图,而是金钱这个具象的东西,能够解决我们的燃眉之急,甚至能够满足我们内心的匮乏和虚荣心。但所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一个人能不能赚到钱、赚到多少钱、能不能做成事,其实在我们内心潜意识的引导和限制之下早就已经注定。相信很多朋友在现实生活中都有过这种体验,那些属于自己的。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求得“偏财”,而那些不属于我们的,哪怕是我们用尽浑身解数,如何去强求也不过是水中花镜中月。

由此可见,单是有想要赚钱的动力和想法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想要打破潜意识内“赚不到钱”的禁锢,最根本地就是要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抱持着“仇富”的心理,认为商人不过是信口雌黄、坑蒙拐骗,一提及金钱和富人,就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其充满了铜臭味,甚至认为有钱人都不是好人。事实上,这样偏激的想法只会令财富与自己越来越远,因为他在咒骂金钱的时候,他体内的精力、能量就会向内攻击,从而产生严重的精神内耗。

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你的潜意识正在操控着你的人生,而你将其称为命运,当潜意识被觉知,被意识化,命运就被改写了。”一个经常说的话就流露出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他的自我实现预言,因为自己时时刻刻在重复的那些话,会在潜意识里形成内心的期待与预判。基于此,我们也不难理解,潜意识抑制我们赚钱能力的作用不容小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当我们在内心中建立起这种“我很难赚到钱”的心理防御机制的时候,投射到现实生活中的时候,我们就会很难抓住赚钱的机会,与他人的合作也会处处碰壁,人际关系也很难促成和谐。

这都是因为我们在内心深处知道自己做不好或者事情不会有好的结果,所以我们的潜意识就会启动这种防御机制,抑制这种赚钱行为结果的达成。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股神巴菲特的那句名言:“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财富是认知的变现,之前国内著名的商业咨询顾问刘润老师也曾说过一句在网络上传播甚广的话:“人永远赚不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我想说的是,其实如果不打破我们潜意识当中的桎梏,我们非但挣不到我们认知以外的钱,我还过不上自己认知以外的人生。就像是井底之蛙,我们这一代人的观念还停留在公务员、教师、医生这种才是体面的工作。

有稳定的、可以一直干到退休的工作的才是好的、安稳的、有保障的生活,而这样的想法,无疑直接框定了我们人生的上限,抹杀了除此之外的一切可能性。弥补思维上的短板,提升自己对于金钱的认知,树立对待金钱正确的态度,才有可能跳出潜意识里“赚不到钱”的怪圈。对于很多商人来说,金钱的流通打的就是一个信息差,当我们发现自己可以扭转内心当中的潜意识动机,我们会发现金钱似乎唾手可得。在这里,我也想和各位分享一段撒切尔夫人的话,与大家共勉。“小心你的思想,它会变成你的语言;小心你的语言,它会变成你的行动;小心你的行动,它会变成你的习惯;小心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性格;小心你的性格,它会变成你的命运。”- The End -作者 | 孙荣| 梅菜扣肉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9 阅读:2374
旧姑娘

旧姑娘

讲故事的旧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