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政权合法性在哪儿?本质上不合法,但孙吴会为自己营造合法性 曹魏政权合法性在于:消灭北方群雄割据、受汉天子禅让。蜀汉政权合法性在于:北伐讨贼,光复汉室。
本质上不合法,但孙吴会为自己营造合法性,孙吴认为曹魏“篡夺"汉位,否认曹魏政权。然后指出"汉氏已绝祀于天",“皇帝位虛"。孙氏由于所行德政,"休征嘉瑞,前后杂沓,历数在躬,不得不受",这样就为孙吴政权找到了一个立足点。
也就是刻意忽略孙吴与汉朝的关系,并无视蜀汉的存在,设立了"汉室已亡、汉德已衰"的大前提,来解决孙吴无法与汉朝连接的问题。
改朝换代不存在合法性之说,篡位即政变,政变即造反,造反即非法。秦僭越称王称帝,汉造反秦,新篡汉,汉反新,魏篡汉,蜀反魏,晋篡魏,南北朝隋基本全是篡位,唐篡隋,五代一堆篡位,宋篡周,元靠侵略得天下,明反元,清反明。这么一算下来只有元不属于前朝的臣子而得天下的,其它都是臣子造反篡位得的天下
乱世打仗需要合法性这事有人通知刘邦了嘛他尸山血海里争天下的时候我寻思着也没人要求他要改姓嬴,光复大秦啊。杨坚、李渊、朱元璋对这事都怎么说的。东吴输是争天下输了,又不是因为没正统性输的。乱世政权的拳头就是合法性
孙权抛弃传统的大一统观点,自称是吴地百姓希望自己能统治国家,所以才勉为其难地当个民选皇帝。
孙权《称帝诏书》: 群臣将相,州郡百城,执事之人,咸以为天意已去於汉,汉氏已绝祀於天,皇帝位虚,郊祀无主。休徵嘉瑞,前后杂沓,历数在躬,不得不受。权畏天命,不敢不从,谨择元日,登坛燎祭,即皇帝位。惟尔有神飨之,左右有吴,永终天禄。
简单来说,孙权认为三国称帝的合法性排名是这样的: 吴国>=蜀汉>魏国。 魏国文治不如自己,蜀国武功不如自己,所以自己也是天命之一。
当然,这种儿戏一样的解释,并不妨碍东吴成为三国中活的最久的一个。 政权合理性,或者叫法统,本来也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在三国之前的张角,直接宣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一上来就站在所谓法统的对立面,人家依然有那么多支持者。
政权稳定与否,还是要看能否满足底下人的利益诉求。你能做到的话,你就算是要饭的也能当上皇帝;不能做到的,你就算是皇帝也只能去上吊。
之所以很多政权强调法统,主要是为了展现一种姿态,即自己是前朝的延续,自己愿意像前朝一样为多数既得利益者提供相同的地位和保障,以此获取他们的支持。 而如果你的基本盘不是这些既得利益者,那你根本不用扯什么法统。历史上的革命者,有几个拿法统说事的?
不管孙权说什么,只要你在吴治下,不是快饿死的,最好认同他的说法。 绝大多数的平民念汉,说到底也是怀念汉代的稳定生活,不代表真的认为汉的旗帜比自己的命重要。
打出来的,就是硬道理。解释不就是给个说法罢了。
大家觉得有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