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块,直接悔婚!”一女子和男友恋爱两年,感情很好,准备结婚了。女子的母亲提出要16.8万彩礼,新郎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这本该皆大欢喜,谁知婚礼前一天,女子的母亲却变卦了,说要把女儿养大不容易,要加6万“下车钱”。新郎没有当场发作。第二天吉时到了,新郎还没来。小丽心急如焚,打了无数个电话,终于接通后,只听到新郎冷冷地说:“这婚我不结了,我要用彩礼钱带我爸妈去旅游!” 那天,天色灰蒙,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压抑感。婚礼的吉时已经到了,可婚礼现场依然空荡荡的,没有迎亲队伍,也没有新郎的身影。 小丽站在窗边,目光焦灼地盯着外面,手里的手机已经打了无数次,她的手指不停地颤抖。终于,电话接通了。对面传来的是她再熟悉不过的声音——强钊的声音,冷冷的,没有一丝情感:“这婚我不结了,我要用彩礼钱带我爸妈去旅游!” 电话那端的短暂沉默如同冷水泼在她心上,瞬间让她从头凉到脚。 小丽,原名曹雪,一个普通的南方女孩,家境中等,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她与强钊的相识是通过朋友介绍,当时她刚从一段失败的感情中走出来,朋友说:“你应该重新开始,让自己开心。” 就这样,她怀着试试看的心情见了强钊。 第一次见面,两人并没有擦出火花,甚至有些尴尬。强钊是北方人,豪爽热情,口音里透着一股直率。 而小丽则是南方人,温婉内敛,言语间小心翼翼。两人虽然性格迥异,却意外地彼此吸引,渐渐的开始了恋爱。 两年间,强钊从来不吝于表达对她的爱。生日礼物、节日惊喜、周末小旅行,虽然不算奢侈,却让小丽觉得无比幸福。 她的父母看在眼里,也逐渐对强钊产生了好感。两家人相处得不错,尤其是小丽的母亲,对强钊更是赞不绝口。她总说:“这个孩子踏实、上进,配得上咱家小丽。” 于是,婚事便顺理成章地提上了日程。 今年8月初,两人决定开始筹备婚礼。按习俗,男方需要给女方彩礼。小丽的母亲曹女士提出了16.8万元的彩礼要求,这在她的家乡并不算多。 她认为,女儿嫁人是大事,男方给的彩礼不仅是对女方家庭的尊重,也是对女儿未来生活的一份保障。 出乎意料的是,强钊没有任何犹豫,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他说:“彩礼的数额不是问题,只要小丽开心,咱们以后日子过得好就行。”这番话让曹女士觉得心满意足,更加确信这个未来女婿是个“有担当的好男人”。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婚礼会顺利进行时,事情却在婚礼前一天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8月30日傍晚,小丽的母亲突然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她说,虽然16.8万的彩礼已经谈妥,但这只是“表面的数字”。 实际上,她把女儿养大这么多年,吃了不少苦,也花费了不少心血。因此,她还想再加6万元的“下车钱”。在她看来,这笔钱是女儿出嫁的“辛苦费”,理应由男方承担。 小丽当时非常尴尬,母亲的突然要求让她不知所措。她原以为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妥当了,可母亲却在最后时刻增加了额外的要求。 她试图劝母亲放弃这个想法,但母亲却坚持认为:“这是规矩,没什么不合理的。” 8月31日,婚礼当天。小丽起得很早,换上了母亲为她准备的华丽婚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可时间一点一点过去,迎亲的车队迟迟未到。 她的心里开始涌现不安,电话打过去,始终没有接通。吉时将近,她的焦虑已经到了极点,终于,电话那头传来了强钊的声音,却带着她从未听过的冰冷:“这婚我不结了。” 她听着电话里的忙音,仿佛世界都塌了下来。 事后,强钊解释了他的决定。他说,自己一直觉得彩礼是双方尊重的一部分,16.8万是他对小丽的承诺,也代表了他对她未来生活的重视。 可当小丽的母亲在婚前一天突然提出6万“下车钱”时,他感到心寒。那不仅是一笔钱,更是一种态度。对他来说,这笔钱象征着婚姻在某种程度上被“买卖化”了,失去了原本的真情实意。 “婚姻不该是讨价还价的筹码,更不该是利益交换。”强钊冷冷地说道。 他选择了悔婚,并决定用这笔原本准备给彩礼的钱带父母去旅游,完成多年来的心愿。 小丽呆坐在婚礼现场,白色的婚纱此刻显得格外沉重。她一直认为自己和强钊的感情可以战胜一切,但她没有想到,母亲的额外要求会把两人的婚姻推向深渊。 强钊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讲原则的人,他有自己的底线和坚持。而小丽则更温柔体贴,一直相信可以通过沟通解决问题。可当涉及到家庭和金钱时,这种矛盾变得不可调和。 小丽的母亲曹女士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母亲”。她在意女儿的未来,觉得多要一些彩礼是为了保障女儿的婚后生活。她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已经触碰到了强钊的自尊心。 小丽从婚礼的幻想中清醒过来。她开始反思自己和母亲的行为,也开始理解强钊的决定。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它还涉及到两个家庭的文化、观念和底线。当婚姻被金钱、彩礼绑架时,爱与信任就会被逐渐侵蚀。
“6万块,直接悔婚!”一女子和男友恋爱两年,感情很好,准备结婚了。女子的母亲提出
九文说史
2024-10-06 14:08:0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