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的宏大叙事中,封神榜由三教共签,阐教元始天尊、截教通天教主、人道老子作为三教代表,本应携手推动封神大业的顺利进行。
然而,通天教主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倒行逆施,其行为令人费解,与封神背后的天道运行格格不入。
起初,广成子三谒碧游宫,奉上打死的火灵圣母的金霞冠,并解释缘由。
通天教主当时十分清楚天道运行状况,他表示三教共议封神,一切皆有天数,神有尊卑,死有先后,还告知广成子,若自己教下门人阻拦姜尚,姜尚可用打神鞭惩戒,诸弟子应紧守谕帖,不听教训者自取其咎。这表明此时的通天教主是认可封神规则的。
但后来,听了多宝道人的挑唆后,通天教主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拿出四把宝剑,让多宝道人代他布阵,向阐教宣战。
不少人认为这是他受了徒弟挑拨。
然而,通天教主身为先天圣人,体悟天机,洞察幽微,怎会轻易被徒弟的几句话改变主意?
这背后必然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诛仙阵失败后,通天教主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再次摆下万仙阵,还炼制了 “六魂幡”,上面标注了老子、元始天尊、接引道人、准提道人、武王、姜子牙的姓名。
这种行为已不再是简单的意气用事,而是明目张胆地要逆天而行,改变天道。
通天教主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是对封神榜上人物的确立不满。
在与老子、元始天尊的博弈中,他争不过二人的联合,虽无奈认可,但内心终究难以忍受,于是决定对抗。
通天教主有对抗的资本,他修为不差于老子、元始天尊,其弟子实力也更为出色,在分宝岩分宝时,他还获得了大量的好东西,这是他敢于对抗的底气。
更为惊人的是,通天教主甚至生出 “再立地水火风,换个世界” 的恶念,这意味着他要反掉自己的师父鸿钧道人,摧毁鸿钧道人创立的当前世界。
作为圣人,他不会轻易做出如此冒险的举动,唯一的解释是他发现了鸿钧道人的弱点。
书中情节也佐证了这一点,通天教主正要去九重天紫霄宫拜见鸿钧道人时,鸿钧道人竟不请自来。
鸿钧道人身为造物主,以身合道,本不应出现于红尘世界,否则要承受因果,这对他来说是十分忌讳的。
他此次现身,极有可能是因为他的天道存在弱点,没有把握制服通天教主,所以要借助老子、元始天尊的能量,镇住通天教主,他让三圣吃下的丹药,或许正是针对通天教主,老子、元始天尊不过是陪衬。
通天教主的叛逆之路,不仅揭示了封神背后复杂的权力斗争与利益纠葛,也让我们看到了圣人之间微妙而紧张的关系,以及封神世界中隐藏的诸多秘密与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