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布局,曹操如何完成篡汉的基础建设,他不想当皇帝?

如何运行 2022-12-03 02:34:18

公元204年,也就是官渡之战后的第四年,曹操攻下邺城,自领冀州牧。

这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奇怪的,打下敌人的领地,自己兼任,这很正常啊。就好像总经理,主导收购了其他公司之后,自己兼任那家公司的经理,这也是情理之中。但是问题来了,史书中忽然飞来一句,有人劝曹操恢复古代九州的建制。这和打垮袁绍的事件,有什么关系吗?写史书的人为什么要这样记载呢。如果你再往下看,会发现更奇怪的事情,曹操的亲密战友荀彧,坚决反对这件事,所以曹操作罢,此事就不再提了,此后十年的史书,没有任何相关内容的记载。

直到十年后,史书才终于出现了相关记载,可以说这十年就是曹操精心布置自己的势力,准备称帝的十年,然后终于在213年以后爆发出来。

  具体来说是怎么布置的呢?曹操刻意恢复古代九州的建制,这让他完成了走向皇帝宝座的关键一步。这么重大事情,有记载吗?记载如下:”巴拉巴拉…….”。我直接解释一下,就是把每个州的管辖规模都扩大,把天下14州,变成天下九州,天下这块蛋糕,从除以14变成除以九。如此一来,曹操作为冀州牧的权势,自然也就增大。从这里看就可以知道,当年荀彧为什么反对恢复九州的建制,因为那意味着扩大地方权力,不利于已经摇摇欲坠的汉朝中央政府。

荀彧是最高水准的政治人才。他自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所以必须极力反对。为《资质通鉴》做注释的胡三省,感慨的说出了其中的秘密:“割司州之河东、河内、冯翊、扶风及幽、并二州皆入冀州,此曹操自领冀州牧,欲广其所统以制天下耳。”

总结一下,十多年前,刚刚打垮袁绍的时候,曹操就想搞自己的势力范围了,但是荀玉以颍川集团代表的身份,遏制了曹操的这种倾向。当时曹操还没有单干实力,他只能悻悻的中断这项政治工程。十多年后,荀彧又公开阻止曹操“称公”,理由也是一样。

荀彧作为颍川豪门氏族的代表人物,绝对不希望曹操日益凌驾于豪门贵族之上。如果被曹操家族夺取了汉朝的最高权力。那么影响的,绝不只是荀彧个人的身家性命而已,那会改变自刘秀建立东汉以来,绵延200年的政治格局。对那些世代享受利益的土地豪族来说,这可是塌天大祸。

那么为什么在公元213年爆发呢?因为在公元212年十月,荀彧病故,所以到了公元213年,已经没有人可以阻挡曹操了。荀彧病故才几个月,曹操就迫不及待的进封公爵,扩张地盘。在这种背景下,曹操家族篡位的基础已经奠定了,距离皇帝宝座只剩下最后两级台阶了。接着来说说这两个阶梯,要怎么爬上去。

首先,曹操需要在汉朝境内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魏公国,这个魏公国就是由上述的曹操私人领土,合并起来建立的。站在1000多年以后,看历史的人,通常会被《三国演义》误导,认为曹操一开始就权势熏天,地位崇高,不可阻挡。曹操只是因为个人的谨慎或情感才没有篡位,但是真实的情况比这复杂的多。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稍微想一下,就能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关键问题是,假设曹操在没有封公爵前,突然死了,曹丕能继承曹操的全部权力吗?答案很简单,不能。因为冀州牧,丞相之类的位置,从理论上就不是世袭的。而且当时的众多大佬,从理论上都是曹操的同事,他们与曹丕之间并没有臣属的关系。曹操如果突然死了,曹丕拿什么凌驾于他们之上呢。

但是曹操封公,拥有一个魏公国之后,一切就不同了。因为魏公是可以世袭的。而且魏国拥有的封地,实在太大了,足足有十个郡。更主要的是,魏国可以建立自己的臣属集团,这就是自己与子孙千秋万代的资本。只要曹操成功的把封地合起来,组成魏公国这个独立国家,就算曹操在之后突然就死亡,曹家的地位也不受影响。

首先,曹皮可以继承魏公的地位。然后,可以接管魏国十个郡的封地,作为他私人的政治资本。最后,还可以接管魏国的整套政府机构,作为下一个时代的基础班底。

在这种背景下,整个东汉帝国还有谁的权力,能与曹丕相提并论呢?好像没有了。所以这就是最关键的一步,组成魏公国,后来的曹操封王,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了。那只是锦上添花而已,只是把地位坐得更高,为了压倒世家大族。当然这样也会使得反对曹家力量,更进一步集结,这是后话。

所以只要曹操完成,组成魏公国这个政治工程,篡汉就已经不可逆转,只是时间问题了。

至于那最后一级台阶,正式接受禅让称帝,是曹操本人还是曹丕来完成,其实已经无关紧要了。

详细读完了这段历史。你对曹操是不是想称帝这个问题,是不是已经有答案了呢?

0 阅读:8

如何运行

简介:是展示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