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9年,明朝将领邓子龙率兵大败缅军,却被朝廷削减了饷银。连续7个月没拿到月粮后,将士们开始蠢蠢欲动,准备揭竿而起。
眼见兵变在即,邓子龙心急如焚,不料竟眼前一黑昏了过去。等醒来时,朝廷已经下令将他软禁起来。
后来,邓子龙从旁人口中得知,巡抚萧彦为避免兵变,采用了极其卑鄙的手段。他先以发放9个月月钱为借口,将姚安营的士兵们诱骗至城中,接着,又在城东外的杨树林设下埋伏,刺杀前来领饷的士兵。
最终,邓子龙手下姚安营的三千士兵中,有两千多人被无情斩杀。少数幸存者被迫四处逃亡,流离失所。
万历十一年,缅甸东吁王朝国主莽应里挥兵数十万侵犯云南,一路势如破竹,没几日就拿下腾冲、永昌、大理等府县。
大敌当前,邓子龙带领亲自训练过的3500精兵,大举南下。在征讨缅军的数年间,邓子龙出奇制胜,立下了无数战功。
在游击将军刘綎的配合下,邓子龙长驱直入,直逼缅军老巢。要不是朝廷紧急下令退兵,缅甸或许已被并入中国版图。
忌惮于邓将军及其军队,缅甸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轻举妄动,云南逐渐安定下来。令人没想到的是,边境没平静多久,文官们就纷纷进谏,要求裁减军队,缓解财政负担。
昏庸的万历皇帝一番思索后,竟采纳了文官们的建议。于是,配发给云南的饷粮急剧减少,邓子龙手下军营连续7个月没领到月钱,将士们怨声载道。
不得已,士兵们找到邓子龙,想让他帮忙去朝廷说理。邓子龙理解将士们的处境,也愿意尽自己所能,为他们解决军饷问题。于是,他主动找到云南巡抚萧彦,希望得到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
然而,萧彦为了自己前途,压根不想帮邓子龙手下将士出头。他几次三番推脱,后来被逼急了,索性出了一道告示:只留三千兵士,余下就地解散。
这份告示一出,立刻在军营中引发轩然大波。眼看手下士兵将被逼反,邓子龙急得团团转。他一边安抚士兵,一边和朝廷官员沟通。有一天,或许是因为急火攻心,邓子龙突然两眼一黑,当场晕倒过去。
从昏迷中醒来后,邓子龙得知自己已被停职。在遭软禁期间,邓子龙从旁人处得知:在萧彦的指示下,姚安营将士被集体诱杀。
朝廷这番卸磨杀驴的举动,让邓子龙感受到彻骨的寒冷。手下士兵哗变,身为主帅的邓子龙自然无法免责。没过多久,向他问罪的诏令就传到了面前。
原来,萧彦向万历皇帝拟了邓子龙七条罪名,似乎想一举将他打入谷底。面对构陷,邓子龙当然不肯坐以待毙,毅然决定与萧彦对簿公堂。
然而,尽管邓子龙据理力争,朝廷依旧没有取消对他的处罚。因对手下管束不严导致兵变,邓子龙被万历皇帝夺职,居家反省。之后,他一度蒙冤下狱,人生走入至暗时刻。
尽管受尽委屈,但面临事关国家利益的选择时,邓子龙仍坚持以大局为重。万历十九年,邓子龙戴罪立功,再击缅军。他奋力血战,成功将敌人击退。万历二十六年,邓子龙受命前往朝鲜抗倭,在顺天海面与日军展开大战。
露梁海战一役中,面对汹涌而来的日军,年逾七十的邓子龙毫无惧色。他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最终英勇牺牲。
邓子龙殉国后,首级被倭寇当场割下。战后,部下们寻找到邓子龙的尸身,却迟迟找不到他的头颅。为了让邓将军体面下葬,将士们让人在木雕上刻出头的样子,将它安放在尸身上。
得知邓子龙战死,朝鲜国王悲痛欲绝,身着孝服,与百姓们一同哀悼。此后,朝鲜历代国王均感恩邓子龙“再造藩邦”之功,并建祠祭祀。
说来讽刺,一位为明朝守疆护土十余载的忠诚武将,最终却是在异国他乡名垂千古。
果然,这世间从来都不缺赤胆忠心,缺的,是能赏识且守护它的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邓子龙》
亲亲我的宝贝
作为统治者,难道不清楚将士是国家政权稳定的基石?如此对待将士,还能指望他们为你卖命?难怪后来清军入侵,这么多将士投敌叛变。
南有乔木 回复 10-25 21:19
长于后宫妇人之手,哪懂什么是国之干城。
江渐月 回复 11-29 19:42
清朝入侵?不,清朝只不过碾死了一只彰郎。
dennyzhan
明朝后期,只要有将军带出一只好一点的军队,文官集团就想方设法的把军队搞到手,搞不到手就毁掉。军队到了文官集团手里就成了炮灰,成为他们上爬的工具,军队也就烂了。
天利
抗倭名将邓子龙,我们江西丰城人,在家乡妇幼皆知的民族英雄。
行者如风、斌哥
大明不亡天理难容,我心中晋宋明都是垃圾王朝
江渐月 回复 11-29 19:45
元清都是中国朝代。
江渐月 回复 11-29 19:44
清朝入关也不算异族,西欧白人与非洲黑人才是异族。
血天马
所以在华夏土地上,单纯的文人一但成了一把手就是灾难,因为他们只能看到当前,而看不到未来。
洞庭湖泥鳅
能打胜战,又不会养寇自重的。张经,俞大猷,戚继光等等抗倭英雄。特别是戚家军全员坑杀,被史书中描述的还不错的嘉靖帝弄死。几个宫女想勒死嘉靖帝被皇后救了,皇后宫殿起火,皇后呼救,宫人欲救,皇帝不许。从大明战神叫门天子弄死于谦开始,后面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哪怕是出了王阳明张居正这样的能臣,皇帝第一个不敢用,威望太高。第二个,就不说了,都知道。[抠鼻]
用户11xxx25 回复 10-26 16:18
坑杀戚家军是万历,抗倭援朝之后吧
扎心了你个老6
总是有人传,明庭付不起军饷就卸磨杀驴般剿灭自己军队!但是这些故事都不觉得莫名其妙,自留学生皇帝败坏明庭武备,明庭从兵强马壮,雄狮百万的大国,变成了首都差点易主的渣渣,之后明庭上下一直是抱怨边疆事多,钱不够,粮不够,兵力严重不足,好像后面皇帝都离不开搞钱、招兵,其它的懒得管,下面如果有臣子抬杠,就提拔权臣去搞缺德事,仅让东厂盯着,互咬互斗,自己撂挑子不上朝了。
剑南春
最黑暗的王朝就是明朝。
德邦总管 回复 10-26 07:52
清
vKIYOv 回复 11-18 10:03
晋
大飞
明朝真是愧对为国为民的将士
绵羊骑士
烂透了的文官集团
ajtd226
明朝清朝都是重文不重武,不重视军队,忽视对军队的建设,造成军队士气下降,战力全无,国家必然灭亡。
foxwu 回复 10-23 11:10
胡扯淡
江渐月 回复 11-29 19:46
清朝重武。
夏天11月9日
从宋朝以后,文官对武将,军队的迫害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孤独是一杯烈酒
历史上有两个子龙,命运何其相似,看来这个名字适合当将军但下场堪忧
沛沛
所以明朝不灭天理不容,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们没有死在敌人手里缺被自己人弄死,这样的国家不灭才怪
一渡Hrftv轻舟
🎤功绩越巨大,对历史的贡献越多,它们(朱明)就会硬要诬陷危害。
洛克地瓜
讨薪被杀奠定了明败亡的起点
红颜易老
明朝亡国不冤
胜负手
不对,据考证当时倭寇以败争相逃命,邓子龙为抓获倭酋坐小船追击中误被明军大船火炮击中
用户13xxx62
“副将邓子龙不善御军,兵大噪,守备姜忻抚定之。而其兵素骄,给饷少缓,遂作乱。鼓行至永昌,趋大理,抵澜沧,过会城。彦调土、汉兵夹攻之,斩首八十,胁从皆抚散。事闻,赉银币”。不过杀了80个叛军头目到自媒体口中变成了屠杀2000人。
韭菜炒大葱
相比戚家军等我下场好多了
用户15xxx98
明朝文官个个该杀!
vKIYOv 回复 11-18 10:06
该杀的不杀不该杀的反倒被杀了
胖狗狗
要怪就怪儒家
塞度林木
瞎扯淡
用户10xxx47
文人大儒,多是勾心斗角、自私自利的鼠辈
用户10xxx97
万历帝真是个畜生皇帝[无奈吐舌]
寻找香雪海
有点瞎编,灭一国战利品肯定有的军饷也有的并不是皇帝没发而是文官层层克扣,到最后那层吃干抹净。作为将领战利品奖赏给士兵肯定有的不至于让士兵到哗变的地步
田晓洋
打败中国人的永远是中国自己人,没有一个外敌能打败中国
蚂蚁
大明毁于东林党代表的文官统治阶级之手
千里江山
明朝真是奇葩,过河拆桥,用完了就杀掉,戚继光的部队也是同样下场
chemindole
明朝没有巡抚官职的
☞偷人不偷心☜ 回复 10-24 19:58
有,不过是特地地区,也不是一省为划分,内地可能少,九边都有巡抚,负责一地军政,上面还有总督负责一镇或者数镇。
用户10xxx50
朱明皇族寄生虫太黑,该亡国灭种
清风
明朝作死
不知是谁
邓子龙在中国也是名垂千古的,只是在缅甸的战斗知道的人少一些。
qzuser 回复 10-23 17:57
邓子龙是我那个镇上的,以前听老人讲古会讲邓子龙的事迹,不过讲的都是他去当兵前的事多,讲的多的狮子邓家的狮子怎么来的,反正小的时候听也不太懂,还有我镇上的一个冻米糖厂是以子龙为品牌,后面才慢慢了解,今年韩国拍的露梁海战虽然把他们自己拍的为主,但明军这边邓子龙比明军主师出镜还多
用户10xxx45
他肯定有错,比如有杀良冒功、违反群众纪律这些事
用户11xxx51
如果缅甸进中国,就像越南一样,
啦啦啦
邓子龙将军是被朝鲜军火炮(误击)牺牲的
Robin
配个棒子图做什么?没明军帮忙棒子早亡国还意淫什么亚洲第一名将
用户11xxx54
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