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航展即将开幕,参展各类装备也正在陆续进场。相比唱主角的各型号国内装备,他国装备则相对更有关注度加成。这不,首次参展飞抵太原准备转场珠海的俄罗斯苏-57,就吸引了不少人的好奇目光。
相比2010年首飞后一路顺利发展并已经大量装备的中国歼-20,苏-57则要一波三折很多。苏联解体以前并未认识到F-22代表的“4S”发展趋势,当年预备的未来战机方案米格1.44与S-32(又称苏-47)均未考虑隐形突防需要,成了完全的机动飞行怪物。在F-22公开甚至服役后,中国四代机很快转向了隐身优先原则(这也是成都611所歼-20最后胜出的关键),而俄罗斯方面仍似乎有相当的保留,最后在苏霍伊推出的PAK-FA/T-50方案基础上推出了至今性能争议不断、转产也不大顺利的苏-57。
相比中、美四代机为了隐形要求,外形堪称颠覆性的变动,苏-57外形一眼可以看出与苏-27的明显继承关系,甚至得了一个“拍扁苏-27”的绰号。其延续苏-27的升力体布局配合细长机身和短小垂尾等具有不错的升力与减阻效果,预计有不错的飞行速度以及超音速巡航能力。格斗机动性能也是俄系战机专长不会特别担心。但同样延续苏-27系列的腹部大型进气道和缺乏遮挡的发动机叶片又是雷达强反射源,机身细节上还可以看到大量影响隐身效果的铆钉等等,可以看出俄罗斯在翼身融合技术,现代机身制造技术上已经被拉开不少差距,隐身效果研究更是已经被美、中远远甩开。
不过俄系装备多有凭借简单粗暴思维“一力降十会”的做法。苏-57上装备了大量雷达传感器,除了传统的机头部分主雷达,还在机身侧、机翼两侧安置多个辅助雷达设备,配合光电探测装置加强传感器来试图弥补本战机隐身的不足。打比方就是发现水桶存在短板后,为了多装水不是把最短板子补上,而是干脆加长最长那块板子然后斜过来水桶加水。至于这种思维的实践效果好不好外界还有不少争议,乌克兰在机场击毁一架苏-57的传言更是让这型飞机口碑蒙上阴影。
此外“拍扁式”设计在有利于减少部分雷达反射效果的同时,也压缩了机身内部空间,降低了苏-57内部弹仓的体容积。再加上俄系弹药一贯小型化表现不佳,让苏-57很难像F-22和歼-20那样无外挂弹药出战,战时往往需要冒着让雷达反射效果进一步增大的风险外挂弹药上阵。总体来说,如果用中、美都认可的4S标准衡量的话,苏-57机动性合格,超音速巡航理论上合格,隐身性能基本不合格(注意这次苏-57转场太原未发现挂载龙渤透镜,可见其较容易被雷达发现),超级信息性能未知(俄罗斯半导体工业落后明显)。这或许也是美国空军至今不太将苏-57放在眼里,认为其威胁远不如歼-20的主要原因。
至于苏-57前来珠海参展一事,至少可以排除向中方推销的可能。如今中国空军还是海军航空兵都有了更加符合要求的国产型号飞机可用,更新一代战机也早已提上日程。不可能接受这一型性能短板明显,价格还不便宜的机型。俄方此举一方面有展现中俄友好关系的姿态需要,另一方面多少有些借珠海航展向其他地区潜在客户展示的考量。毕竟中东等地区俄系传统军火买家不算少,部分大客户哪怕是当成交保护费也愿意的。对买不到美国隐形战机又对中国推销“鹘鹰”不满意的买家来说,至少还有苏-57这么一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