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万就能买到自动驾驶?骗人的吧!” 朋友们听到我买了这辆搭载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电动车时,几乎异口同声地发出这样的质疑。说实话,当时我也是半信半疑,毕竟,智能驾驶系统,在我印象里,一直是豪车专属的“高科技”。 但二十多天2100公里的实际驾驶体验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也让我忍不住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这“16万智驾”究竟是怎样一种体验,值不值得买。
首先,我们得澄清一个概念:这可不是那种能让你完全解放双手,自动开到目的地的“全自动驾驶”。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包括我的这辆车,都属于L2级辅助驾驶,需要驾驶员时刻保持注意力,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这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副驾驶,帮你分担一些驾驶的负担,让你在长途驾驶或拥堵路况下更加轻松,但它并不能替代你成为驾驶员。 而正是这种“辅助”的程度,成就了这辆车“本分”的惊喜。
我选择的是一款紧凑型电动SUV,裸车价16.58万,在同级别的燃油车里,这个价位通常只能买到配置相对较低的车型。但是,这辆电动车却配备了相当完备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紧急制动、全速域ACC自适应巡航以及高速NOA领航辅助驾驶等等。 这简直就像买了一辆“丐版”燃油车,却意外获得了一套“豪华版”的智能驾驶套装。 这种配置的性价比,着实让我心动。
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智能驾驶辅助体验吧。早高峰的杭州,高架桥上堵车是家常便饭。以往开车通勤,我的右脚几乎没有一刻是闲着的,不停地刹车、起步、刹车、起步,疲惫不堪。现在,开启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后,我的右脚终于可以得到解放了。ACC自适应巡航会根据前车速度自动调整车速,保持安全车距,而车道保持系统则会轻柔地纠正车辆偏移,让车子稳稳地行驶在车道中央,就像有一位老司机在帮我控制方向盘和油门一样。
说实话,刚开始用的时候,我还有些忐忑,总觉得系统反应不够快,或者处理情况不够妥当。但用了一个星期后,我发现自己完全多虑了。 系统的反应速度非常迅速,在紧急状况下,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也能够及时介入,有效避免了潜在的交通事故。 这让我对这套辅助驾驶系统的安全性有了充分的信心,也让我在驾驶过程中更加轻松和专注。
周末,我开着这辆车去了趟上海,全程300多公里,其中大部分路段都在高速公路上。 这次,我体验了高速NOA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坦白说,这功能一开始让我有些紧张,特别是变道超车的时候。但实际体验下来,我发现这套系统的变道决策非常谨慎,它会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进行变道操作,而且变道的速度和幅度都非常平稳,丝毫不会让人感到慌乱。 这让我对这套系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绝对不仅仅是噱头,而是真正可以提升驾驶效率和安全性的技术。
当然,这套系统也不是完美的。它仍然需要驾驶员保持高度的警惕,尤其是在复杂路况下,比如雨雪天气或者道路施工路段,系统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需要驾驶员及时接管。 而且,在一些狭窄的路段或者拥堵的路段,系统可能会频繁地进行刹车和加速,驾驶体验略显生硬。 这些都是目前L2级别辅助驾驶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不局限于我的这辆车。
除了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外,这辆车的自动泊车功能也让我印象深刻。我住的小区车位非常窄,只有2.1米宽,以前停车总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现在,有了自动泊车功能,一切变得简单多了。 我只需要将车开到车位附近,系统就能自动完成泊车操作,停车精度非常高,车子停放得非常标准,几乎每次都能停得比我自己手动操作还要好。 这对于新手司机或者停车技术不太好的司机来说,绝对是一项非常实用的功能。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这车的充电速度和经济性。 这辆车的电池容量并不算很大,但充电速度却出乎我的意料。用小区的快充桩,从25%充到80%,只需要25分钟左右,足够我连续通勤三天。 一个月下来,油电总花费不到400元,这对于我这样每天都要开车通勤的人来说,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节省。这与我之前开的燃油车相比,节省了一半以上的费用。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新能源汽车的节能环保优势。
总而言之,这辆16万级的智驾电动车,虽然并非完美无缺,但其性价比和驾驶体验在同级别车型中是相当出色的。 它以亲民的价格,为普通消费者带来了接近豪华车型的智能驾驶体验,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当然,在购买之前,大家还是要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毕竟,技术始终在发展,未来的智能驾驶系统也必然会更加完善和成熟。
然而,我们必须理性看待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技术水平。目前,L2级辅助驾驶技术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它并不能完全替代人类驾驶员。 在使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时,驾驶员仍然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时刻关注路况,并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千万不要因为过度依赖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而放松警惕,安全驾驶永远是第一位的。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688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6%。 这表明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蓬勃发展,而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也成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乱象,比如一些厂商夸大宣传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功能,甚至误导消费者,认为其可以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权益,更会危及道路交通安全。
因此,在选择配备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车型时,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其功能和局限性,不要盲目跟风,更不要对其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仔细阅读车辆说明书,了解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具体功能和使用限制,并进行充分的试驾体验,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最后,回到文章开头朋友们的质疑。16万就能享受到接近豪华车的智能驾驶体验,这在几年前可能还是难以想象的。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正逐渐普及到中低端车型,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普通消费者能够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和安全。 这辆车,以及它带来的体验,恰好印证了这一点。 它让我感受到科技的进步,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它不仅仅是一辆车,更是通往未来智能出行之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所以,16万买到自动驾驶?我觉得,这并不仅仅是“可能”,更是已经成为现实。 当然,这需要我们保持理性,认真了解产品,安全驾驶。 但它让我相信,更加美好的智能出行未来,正在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