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滩上的汉长城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0-29 15:32:58

▌刘效仁(安徽)

至秦代以降,几乎每个朝代都修筑过长城。比如,始建于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止于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的敦煌汉长城,就早于明长城千年。

“因地形,用险制塞。”作为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不只在秦始皇的时候得到肯定,后来司马迁还写入《史记》之中。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效。遗憾的是,敦煌长城却立于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戈壁沙滩。既无山可依,也无险而据,即便若隐若现的疏勒河同样难称峻奇。

十分有趣,在我国的版图上,几乎所有的大江大河都是自西而东,“奔流到海不复回”。发源于祁连山脉西段的疏勒南山,因而得名的疏勒河,自甘肃玉门市昌马峡谷奔涌而出,然后掉头向西,一直流到新疆的罗布泊地区。或许在古时也曾汹涌澎湃,大浪淘沙,可一路艰难地走来,至今未免老态龙钟,衰颓不堪了。即使如此又如何呢?又何以难倒聪明智慧的炎黄儿女呢?当时的军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起沙土夯墙,并夹杂红柳、胡杨、芦苇和罗布麻等物,以粘接固络,倒也坚固异常。据载,燧、墩、堡、城连属相望,“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似若蛟龙蜿蜒,气势不凡。

眼前的这段长城,即是保存较好的玉门关段。沿线遗存烽燧,残垣底宽3到8米不等,高3米以上,最高达10米。不远处便是一座烽燧,虽然早没了当年的伟岸身姿,在戈壁沙滩中仍有鹤立鸡群之雄。虽说有细钢缆围挡,游客仍可近前观之。然却少有游人坏了规矩,不敢直趋“城下”。数米之远,城墙中的芦苇、红柳、罗布麻等依旧清晰可见。令人自豪的是,尽管没有水泥,没有钢筋,没有砖石,却黏结甚牢,历尽两千年沧桑仍孤傲独立于沙砾之上。

当然,这段长城已“垂垂老矣”。有的地方早已塌陷,夷为平地;有的形销骨立,摇摇欲坠;有的只有人头高,触手可及。但无论如何,她的风骨未改,品格未改。汉长城不仅为古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安全保障,成了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也曾是抵御外敌的坚固堡垒。

遥想当年,对汉王朝威胁最大的当数匈奴。飞将军李广、大将军卫青都曾威震敌胆。骁勇善战却又不幸早逝的霍去病,至今令人叹惋。自然也有了汉长城之上的厮杀鏖战和血雨腥风。眼前的长城或许就曾留下边关将士挥刀斩敌的雄姿,脚下的沙砾或许曾为将士的鲜血染红。

“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宋代陆游的《古意》让汉长城无疑更多了些悲壮。唐代李益的《登长城》则写道:“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毕竟留了一个光明的尾巴,让汉长城仰起了铮铮铁骨汉子的笑脸。

“不战四夷平”,自然是家国之幸,然而却也是汉长城之不幸。因为,谁也逃不脱“不用则废”的自然规律。于是,汉长城辉煌不再,雄浑不再,以至于支离破碎。或有一天,“来自尘土,终归于尘土”。

0 阅读:13

北京日报客户端

简介:爱北京、关注北京、读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