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笔干净,蘸墨6次,完成了草书创作,获得书法全国奖

滨滨谈文化 2024-10-01 22:36:38



古人给后世遗留下来的作品很丰富,有的可以作为法帖,有的则是让人们欣赏的。而如今的书法大赛,它除了检验一个人的书法水平外,还有另一个功能,那就是表现书法的艺术性。因此可以说,现在的书法不止是写字,如何把字写好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还要看书法所带来的艺术性究竟如何?

上面的这幅草书作品,在创作中用笔干净,蘸了6次墨,一口气完成了作品的创作,使得作品有了整体感和画面感,从而赢得了评委的认可,获得了书法全国展。但是,这幅草书作品,也在书法爱好者中间引起了许多讨论和热议。下面看看大家是如何讨论的。

一些人说,这幅草书作品,虽然从整体上来看,有一定的书法艺术性,但是,作品中的每一个字则不能细品,这与古人的字是没法比较的,因此,这样的作品入了国展,并不看好。也有人认为,这幅草书作品入展,都是风气问题,因为现在的评委都是一个导向,只要能写出评委所喜欢的风格,入展也就不是多大的问题了。当然,还有人觉得,这幅草书作品主要是在笔墨上很有气场,整体感非常强烈,可以作为书法入展的示范作品了。

不论怎么说,这幅作品毕竟被选为十三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上的作品了,我认为,能入展的作品,说明得到了评委们的认可,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它的道理就在于,作品符合书法大赛所需要的笔墨、风格等各项要求的,否则,相信评委们一定也会淘汰它的。下面给出我自己对此作的一点看法,不周之处,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发表观点,一起来讨论。

首先,此作的用笔非常干净利落。有人说,作品的单字并不好看,但是,如果你仔细看看人家的每个笔画,尤其是它的起、行、收三个用笔过程,就可以知道,作者是有一定的学古能力的,不然,它的点画是经不起推敲的。用笔时虽然有些习气,但是,就是因为这个习气,恰恰让它的点画出现了很多的变化,如此一来,作品的用笔就会显得非常干净利落了。

其次是作品的整体感很强烈。我们仔细查看作品时就会发现,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一共饱蘸了6次墨,一笔写下来,一直写到干枯为止。例如第一行中第一次蘸墨,一口气字了足足10个字,墨色由浓到枯,仅仅是墨色的变化也是非常丰富的,同时,这些变化给作品的整体感赢得了一定的画面感。由深到浅,由浓到枯,由近到远,这不仅展示了作者对笔墨的驾驭能力,也符合当代书法艺术性的各项要求,书写自然而然。

最后是草书作品的线质问题。现在很多人都很重视书法的线质问题,甚至对线质的要求完全超过了书法的字形、点画和章法。以前有人说,书法的线质就是书法的生命力。这幅草书作品线条质量还是很过关的。那么,如何才能写出好的线条质量呢?我认为一方面就是要学习好篆隶书法,这是一个基础,另一方面就是对笔墨的驾驭和表现力。从作品中可以看到,不论是浓墨还是枯墨,作者都能如此轻松地把控好线的质量,为作品加分。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书法古今

推荐阅读:

3 阅读:332
评论列表
  • 2024-11-19 10:54

    你以为评委的眼光就高吗?只代表个人审美而已!

  • 2024-11-19 10:56

    线条软弱无无

滨滨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