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陶铸的个性十分突出,有人形容他像“大炮”,有人觉得他是“消防员”,陈赓将军叫他“陶猛子”,叶剑英元帅称他为“倔牛”,而毛主席则评价他:“党内的老黄牛!”
每当谈起陶铸,李克农将军总是显得非常生气,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曾志:你是被特务打了吗】
李克农上将之所以对陶铸心存不满,源于过去的一场冲突:他曾被陶铸动手打过。不过,那次交锋中,陶铸也没讨到什么好处。毕竟,当时的李克农身材魁梧,是情报界的顶尖人物,实力不容小觑。
陶铸的夫人曾志在晚年回忆时提到:“那天深夜,已经凌晨两点,陶铸还没到家。快到两点半时,楼下突然传来敲门声。我急忙下楼开门,只见陶铸满脸怒气,一言不发地径直上了楼……”
曾志看到丈夫深夜才到家,正想上前关心他是否需要吃点东西,却注意到他额头上肿起了一个像核桃那么大的包。
曾志关切地询问:“你出了什么事,是特务对你动手了吗?”
面对妻子的询问,陶铸先是冷哼了一声,随后带着怒气说道:“我刚才在长江局和李克农动手了!”
陶铸的话让曾志大吃一惊,她心里直打鼓:这难道不是以怨报德吗?曾志对李克农的事很清楚,就在不久前,李克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陶铸他们从牢里救出来。
当时,为了解救陶铸,李克农付出了不少努力。曾志后来回忆这件事时提到:“这简直是自家人不认识自家人!大家都知道,李克农在营救陶铸等人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陶铸获释后,曾特意去办事处想当面感谢李克农,可惜李克农正好不在,两人因此始终未能见面。”
这次冲突恰巧印证了“不打不相识”的老话。实际上,李克农和陶铸非但没有因为这次争执产生嫌隙,反而因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陶铸后来升任正国级领导,李克农也晋升为共和国上将,两人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每当重逢,他们总会聊起过去那段往事。提起这事,李克农总爱假装怒气冲冲,好像陶铸当年瞪他的那一眼,就像刚刚发生一样。
1937年8月,中共中央下达命令后,李克农经过一番周折,成功营救了陶铸等人出狱。
陶铸获释后,为表达对李克农的感激之情,特意前往办事处希望能当面致谢。然而,李克农当时并不在办事处,两人未能如愿见面。
陶铸前往办事处寻找李克农,但未能见到他。于是,他决定先行离开,打算改天再当面表达感激之情。
陶铸虽然听说过李克农,但两人从未碰过面。简单来说,陶铸对李克农的了解仅限于名字,并没有实际接触过。
根据组织安排,陶铸随后调任湖北,出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并负责宣传工作,与此同时,曾志被任命为湖北省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
陶铸见到妻子曾志时,兴奋地提到他打算亲自向李克农表达谢意。曾志听后,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
在南京沦陷的同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重建长江局,负责南方各省党组织的运作。新组建的长江局由王明出任书记,周恩来担任副书记,秘书长一职由李克农担任。
中共中央长江局作为一个隐蔽的机构,其办公场所设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内,这样安排主要是出于便于开展工作的考虑。
在中共中央长江局的办公楼二层,有一间专门用于安置秘密电台的密室。为确保通讯安全,李克农定期前来视察,严格审查各项保密措施的落实情况。
夜幕降临,陶铸因紧急事务需与周恩来商议,便趁着夜色前往武汉的八路军办事处。恰巧当晚李克农也在那里。
陶铸以前多次到过八路军办事处,所以门口的警卫都认得他。这次他来的时候,警卫一看是他,二话没说就让他进去了。
陶铸一踏入八路军办事处,便直接上了二楼。他走路时依旧发出响亮的脚步声,如同平时一样。
得知有人要上二楼,李克农立刻上前查看。他注意到一个体格魁梧的陌生人正朝这边走来,心中警觉,怀疑此人可能不怀好意,于是上前盘问道:“你要找谁?”
陶铸多次造访八路军办事处,这次因有紧急事务需见周恩来,便急于摆脱与李克农的交谈。他随口敷衍道:“我只是随便看看,不找谁。”随即,陶铸便迈步向里走去。
看到陶铸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身材魁梧的李克农立刻警觉起来,一把抓住陶铸的胳膊就往外拽。但陶铸也不甘示弱,用力推着李克农,反而往里面挤。
面对突如其来的举动,李克农毫不犹豫地挥拳击向陶铸。陶铸并非忍气吞声之辈,迅速反击,一记耳光准确击中李克农的眼角,导致他的眼镜飞落地面。顷刻间,李克农的眼镜摔得粉碎,无法修复。
尽管失去了眼镜,李克农并未因此罢手,他与对手仍在激烈搏斗。双方纠缠不休,战况持续胶着。
周恩来听到外面有争吵声,立刻跑出去查看。发现李克农和陶铸正在动手打架,他立刻大声喝止:“你们在做什么!”
周恩来话音刚落,李克农便用手擦了擦嘴,一脸不悦地抱怨道:“也不知道是谁,非要往上闯!”
周恩来定睛一看,发现与李克农发生冲突的人竟是陶铸,于是立即向李克农介绍道:“这位是陶铸。”接着又转向陶铸,说道:“这是李克农。”
李克农无缘无故被揍了一顿,气呼呼地说:"这家伙连名字都不报!"陶铸当时也在气头上,完全忘了李克农曾经帮过他,直接怼了回去:"明明是他先动的手!"
冷静下来后,陶铸向李克农表达了对他帮助自己获救的感激之情。此时,李克农望着这位声名显赫的陶铸,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每次碰面,陶铸和李克农都会谈起那次打架的事。李克农总爱假装很生气的样子,可话一说完,两个人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李克农历任多个重要情报和外交职务,包括中央军委情报部负责人、中央情报委员会书记、外交部副职、军委总情报部主管以及中央调查部领导等职位。
1955年9月,李克农获得了上将军衔的荣誉。
此后,陶铸被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并陆续担任了多个重要职位,包括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州军区政委、暨南大学校长,以及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兼广东省委第一书记。此外,他还兼任广州军区第一政委和广东省军区第一政委等职务。
在某个场合,李克农与陶铸再度聊起了他们年轻时的冲突。李克农故意摆出一副恼怒的表情,对周围的人说道:“陶书记那时候可真够厉害的!他欠我一副眼镜!”
1962年2月9日,李克农因脑部组织退化,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
听到李克农去世的消息,陶铸心情沉重。回到家后,他主动向曾志提起李克农,反复感叹:“他才63岁,就这么走了!”陶铸的语气中充满了惋惜和不舍。
看到陶铸情绪低落,曾志没有多言,只是静静地给他倒了杯水,陪在一旁。当晚,陶铸没动筷子,始终翻阅着一本书,直到深夜依然难以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