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冬,北平陆军监狱内,民族英雄烛光下写遗书,揭露蒋日勾结,呼唤抗日团结。

鸿史观 2024-11-08 23:19:11

1934年冬,北平陆军监狱内,民族英雄烛光下写遗书,揭露蒋日勾结,呼唤抗日团结。遗书毕,又书家书数封,安排后事,面对刑场,他从容不迫,整理衣冠,平静赴死。

(信息来源:北京红色记忆——吉鸿昌与抗日同盟军)

1934年北平,一个深秋的清晨,寒风凛冽。

炮局胡同的陆军监狱里,吉鸿昌将军即将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39岁,放在今天,人生才刚刚开始,可对于他来说,终点已至。

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像流星一样璀璨,为那个黑暗的时代带来了一道光。

他从一个旧军人,一步步走向共产主义,最终为抗日救国献出了生命,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吉鸿昌出生在河南扶沟的一个普通农家。

1895年,他来到这个世界,没赶上好时候,在乱世里,连吃饭穿衣都成问题,哪还有什么心思去想远大理想。

但吉鸿昌不一样,他从小就对那些古代民族英雄充满敬仰,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保家卫国,建功立业。

1913年,18岁的吉鸿昌决定弃学从戎,加入了冯玉祥的西北军。

在西北军,吉鸿昌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军事才能,很快脱颖而出。

“吉大胆”这个外号逐渐在军队里传开了。

他在战场上总是不顾生死,冲在最前面,立下了不少战功。

从一个小兵,到营长、旅长、师长,吉鸿昌的晋升之路,堪称火箭速度。

二十多岁,就成了一个出色的军事指挥员,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事情开始慢慢发生变化。

1927年,吉鸿昌的部队驻扎潼关,这段时间,他开始接触共产主义思想,还跟刘伯坚等共产党人走得比较近。

他开始琢磨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对自己的过去选择也产生了疑问。

1930年,蒋介石让吉鸿昌去攻打鄂豫皖地区的革命根据地。

这个命令成了吉鸿昌人生的转折点。

一边是昔日的长官,一边是浴血奋战的同胞,吉鸿昌陷入了两难。

他很清楚“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的荒唐,不愿意参与内战,更不想当蒋介石的打手。

于是,他选择了消极抗命,“对天放空枪”的故事,也开始在民间流传。

吉鸿昌的行为,自然引起了蒋介石的猜忌。

1931年,他的起义计划败露,被蒋介石解除了兵权,并以“出国考察”的名义,变相流放。

在国外,吉鸿昌亲眼目睹了西方列强的傲慢与偏见,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弱国无外交”的残酷现实。

九一八事变后,他急得不行,恨不得马上回国,跟侵略者拼个你死我活。

他利用一切机会,向海外侨胞宣传抗日救国,唤醒民族意识。

在美国邮局,当职员对他说“不知道中国”时,他愤怒地掏出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是中国人”,并用英文做了翻译。

从此以后,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把这块木牌戴在胸前,向世界宣告自己的身份,也表达着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1932年,吉鸿昌回到上海,他意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那年秋天,他在北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一名正式的党员。

1933年,在党的指示下,吉鸿昌变卖家产,购买武器,与冯玉祥、方振武等人一起,在张家口组建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正式打响了抗日的第一枪。

吉鸿昌担任北路前敌总指挥,率领同盟军与日寇浴血奋战,先后收复了康保、宝昌、沽源等地,并在多伦一战中重创日军,取得了九一八事变以来的首次胜利。

这一消息很快传遍全国,大大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然而,好景不长,蒋介石对同盟军的胜利感到恐慌,他害怕抗日力量的壮大,更害怕失去对华北的控制。

于是,他与日军勾结,对同盟军展开了疯狂的围剿。

同盟军寡不敌众,弹尽粮绝,最终失败。

吉鸿昌和方振武为了保存抗日火种,被迫离开部队。

在押解的路上,他们俩巧妙地逃走了。吉鸿昌后来到了天津,继续搞抗日活动。

四、“恨不抗日死”,英勇就义

在天津,吉鸿昌参与组织了“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并担任主任委员。

他偷偷印制宣传抗日救国的小册子,联系各地的力量,准备重新组建抗日武装。

1934年11月,吉鸿昌在天津法租界被捕。

面对敌人的审讯,他毫无惧色,慷慨陈词,怒斥蒋介石的卖国行径,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11月24日,吉鸿昌被押赴刑场。

行刑前,他用树枝在地上写下:“没能为抗日而死,今天真是惭愧。”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诗句,表达了他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和为抗日事业献身的决心。

面对黑洞洞的枪口,吉鸿昌昂首挺胸,拒绝下跪,枪声一响,一位民族英雄、一位共产主义战士倒在了血泊中。

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像一颗闪耀的星辰,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吉鸿昌的一生,从“我是中国人”到“恨不抗日死”,展现了一个爱国军人到共产主义战士的蜕变历程。

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英勇奋斗。

0 阅读:36

鸿史观

简介:军情情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