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颉亚珍通讯员张卫军
凌晨1时,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之中时,河北首衡高碑店市场蔬菜交易区内却已灯火通明,车辆来回穿梭。
走进市场,各种各样的新鲜蔬菜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绿油油的韭菜、香菜、茴香,水灵灵的大白菜、包菜,带着泥土的土豆、萝卜……摊位前,农民们或蹲或站,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不时地吆喝、介绍着自家蔬菜的特点和优势,吸引菜商的注意,遇见采买蔬菜的熟人,就热情地上前打招呼。
市场一隅,一名李姓农民正忙着称重,他摊位上的蔬菜青翠欲滴,十分新鲜。“这都是我一大早从自家菜地里摘的。”李大爷今年已经60多岁了,身体依然硬朗,“我每天凌晨1点多到市场卖菜,是辛苦了点,但看到自家的蔬菜受到市民的喜爱,心里就非常满足。”
菜商们穿梭在摊位之间,仔细挑选着心仪的农产品,与农户们讨价还价时也是有说有笑,浓浓的烟火气驱散了深夜的寒意。
菜商刘军一边挑选一边说:“我跟这里很多老农都是老朋友,村里人实在,卖的东西价廉物美。能来这么个助农专区卖菜,我真心替他们高兴!之前他们都是赶大集卖菜,自从来到首衡助农专区,再也不用到处找大集了,之前一天才能卖完的菜,现在三四个小时就卖完了。”
凌晨4时,东方泛白,农民们开始收拾摊位,带着满满收获回家;菜商们则忙着打包装车,把这些新鲜的农产品送到各大农贸市场和餐馆。
天亮时,这个刚才还异常热闹的市场便消失不见,“变身”为供车辆出行的通道。
“这是首衡集团特意开辟的助农专区,面积大概1800多平方米,让附近农民把少量自产的农产品、农副产品运到这里销售,市场免收摊位租赁费,目的就是惠农。”首衡高碑店市场蔬菜区副总经理吴之军介绍,农民向市场管理人员提供证明,表明所售产品为自产农产品、农副产品,完成信息登记后即可进入该区域进行售卖。“每天进场80户到100户农户,高峰期可达到100多户,这里每天会有100多吨新采摘的蔬菜,从农户的田间走向市民餐桌,既帮助农民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了收入,也为市民另外开辟了一个购买放心、安全农产品的渠道。”
助农专区的交易时间之所以选在凌晨1到4时,是为了错开市场内固定商户的运营时间。首衡高碑店市场蔬菜交易区目前共有2000余户固定商户,“马上,更加繁忙热闹的蔬菜交易早高峰就要开始了,会从天刚刚亮持续到上午10点左右。”吴之军说。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农批产业疏解的首个项目,经过9年发展,首衡高碑店市场目前已成为京津冀地区最大的“菜篮子”,京津冀地区超过50%的蔬菜由这里中转分拨,每天有近7000吨净菜从这里运往北京,“我们自己的物流线路全覆盖北京各个二级批发市场和冷库中心,通过一站式快捷冷链运输,一小时就可以到达北京的商超、社区。”据统计,今年1至10月份,首衡高碑店市场供京净菜交易量约208万吨,交易额约149亿元;其中河北净菜交易量约91.8万吨,交易额约66.2亿元。
上接商户、采购商,下联种植基地、农民,这里,是城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和标杆。
云端の糖
高碑店市990北京公交车直达
九八年的晚秋
都是有机蔬菜大家放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