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退休就是“退下来,休息”;有人却觉得,退下来之后比上班还忙。其实,退休之后,日子好不好,全靠自己安排。富养自己的余生,不需要复杂的道理,只要记住这四个成语:带娃养乐、静卧养神、淡交养情、读书养心。每一个都简单,但用好了,就是你晚年幸福的秘诀。
带娃,养乐
带娃,许多人第一反应是累。的确,孩子天生闹腾,但在这件事里,如果你找到乐趣,就会觉得带娃反而是福气。
老话讲:“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铁匠的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会学打铁;做弓箭的人家,孩子也会懂得做藤器。这说的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作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把好的品德、好的生活习惯传递下去,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孩子跟老人一起成长。老人有耐心,能教孩子如何做人,如何看待世界。这些影响,是学校和社会都无法完全替代的。孙辈的笑脸,孩子们学到的新本领,都会让老人感到无比满足。隔代亲情,没那么复杂,却满是温暖。
带娃也能带出乐趣。比如给孩子讲你小时候的故事,教他们一些小手工,带他们去田野间看看昆虫。孩子在成长,你的心也会更加柔软。带娃不是负担,而是乐在其中。
家庭有了三代同堂的和谐氛围,老人自然感到欣慰。日子过得热闹,心情也好了。
静卧,养神
有些人退休了,身体退了,心却收不住。觉得没事干了,整天发愁。有的人怕老,有的人闲不住,到处找事做。其实,忙碌了一辈子,最需要的就是学会静下心来。
老话说:“流可枕,石可漱。”这听着像天方夜谭,但背后的道理很深。意思是说,找个地方躺下,听听流水声;或者把心静下来,磨砺一下自己的心性。这种境界,正是退休生活需要的。
会休息的人,才懂得养神。休息不是躺平,而是把疲惫的身心调整好。比如每天定个规律,早睡早起,适当午睡。劳逸结合,身体好了,烦恼也就少了。人一安静下来,才知道什么叫轻松。
作家郑渊洁每天九点半睡觉,凌晨四点起来写作,从不熬夜。靠着这个规律,他坚持创作了几十年,还把自己养得像个年轻人。退休了,也可以学学这种生活方式。什么都不用争,不用抢,只要让自己的身体和心情都舒服,日子自然就美了。
人老了,要明白一点:健康比什么都重要。睡得好,心就静,身体也好。每天抽出一段时间,让自己静下来,是对身体最大的善待。
淡交,养情
退休后,朋友少了,热闹也少了。有人会觉得落寞,但其实,这时候的社交,反而应该简单点。朋友不在多,而在于真。
清风明月,简单又美好。和几个老朋友喝喝茶,聊聊天,看一场夕阳。这样轻松的交往,才是最舒服的状态。不是为了人多热闹,也不是为了谁的利益,而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苏轼和昙秀和尚就是个例子。苏轼被贬到惠州,生活困顿,却有昙秀来看他。两人见面聊了几天,昙秀要回去。苏轼没什么能送给他的,昙秀笑着说:“你这里的清风和明月,就是最好的礼物。”朋友之间,真诚就够了。
退休了,别为了凑热闹去参加不必要的聚会。那些表面上的朋友,少了也无妨。留下几个聊得来的老友,偶尔聚一聚,聊聊家常。这种淡如水的友情,才长久,才珍贵。
不要总觉得自己“没人理”。人活一辈子,最重要的是自己心安。好朋友不会因为你没了“位置”就疏远你。那些真正懂你的人,才值得你去交往。
读书,养心
退休了,学会读书,就是给自己的心灵充电。读书,不是为了变成学者,而是让日子过得更通透。
老话讲:“闭门既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不管住在哪儿,只要心沉在书里,就是在独处,就是在修行。读一本好书,能让人忘记时间,忘记烦恼。书里的智慧,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让你变得更有思想。
退休后,可以多看看一些古书。比如《菜根谭》,教人如何修身养性;比如《曾国藩家书》,教人如何做人做事。这些书里的道理,不是高深莫测,而是通俗易懂。读着读着,你会觉得自己的心慢慢静下来。
不仅要读纸质书,还要学会用电子书。现在很多经典都搬到了电子平台上。拿起手机就能读一段,这比刷手机更有价值。还能和孙辈们聊聊新科技,增加共同语言。
如果有兴趣,可以学习一些新技能。比如书法、绘画、烹饪,或者研究一些文化历史。学会新东西,是一种巨大的满足感。退休不等于停止成长,而是有更多时间去探索未知。
富养自己,从现在开始
退休不是结束,而是新生活的开始。用心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又愉快。把这四个成语记在心里,余生会变得更精彩。
带娃养乐,收获的是亲情;静卧养神,收获的是健康;淡交养情,收获的是真心朋友;读书养心,收获的是智慧。每一个细节,都会让你的生活变得不同。
用平和的心态过日子,用简单的方式享幸福。余生的日子,越简单,越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