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用飞秒激光锻造金属:从此不惧酸浸泡

中关村在线 2024-11-14 12:30:05

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微纳光子学与材料国际实验室的团队取得了一项重要突破。他们在铝合金表面成功构建了仿生蚁穴状结构(BAT),实现了高效稳定的自启动超疏水效果。

这一创新方法依赖于飞秒激光元素掺杂微纳结构(FLEM)与循环低温退火(RLA)相结合,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超疏水表面的化学稳定性并显著提升了耐腐蚀性能。

实验表明,在经过2000小时腐蚀性盐水浸泡后,金属样品表面仍能保持良好的超疏水性能,且其腐蚀电流较未加工样品降低了5个数量级。此外,该超疏水表面还具备较强的抗酸碱溶液浸泡、紫外辐射和冷冻循环等恶劣环境下的能力。

研究团队与沈阳金属研究所合作,从理论层面证实了次晶相态形成对降低材料表面能和提升化学稳定性的关键作用。这项研究成果为超疏水领域的应用开拓了新的前景,并为高性能材料表面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路。

相关论文已正式发表在《AdvancedMaterials》上。

3 阅读:149
评论列表
  • 2024-11-14 18:31

    超复体空间悬浮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