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教育体育局用心用情,筑牢“稳”的基础、打牢“安”的环境、营造“治”的氛围,守牢学校安全底线,守护广大学生成长。
把安防体系建起来
构建校园欺凌防控应急体系,组织各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市直各学校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安全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健全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的学生欺凌和暴力防治工作防控体系。联合市公安局建立“校园防欺凌警情研判通报处置机制”,定期研判区域内学生欺凌和暴力防治工作形势,规范欺凌报告制度,成立防欺凌应急小组,初步形成防范校园欺凌的基本模式和应急体系。
构建校园心理健康问题预防排查体系,将心育纳入中小学校课程,加大家校社共育力度,举办市、县区、学校三级“家校共育同心筑梦”大讲堂,定期面向家长开展专题培训。全员测评和重点帮扶有效结合,科学运用测评结果,建立“一生一策”心理成长档案,通过结对关爱机制,充分发挥心理导师、专业机构作用,缓解重点学生的焦虑情绪,开展心理疏导,落实危机干预。今年以来,分别完成对市直学校45000多名中小学生、各县区71000多名中小学生的心理测评。
构建防溺水风险研判防控体系。建立“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专项行动工作机制”,细化“防溺水四类青少年儿童排查清单”,构建局→校→班→生四级网络安全体系。
把排查监管做到位
制定《淮南市教体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全市教育体育系统安全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关于落实校园安全隐患整改的通知》,联合市住建局、市公安局、市城管局等6家单位成立4个督查组,实地督查校园周边安全状况,构建责任全覆盖、监管无盲区的网格化监管责任体系。印发《全市教体系统消防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全面深入排查各学校、各场馆、各培训机构消防隐患,遏制重特大火灾发生。
宣传教育全覆盖。落实“1530”安全教育制度,做到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和安全教育。开展主题日教育活动,以“知危险会避险”为重点,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和“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主题,组织开展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和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搭建载体,激活第33个全国消防日活动,完成2024年全市消防宣传月“六个一”活动要求。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筑牢校园法治教育和安全防范基础。在省教育厅日前组织的“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中,该市淮师附小洞山校区李东彧同学获得小学组知识素养竞赛全省第二名的优秀成绩。
加强家校沟通和医校协同,积极掌握学生身体状况,有针对性地安排体育课程和各类活动,定期组织健康检查。摒弃“唯分数论”,多渠道组织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随时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和情绪变化,为孩子健康成长创设温馨和谐家庭环境。
9月份以来,市教体局在省教育厅网站发表学校安全工作信息9篇,《安全举措“三到位”全力守护“开学季”》相继发表、转载于省教育厅网站、中国网、凤凰网等,阅读量超过70万人次,相关学校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的先进经验分别在《安徽日报》《淮南日报》刊登。各单位通过网站、工作群、公众号等及时报道学校安全工作动态,广泛宣传了淮南学校安全工作的实绩和成效,营造出“人人讲安全”的良好氛围。
把专项整治常态化
吸取教训抓消防,制定《全市教体系统消防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开学初,成立5个督查组,深入各县区,对全市141所寄宿制学校开展专项督查,确保隐患到位、教育提醒到位。10月下旬,对市属学校、代管院校和民办高中等45所学校再次开展消防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现场记录现场反馈,下发问题清单,限期整改。
全面摸排防欺凌,出台《淮南市教育系统防范校园欺凌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各学校对全体学生开展全面排查梳理,对可能发生的欺凌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编印“校园欺凌防治手册”15000册,发放到全市10691个班级,进一步提高学生防范欺凌意识和能力。全市610多所中小学校、10000多个班级均召开了“防治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覆盖率达100%。其中,520多所学校邀请法治副校长到校开展法治讲座,普及法治安全知识,受益学生超过46万人。
多方联合护出行,制定《淮南市教育领域电动三四轮车全链条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对学生上下学乘坐电动三四轮车信息进行“逐校逐班”的摸排统计。通过家长会、手机短信、微信群等形式,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使用、不乘坐非法非标的电动三四轮车。深刻吸取相关交通事故的教训,制定《淮南市校车安全管理工作专项督查方案》,联合宣传、公安、交通等7个部门组成5个督查组,对全市9家校车运营公司、166所使用校车学校开展专项督查,发现的问题隐患均限期完成整改。
学校安全和学生平安牵动千家万户,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淮南市教育体育局负责同志表示,将继续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撑好校园“平安伞”,筑牢生命“安全网”,为广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健康、文明、安全的校园环境。
大皖新闻记者张安浩通讯员孙林(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