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长征前毛主席忽患痢疾,急招来红军的“华佗"傅连。 (信息来源:中国

喷火龙说史 2024-11-18 15:06:46

1934年,长征前毛主席忽患痢疾,急招来红军的“华佗"傅连。

(信息来源:中国计划生育协会2021.8.24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华佗”,日夜兼程百余里急救毛主席)

傅连暲最初的信仰并非共产主义,而是在福音医院浸染多年的基督教,彼时,他是福建长汀福音医院的院长,一个受人尊敬的西医。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尽其所能地救死扶伤,哪怕对方是浴血奋战的起义军战士。

1927年南昌起义部队撤退途经长汀,傅连暲顶着巨大的压力,收治了三百多名伤病员,并且分文未取。

这不仅展现了他作为一名医者的仁心,也为他日后与共产党的结缘埋下了伏笔。

命运的齿轮在1932年的秋天开始转动,毛泽东和贺子珍来到了长汀福音医院。

贺子珍产后需要休养,毛泽东也需要治疗旧伤。作为院长的傅连暲自然担负起了他们的医疗责任。

这段时间的相处,让两人有了深入交流的机会,毛泽东敏锐地察觉到傅连暲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并引导他思考自身的阶级出身和社会责任。

毛泽东的循循善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傅连暲的心扉,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信仰和人生方向。

信仰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痛苦的抉择过程,一边是优渥的生活和稳定的工作,一边是充满未知的革命道路。

1933年初,当毛泽东准备返回瑞金时,傅连暲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决定,放弃福音医院400银元的月薪,跟随毛泽东前往瑞金,并将自己多年积攒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全部捐献给革命事业。

他变卖了所有家产,雇佣了150名挑夫,将福音医院的全部家当,从门窗到病床,甚至连药架和书架都搬到了瑞金,建立了中央红色医院。

这一举动,无疑宣告了他与过去的彻底决裂,以及对共产主义的坚定选择。

1938年,在毛泽东和陈云的介绍下,傅连暲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标志着他信仰转变的最终完成,也开启了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新篇章。

中央红色医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家正规医院,它的建立,填补了苏区医疗卫生事业的空白,为红军将士的健康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作为院长的傅连暲,不仅要负责医院的日常运营,还要承担繁重的医疗救治任务。

他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救治了无数红军伤员,赢得了苏区军民的广泛赞誉。

1934年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开始战略转移,在如此危急的关头,毛泽东却在于都病倒了。

高烧不退,病情危重,当地医生束手无策,张闻天紧急联系了傅连暲,傅连暲接到消息后,不顾自身患有肺病和胃病,星夜兼程,赶了一百多里路来到于都。

在医疗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他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判断毛泽东患的是恶性疟疾。

经过几天的精心治疗,毛泽东的病情奇迹般地好转,这次成功的救治,不仅体现了傅连暲的高超医术,更重要的是,它在关键时刻稳住了军心,为红军的战略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在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上,傅连暲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指导红军战士注意饮食卫生,预防疾病传播。

他深知,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预防比治疗更加重要,正是他的远见卓识和不懈努力,有效地保障了红军的战斗力,为长征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治病救人,傅连暲还致力于培养红军医务人才,他创办了红军卫生学校,为红军培养了大量的医务工作者,这为革命队伍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称傅连暲为“红色华佗”,这不仅仅是对其医术的肯定,更是对其革命精神的赞扬。傅连暲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医生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信仰、奉献和救赎的故事。

他从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转变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转变,他放弃了优渥的生活,投身于艰苦的革命事业,这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决心。

傅连暲的精神遗产,不仅仅体现在他精湛的医术上,更体现在他崇高的革命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上。

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医者仁心,什么是共产党员的担当,他的一生,是信仰与医术的完美结合,是个人价值与历史意义的交相辉映。

在历史的长河中,傅连暲的名字或许不如那些叱咤风云的将领那样耀眼,但他对革命事业的贡献却不容忽视。

他用自己的医术和信仰,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生命赞歌,他的故事,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0 阅读:20

喷火龙说史

简介:你喜欢的,才是我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