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实验小学,有三张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而制定的卡片,紧密连接着学生们日常的学习生活。这三张卡片分别是“相约卡”“回音卡”和“点赞卡”。同学们通过“相约卡”可以和校长开展对话,通过“回音卡”能够分享自己学习生活的点滴感受和收获,通过“点赞卡”向老师同学献上真诚的赞美……
每一张卡片都传递着独特的情感,编织起孩子们心灵的乐章,奏响灵动的育人旋律。
相约卡——心灵邀约与尊重之花
“相约卡”宛如一朵朵盛开的尊重之花,绽放在孩子们的心田。它不仅是孩子们表达愿望的媒介,更是学校尊重每个孩子个性和选择的见证。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尊重需求如同阳光,照亮孩子们向上和向善的自我价值。
在上地实验小学,每班的两名健康小使者不仅是同学们的贴心伙伴,更是沟通的使者。他们手中的“相约卡”则是孩子们与学校每位成员心灵对话的桥梁,卡片上,孩子们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愿望,无论是对学习的渴望,还是对生活的好奇。
例如,一年级学生熙熙在卡片上写下:“我想知道为什么学校有逻辑方块。”这简单的句子如同一颗种子,种下了她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世界的好奇。熙熙最终和校长如约相见,展开了一段亦师亦友的对话。
当她站在校长办公室门口时,紧紧抓着卡片,眼中闪烁着期待和一丝不安。向校长提问时,声音虽然微弱,但她的问题却充满力量。她对逻辑方块的好奇,不仅是对知识的探索,更是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和对归属感的追求。校长耐心解释了逻辑方块的由来和意义,润物细无声的回答满足了许睿熙的好奇心,也滋养了她的自尊心,让她感受到自身被尊重的价值,脸上洋溢着满足和自豪之情。
回音卡——心灵共鸣与社交之桥
“回音卡”则是架设在孩子们心间的社交之桥,让他们的困惑和感受得到其他师生的共鸣和支持。在马斯洛的理论中,社交需求如同清泉,滋润着孩子们的友谊、亲情和归属感。
每一次心灵的相约后,孩子们会用“回音卡”记录他们的收获与感受。这些卡片如同心灵的回声,让其他孩子在相似的困惑中找到共鸣,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的温暖。
在“回音卡”上,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和收获:“今天我和老师谈论了我对数学的困惑,老师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建议,我感觉好多了。”“今天我和校长谈论了梦想,校长鼓励我追求自己的理想。”这些简单的话语如同清澈的雨露,滋养着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小小愿望。
孩子们在“回音卡”上的分享,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成为与同学交往的纽带。当一个孩子读到另一个孩子的困惑与收获时,他们之间就建立了一种无形的联系,这样的联系也如同彩虹般牵动着他们彼此的心灵。
点赞卡——寻美眼睛与尊重之光
“点赞卡”则是孩子们发现和表彰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放大镜,如同一束束照亮生活的眼睛。通过“点赞卡”,孩子们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行为被他人认可和赞赏,这是满足尊重需求的另一种方式。
老师通过“点赞卡”鼓励孩子们用赞美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无论是同学的一次举手发言,还是老师的一句鼓励,这些简单的认可汇聚成校园里温暖的力量,让孩子们感到被看见、被支持、被鼓励。
有一次,一年级10班的孩子为班上的辰辰同学鼓掌,因为他在朗读时主动举手回答了问题。通过“点赞卡”,这个小小的举动被放大,辰辰成为了全班的骄傲。脸上的自豪笑容更是传达了他对成果的认可和努力的回报,这不仅让他感到自豪,也激励他保持良好的行为。同时,点赞的孩子们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欣赏和认可他人。
每一张卡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这些故事是孩子们成长的足迹,是他们心灵的成长史。通过卡片,我们仿佛能够感受到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听到他们内心的声音。这些故事正是他们自我实现的旅程。
在上地实验小学,这三张卡片不仅仅是纸片,更承载着孩子们的期待,记录着他们的成长,映照出教育的真谛——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满足他们从生理到自我实现的多层次需求。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心灵的培养和个性的成长。通过这三张卡片,我们不仅看到了教育的多重维度,也见证了孩子们在被看见、被理解和被尊重中茁壮成长,还有他们在追求自我实现道路上的不断进步。
编审:张秋颖
终审:冉阳李继君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