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厦金大桥(厦门段)A1标段刘五店航道桥正加快建设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福建厦门厦金大桥(厦门段)A1标段刘五店航道桥东主塔、东锚碇全离岸施工平台,看到工人们正在应用车载式混凝土泵进行锚碇沉井基础的混凝土浇筑,距离沉井施工点位不远处,一台台旋挖钻机矗立于海上,一旁工人们正在向桩基内缓缓灌入混凝土。

由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参建的A1标段刘五店航道桥是厦金大桥(厦门段)的控制性工程,是福建省内最大跨径桥梁,也是福建省第一座离岸式海中悬索桥。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A1标段通过应用打桩船、浮吊、抓斗船等世界先进的海上大型设备、海上沉井施工智能监控决策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全力保障项目质效与安全。

目前,项目A1标段刘五店航道桥东侧锚碇沉井基础目前已完成第一层混凝土施工、东主塔钢管复合桩桩基施工任务完成86%,各项施工作业正在有序推进。

优化施工工艺实现沉井厘米级着床

刘五店航道桥的锚碇基础采用分体式钢壳混凝土沉井,长66米,宽48米,单个重量达1.45万吨,面积相当于7.5个篮球场大小,是目前国内跨海桥梁最大的分离式沉井基础。

自A1标段锚碇开始施工以来,项目就面临着海上交通组织难度大、东锚基坑中风化花岗岩开挖难度大、钢沉井海上长距离浮运、定位与着床施工难度大等一系列难题。

“我们在海上施工,设备和材料的运输,施工人员往来通行,以及台风等极端天气都是影响项目建设效率的重要因素,如何进一步优化施工工艺,提升建设质效安全是工程顺利施工的关键。”中交一公局集团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质检工程师高志玉告诉记者。

为此,刘五店航道桥按施工工艺分为大型沉井加工、海上长距离浮运、精确定位与下沉着床四个阶段进行。大型钢沉井在船坞内制造,随后将沉井通过海上长距离浮运至指定位置定位下沉。

在此期间,为确保沉井顺利浮运、着床,项目通过GNSS全球定位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缆索力智能调控系统和智能化数据采集、分析处理、智能预警等系统,对沉井平面位置不断进行定位调整,在注水下沉作业中配合索缆牵引,“手眼并用”实现厘米级精确着床,边跨侧沉井仅用36小时完成定位下沉,创下世界沉井定位下沉最快记录。

建起海上拌和站提升项目质效

在施工现场,记者了解到,刘五店航道桥进行锚碇和索塔施工共需要浇筑混凝土约27.5万立方米,这给离岸施工带来不小的困难。据中交一公局集团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副经理左佑臣介绍,东主塔、东锚碇位于刘五店航道和厦金航道之间,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不能修建栈桥,进而无法通过栈桥运输材料。别无选择之下,所有施工材料都需要用船运到海上作业平台。

面对这些挑战,中交一公局集团创新搭建海上大型拌和站,如同一座海上“混凝土工厂”,持续稳定地为沉井和桩基的混凝土浇筑施工保驾护航,确保项目建设高效、顺利推进。

在施工中,项目A1标段还聚焦“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建造”“BIM技术应用”三个主要方向,对工程范围内的“人、机、料、法、环”等方面进行数字化驱动与管理,进一步夯实了项目施工精度和质量安全。

一直以来,中交一公局集团十分重视项目建设,公司主要领导带队进行前期策划,分管领导多次到项目指导工作。同时,调集公司内优质资源支撑项目发展,选派专家及技术中心骨干常驻项目帮扶,每月组织召开项目协调推进会,解决现场实际困难,为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了人力、物力、财力支撑。

下一步,项目A1标段建设者将铆足干劲,力争年底完成锚碇系梁围堰安装及主塔防撞钢套箱安装施工任务。

据了解,厦金大桥(厦门段)工程起于厦门环岛东路与会展北路交叉口,以隧道形式沿环岛路走廊向北延伸至观音山,往东以桥梁形式跨越本岛东部海域,终点设互通接入厦门新机场,主线全长17.34公里,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跨海段为双向8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同步建设翔安支线,长约2公里,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项目批复概算总投资372.7亿元。

项目的建设对进一步完善厦门城市交通路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审核:潘斯航

0 阅读: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