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被誉为中国第一清官的包拯,他的墓穴被金丝楠木环绕,华贵程度远超想象!

蜀山史道 2024-11-21 10:57:42

2010年,被誉为中国第一清官的包拯,他的墓穴被金丝楠木环绕,华贵程度远超想象!

包拯,北宋名臣,人称“包青天”,断案如神、铁面无私,这些标签让他在民间口碑炸裂,堪称顶流。

但关于他的身后事,却一直是个谜,他到底葬在哪?墓里究竟有什么?这些问题几百年来一直让人云里雾里,甚至安徽和河南两地还为此争执不休。

直到1973年,考古队的一次意外发现,才逐渐揭开这些尘封已久的秘密。

包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人物,以其清正廉洁和铁面无私闻名于世,民间关于他的传说层出不穷,“包青天”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然而,关于包拯墓的具体位置,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河南和安徽两地都声称拥有包拯墓,这场“包公之争”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考古的介入,才为我们揭开了真相的面纱。

1973年,合肥钢铁厂二厂扩建,需要迁移厂区附近的坟墓,不料,却意外发现了包拯家族墓群,这对于考古界来说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

安徽省博物馆立即组织考古队进行抢救性发掘,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就此展开。

经过数月的挖掘,考古队共发现了12座包氏家族墓葬,其中包括包拯及其夫人董氏、儿子、儿媳和孙子的墓。

出土的文物并不算多,大多是一些日常用品,这与包拯清廉的形象倒是相符,但其中一口金丝楠木棺材却格外引人注目。

金丝楠木,历来是皇家御用之材,官员墓葬中很少出现,这口棺材的出现,让考古队员们不禁猜测,这是否就是包拯的棺椁?

更令人惊喜的是,墓葬中还出土了多块墓志铭,其中包拯的墓志铭更是长达三千多字,详细记录了他的生平事迹、死亡时间以及迁葬过程。

这块墓志铭不仅证实了墓主人的身份,也为“包公之争”画上了句号,原来,包拯最初并非葬在合肥,而是死后从河南开封运回合肥安葬的。

然而,随着发掘的深入,新的谜团又出现了,考古队发现,第一个发掘的墓葬虽然有包拯夫妇的墓志铭,但墓内遗骨凌乱,显然是迁葬墓,那么,包拯的原葬墓在哪里呢?

经过进一步的勘探,考古队在迁葬墓不远处发现了一座更大的墓葬,但墓室已被严重破坏,疑似被盗掘过,墓中虽然没有棺椁,但却发现了一个十二时神佣。

根据宋代的丧葬制度,只有二品以上官员才能陪葬十二时神佣,包拯生前官至枢密副使,正二品,这与十二时神佣的出现相吻合。

此外,史料记载金兵攻陷庐州时,曾大肆盗掘宋代官员墓葬,这进一步佐证了考古队的推测:这极有可能就是包拯的原葬墓,只是后来被金兵盗掘,尸骨和棺椁也不知所踪。

为了迷惑盗墓贼,包氏家族还在墓葬区内设置了疑冢,考古队在包拯夫妇迁葬墓附近发现了一个较大的封土堆,但经过挖掘后发现里面并没有墓葬结构,这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疑冢”。

包拯的遗骨,也经历了一段坎坷的旅程,在“文革”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包拯遗骨无法正常安葬,只能暂时存放在包拯后代家中。

直到1975年,才得以秘密安葬在肥东文集新建的墓园中,然而,由于当时条件有限,部分遗骨已经腐烂。

为了研究包拯的死因,考古队将部分遗骨送往北京进行鉴定,鉴定结果显示,遗骨为男性,年龄在40岁以上,与包拯的生平信息相符。

此外,遗骨中并未发现砷等有毒元素,排除了中毒身亡的可能性,但遗骨中的汞含量却高于现代人,这可能是因为古人使用朱砂保存尸体所致。

通过对遗骨的测量,专家推断包拯的身高大约在165厘米左右,并非影视剧中描绘的高大形象。

1985年,包公墓园重新修建,当工作人员再次打开包拯墓时,发现那口金丝楠木棺材已经部分腐烂,为了修复棺材,工作人员四处寻找金丝楠木,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木材。

机缘巧合之下,负责此事的工作人员得知福建某山林中种植着金丝楠木,而山林的承包人竟然是包拯的后代!

这位后人听说是为了修复包拯的棺材,慷慨地赠送了五棵金丝楠木,只收了一幅包拯画像作为纪念。

包拯墓葬的考古发掘,不仅揭开了包拯身后事的谜团,也为我们展现了古代丧葬习俗和社会风貌。

包拯的清正廉洁,不仅体现在他生前的为官之道,也体现在他身后简朴的墓葬之中,而包拯后人对先祖的敬仰和纪念,更是跨越时空,令人动容。

考古工作,就像拼图一样,将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碎片一点一点拼凑起来,让我们更加接近历史的真相,也更加珍惜和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信源:中国新闻网——安徽修复包公家族墓志铭 专家:包公只1.65米)

0 阅读:85

蜀山史道

简介: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