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和亲”,指古代中原王朝政权出于某种目的,与外族或外国王室结秦晋之好,双方互遣子女达成政治联姻。
在古代封建社会民族关系的变迁历程中,和亲政策自春秋战国起就贯穿始终,不论哪朝哪代,都有不少缘由各异的和亲。
从宏观的角度上说,和亲无疑能换取短暂的安宁、促进民族的融合。但对于每一位被送走的公主而言,独自离开生长的故土,孤零零地来到蛮荒异域,语言习俗完全不通,其间的辛酸又有几人能知。
在汉人眼中,用和亲换来的和平是一种屈辱的和平,是因为自己没能力保家卫国才不得不出此下策,只能靠一介弱女子来拯救苍生,可谓汉家男儿之耻。
然而,从汉高祖刘邦开始,两汉时期向外送出联姻的公主不知几何,可匈奴却一刻也不曾停止南下犯境的铁蹄,“汉匈和亲”的结果无疑是失败的。
有人据此抨击匈奴人言而无信、蛮横霸道,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汉匈和亲”政策的由来:白登之围匈奴与中原政权的恩怨纠葛,其实早在汉朝建立以前就已经持续了近两百年。据《战国策》记载,燕王喜二十七年秦将樊於期获罪,逃亡到燕国受到太子丹收容。
后来太子丹听从太傅鞠武建议,派英勇善战的樊於期率军北上,联合齐楚三晋等国平定匈奴之患,而后再西进六国伐秦。
从这一史料可以看出,早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年间,凶悍的匈奴骑兵就已经常年在娄烦一带枕戈待旦,不时南下袭扰燕赵属地,与中原军队爆发冲突。
由于他们独立于中原割据政权之外,生活习性、政治生态等与战国七雄都不一样,从未受到外敌侵犯,所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壮大。
在习惯了逐水草而居四海为家的匈奴人看来,恃强凌弱掳掠生存物资是天经地义的,其对中原地区物质的需求和野心也在日益膨胀。
秦二世胡亥即位的同一年,冒顿单于弑父篡位,在草原上建立起全新的奴隶制政权,一上位就南征北战,凭借强大的武力相继征服远近几十个部落。
至汉高祖刘邦登上帝位开创大汉之时,匈奴的控制范围已经十分辽阔,东至辽河、西至葱岭、北至今俄罗斯境内的贝尔加湖,唯有南边跟中国隔着一道万里长城。
匈奴屯军之处距长安不过七百多里,草原骑兵疾驰一昼夜就能到达。
百战百胜的冒顿单于没有把汉军放在眼里,率匈奴军大摇大摆地越过长城,深入中原腹地的山西、河套、陕北等地,对长安、洛阳等地虎视眈眈,这对于刚刚完成王位更迭的汉朝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祸患。
仅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0年这短短六年间,刘邦就前后三次加强北方边防,虽然双方尚未正式大规模交手,但汉高祖始终对这个劲敌心存防备。
公元前200年,白登之围爆发。当年匈奴大举南下,将汉朝北疆门户马邑围得水泄不通,马邑守将韩王信本就是异姓王,畏惧匈奴骑兵的巨大威力,还没有抵抗就开城献降了,甚至还为匈奴人指路,带着他们去攻打太原。
高祖刘邦大怒,率三十二万大军御驾亲征,欲打败匈奴后将韩王信碎尸万段而后快。
高祖没有想到,冒顿早已命精兵四十万在白登山一带设下埋伏,轻敌冒进的刘邦很快身陷重围,一连七天七夜无法脱身,军中粮草已尽,时有冻饿而死者。
好在谋士陈平献计,重贿冒顿夫人阏氏,这才打开一个缺口顺利脱险。
经历此番凶险之后,刘邦归国后仍心有余悸,他深刻地意识到,仅凭汉朝一己之力,是很难彻底消灭匈奴之患的,很快接受大臣刘敬和亲修好的建议,先后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匈奴单于,同时以嫁妆的名义馈赠了大量金银珠宝。
在其后的数年里,北方雁门、云中一带的匈奴犯境事件明显减少,和亲政策也被后继的统治者延续下来,在汉唐两朝十分普遍。每逢新君即位,都会有一位公主被送到匈奴和亲,几乎成为惯例。
二、匈奴南下犯境不断,和亲政策未获成效从宏观的角度上说,和亲无疑能换取短暂的安宁、促进民族的融合。汉朝历史上最著名的和亲公主,当属被誉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成语“沉鱼落雁”中的“落雁”说的就是她。
汉元帝元年,王昭君作为汉朝公主远嫁匈奴,被单于封为王后。一代佳人沦为政治筹码,王昭君的心中荡起无限惆怅,遂作《怨词》一首,为后世久久传颂。“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寥寥数语将背井离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纵观两汉历史,像王昭君这样身不由己的和亲公主共有16位之多,但更加悲哀的是,她们的美好青春和自我牺牲,并没有如愿换来家国故土的和平。
从公元前198年开始,北境和秋道等地再次传来匈奴入侵的军报,此时距长公主和亲还不到两年。
至公元前174年冒顿离世,二十余年里,有史书记载的汉匈大规模冲突不下五次,期间北疆上的“打谷草”事件及叛军降将更是多如牛毛。
由此可见,虽然汉朝将王室公主和大量财宝不断进献给匈奴,但和亲政策却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
汉朝统治者十分恼火,认为单于背信弃义,单方面撕毁契约。后世历史学家也大都认为匈奴人荒蛮未开、贪得无厌,将和亲失效的责任全部归结到匈奴单于的人品道德上。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从客观角度来说,匈奴单于本人有自己的难言之隐。
三、从匈奴特殊的政治生态,窥探单于难以启齿的秘密汉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匈奴虽然势力版图上迅速扩张,但内部正处于从氏族社会末期向奴隶社会过渡的阶段,与中原王朝成熟的封建体制相比,匈奴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生态显得十分松散。
按照地理方位的划分,匈奴政权大致由三大部分构成,分别是坐落于中央的单于庭、东部的左贤王庭、以及西部的右贤王庭。
对于汉朝统治者而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子对国内各个地方的官员百姓都拥有绝对的统治权,但匈奴单于却不是这样。
由于缺乏紧密的权力机构组织,单于名义上是草原上的最高统治者,实则只是匈奴各部落首领中的话事人而已,对于部下的征伐活动,并不能做到绝对控制。
由于集权程度远不及汉朝,所以匈奴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算作一个统一的政权,更像是一个不太稳定的部落大联盟,既没有绝对的领导权威,又缺乏恒常的官僚体系,各部族之间相对独立。
所以很多时候,单于并没有南下袭扰汉朝的意思,表面上看也是和和气气,但底下的人仍然像往常一样侵犯汉之边境。
左右贤王各自手握数万雄兵铁骑,如果部落联盟内部利益分配适当,他们自然相安无事,可一旦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们无须向单于请示,完全可能擅作主张带兵南下掳掠中原,对汉朝边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翻阅这一时期的史籍不难发现,关于匈奴犯境的记载用的一般都是“胡骑”“匈奴”等字眼,几乎没有指名道姓说单于的记录。
曾有历史学家提出,和亲破产的原因是冒顿单于骄纵狂妄,在统一草原部落的过程中鲜有败绩,故而也没有把汉人放在眼里,加上白登之围打了大胜仗,所以才敢明目张胆地出尔反尔。
这种说法是缺乏事实根据的。《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冒顿单于刚刚弑父夺位之初,为了稳住局势曾对强大的东胡百般忍让,直到有了绝对把握之后才一举将其消灭,由此可见冒顿绝非有勇无谋之辈,其城府之深、睿智之高反倒令人敬佩。
从汉匈实力对比的角度而言,双方也分不出明显的优劣高下。汉初虽然经历二十年的战争摧残,国力贫弱,但胜在权力高度集中,君臣齐心同仇敌忾。
反观匈奴则是一盘散沙,左右贤王各有各的算盘。由此可见,和亲失效的直接原因绝非单于失信背约,而是其对部落贵族的约束力不足导致的。冤有头债有主,下属之罪不能全部算到单于一人头上。
除了政治结构的差异以外,和亲失败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客观上的自然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匈奴人侵犯汉朝也是迫于生存的无奈之举。
中原人民在长江黄河边上生活了数千年,对游牧民族那种马背上的生活往往缺乏认知。
相比以耕种畜牧为主的农耕经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经济很难长期做到自给自足,为了补充必须的生活资源,匈奴人对对外的贸易和掠夺具有更大的依赖性。
那么,汉匈关系的最终答案为何不是加强双边贸易,反而越打越欢呢?
这是由于匈奴人生存环境较为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各类生活物资相对匮乏,在与汉人的贸易活动中,很难持续性提供足够多的牲畜进行商品交换。
在贸易市场中无法获得利益,匈奴人转而露出獠牙,选择了更加简单粗暴的方式,也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南下侵犯,抢劫掳掠人力、畜产和粮食。
结语:
为了应对来自匈奴的威胁,汉朝的选择是软硬兼施,一方面关闭关市,对匈奴赖以生存的贸易经济造成进一步打击,另一方面则是和亲政策,希望通过政治联姻换取边疆地区的和平稳定。
只可惜,这两个方法都无法解决汉匈之间的根本矛盾,因为历史的经验一再表明,由于游牧对农耕具有天然的经济劣势,所以二者之间很难建立起稳定持久的共存关系。
参考:
1、《汉书》
2、《战国策》
3、《史记·匈奴列传》